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军网微信公众号 作者:郭领领、林梓栋 等
制图:林梓栋
明天是6月1日,国际儿童节。虽然现在早就过了卖萌的年纪,可不少“超龄儿童”还是为了这个节日刷着屏,怀念着自己的童年,比如上图。爸爸的军装照、爸爸买的礼物、小伙伴、动画片、爸爸本人......这样的排序设计很有趣,但也很现实。
作为一个在部队里长大的标准军娃,正如上面的“视力表”一样,我从小就和爸爸聚少离多,对“六一儿童节”最大的期待好像也不是爸爸,而是爸爸单位发的“大礼包”里的零食和小礼物。当然,这并不代表我对他没感情,只是早就习惯了爸爸不在家的日子,区区一个儿童节算什么呢。
怪他?怨他?
嗯。有点。他一点都不温柔,总怪我学习上没他用功,做事上不如妈妈用心。他从不陪我吃早饭,总是不等我起床就离开。他总是在电话里温柔,说他想我,见了面有一百种责怪等着我,说我当他手下的兵是远远不够格的,好像我永远都达不到他的标准。为什么我同学的爸爸从来不会这样霸道?
羡慕他?崇拜他?
嗯,有点。平时在单位好像不管是运动会还是征文比赛,他总能拿着奖品回来,作为礼物送给我。他个子虽然不高,但是真的好挺拔。他虽然工资不高,可却是家里的“万能蓝胖子”,不管是射击、拳击、格斗术,还是篮球、足球、羽毛球,都能陪我玩;不管是写文章、主持、黑板报,还是手抄报、作文、数学,他都能给我辅导......他好像无所不能,还都很擅长。
被他影响挺大?
嗯,必须的。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北部战区空军某部在火车站送别分流官兵,集合哨声响起后,一位军嫂让孩子给身穿迷彩服的爸爸敬个礼。听到敬礼口令,小军娃举起幼稚的小手,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名军人对孩子说:“听爸爸口令,礼毕!向后转,齐步走,回家。”小军娃很听话的向后转身,甩着胳膊迈着步子往回走,妈妈还在旁边喊着“一二一”。
现场,很多人为之动容。
说实话,哪个军娃的童年没体验过偷穿军装的快乐?又有哪个军娃少得了被训练敬礼、礼毕、稍息立正、齐步正步这些队列动作呢?
依稀记得儿时,总是偷穿爸爸的那件常服,大到足以将我全部套下。大概也就从那时起,那粒“军”字包裹着的种子,就在我心中悄悄生了根、发了芽。
摄影:王普 廖键
从小爸爸最爱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军人的孩子早当家,你跟其他同学不一样,要多体谅妈妈“。所以我学会了自己上下学,一个人在路灯下给自己讲故事,妈妈生病的时候学着熬粥、测体温、买药。可是就算这样,他还总是跟我说,我对妈妈不够尊重体贴,只有表现得更优秀才能让妈妈省心。
无疑在军人家庭中长大的军娃,都早早地学会了自立自强,学会了承担更多责任,更早地被灌输家国情怀和一身正气,理解了牺牲和奉献背后所需要的支持和“懂事”。
曾经我真的觉得当军娃好难。为什么在学校老师那么喜欢我,可还是达不到他的要求呢?
曾经也觉得,哎,军人真的好辛苦。爸爸有时回家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以后长大一定不能当兵。
可有时候,命运躲都躲不开。高中毕业后,我还是选择了这身军装。部队的日子真切地让我理解了爸爸的生活,更理解了他的选择,理解了他为什么总是那么忙总是不陪我,更理解了他所有近乎严苛的爱的表达。
现在的我有多忙碌,就对当年爸爸对我的陪伴有多理解;现在的我对每一项任务有多执着和强迫症,就越能get到爸爸说的“标准”和“尽全力”;现在的我有多不服输,理解爸爸当年跟我说的那句“战场从来没有第二名”就越深刻;现在的我对下面的官兵有多严格,就越能明白当年爸爸对我的每一次唠叨——“内务是最体现战斗力的一项,因为它无关能力只关乎态度!”“只有平时对你们严一点,遇到事儿了你们才能更从容一些!”“见荣誉就争,才能见红旗就扛”……这样的对话,简直和我现在所说如出一辙。现在,我跟他越来越像,爸妈却老了且格外“懂事”,对于我对他们的种种“亏欠”,从来没有丝毫的怨言。
就在刚刚,我收到了一份意外的红包——“节日快乐,我永远的宝贝!”嗯,是爸爸发给我的,5块2毛1。嗨!这老头,一把年纪了还挺潮的!大概在他心里,我不管20也好,30也罢,永远都是那个偷穿他军装的傻姑娘,那个永远长不大的军娃。
当前,面对军改,有多少军人打起背包奔向新岗位,就有多少军人的家属挑起生活的担子。在改革强军的大潮中,军娃这个群体或许只是一朵小浪花,却晶莹剔透、光芒四射。
军娃们,以后你一定能明白,爸爸的爱一点儿都不比妈妈少。
预祝六一儿童节快乐!
中国军网微信(zgjw_81)出品
作者:郭领领 林梓栋 邱婧
编辑:火艺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