图为病中的杨忙忙。家长供图
“快两年了,我儿子仍认不出家人,只会吞咽不会咀嚼,每天哭闹不休,闹得我们都得抑郁症了,真的快撑不下去了……”前不久,暂住柳市镇的新乐清人杨文武拨打乐清日报新闻热线61116222,倾诉他的痛苦和无奈。说到伤心处,这名年近四旬的壮汉,数次泣不成声。
意外受伤成“植物人”
多年前,杨文武夫妇来柳市镇务工,后来将儿子杨忙忙也从老家安徽带到柳市,安排在柳市一家民工子弟学校就学。
2017年11月17日,10岁的杨忙忙蹲在地上玩耍。当他站起来的一瞬间,一名同龄孩子飞快地跑了过来,撞倒了他。当即,杨忙忙仰面躺在地上,一动不动,失去意识。
杨忙忙被送到医院后,医生诊断为颅骨骨折,颅内出血,生命垂危,需立即手术。
撞倒杨忙忙的孩子是小潘,他来自单亲家庭,父亲潘先生也是一名暂住柳市镇的新乐清人。意外发生后,潘先生借了数千元给杨父,让他先抢救孩子,杨忙忙就读的学校也送来数万元。杨文武向亲戚朋友借来一些钱,这才勉强凑够了第一次手术费用。
做完手术后,10岁的杨忙忙陷入“植物人”状态,这让杨文武痛苦不已。
“醒”来后仍无意识
术后过了4个月,还在住院的杨忙忙有一天突然“醒”了,日夜在医院照顾他的杨父发现儿子的手脚会动了,他喜极而泣,连忙叫医生过来看。
“孩子的手脚虽然看起来会动了,但他的手脚活动还存在障碍,属于无意识地扭动,现在孩子的神智还未恢复,接下来还要很长时间的治疗,能恢复到什么水平很难说。”医生的话让初见曙光的杨文武当头被浇了一盆冷水。
得知杨忙忙“醒”来后仍无意识,有可能一辈子都得躺病床上生活,撞倒杨忙忙的孩子家长潘先生也不知去向,杨文武再也联系不上他了。
在杨忙忙第一次手术后不久,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曾找过潘先生。当时,潘先生承认是自己的儿子小潘不小心撞倒了杨忙忙,作为父亲,他理应负责任,但他表示自己离婚十多年了,一直独自抚养儿子,家庭经济条件很差,月收入仅二三千元,给忙忙的抢救费用已倾其所有了,再也拿不出钱给杨忙忙继续治疗了。
去年7月,因为凑不出后续治疗费用,杨忙忙出院,在柳市暂住处暂时休养。记者曾经在这段时间和几位好心人一起去看过忙忙。当时,杨忙忙躺在床上,烦躁不安,手脚不时强直性扭动,还不时发出很大声的呜咽声和咆哮声。其家长说,孩子发声和扭动都不受自己控制,他们呼唤他,他也不会应答,也不会像婴儿那样循声音转头,连父母将奶瓶放在他嘴边,他也不会凑上来含住。换言之,他的状态还不如一个三四个月大的婴儿。
急需凑钱做第二次手术
“孩子这样子是不行的,一定要再送去治疗。”来看望杨忙忙的好心人林先生焦急地说。
后来,在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下,去年8月份,杨忙忙被送到杭州市余杭区第五人民医院,开始接受专业、系统的康复治疗。治疗近半年后,杨忙忙的病并无多大起色。
医生建议杨文武将孩子送到上海华山医院再进行治疗。在杭州医生的帮助下,杨文武联系上华山医院的一位脑外伤后遗症专家。专家看了杨忙忙的有关病情资料后表示,忙忙的头部需要再次进行手术,这样会大大增加他恢复正常的可能性。
“可这笔手术费,多达30万元,对于我这个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杨文武难过地说。除了忙忙这个儿子外,他老家还有一个正在上初中的女儿,自忙忙出意外后,他们夫妇不再做废品生意,几乎都在医院陪伴。这两年,一家人都是靠亲朋好友及好心人的接济勉强撑过来的。之前两个月,他们连给忙忙的尿不湿都买不起了。
上海华山医院的专家说,第二次手术是忙忙恢复健康的关键一步,第二次手术时间越早越好。再拖下去,忙忙可能永远不能好转。
可由于高昂的医疗费用,杨文武始终没有迈出这一步。半个月前,杨文武将儿子从杭州转院到老家安徽一家中医院,希望由老家的亲戚朋友帮忙照看孩子,他自己可以出去筹钱凑手术费。
“借遍所有亲戚朋友,也拿着同学通讯录,按个打了个遍,目前仅筹到3万多元。”杨文武很是难过,他家在安徽偏僻山区,亲戚朋友也大多是穷人,他实在走投无路了。
亲爱的网友,如果您有能力、有爱心,请联系或通过由乐清日报、市民政局、市慈善总会联合打造的“e点爱”平台为杨忙忙捐款。您的一次善举,或许能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