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语:谈起传统的中式婚礼,我们首先会想到洞房,红盖头,其实这不是最原始的婚礼标配,青庐和却扇更有婚礼的韵味。青庐盛于何时?,“却扇”为何会被“红盖头”取代,本篇文章我们就来讲一讲古代婚俗的演变过程。
最早的洞房指的并不是婚房我们都知道人生有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这一说法,出自宋人汪洙的《神童诗·四喜》。而“洞房”二字,从宋代开始,才成为婚房的代名词。在这之前,它可不是这个意思。
盛唐时期的诗人王维,作过一首《投道一师兰若宿》,是讲借宿禅寺的事儿。诗中写道:“洞房隐深竹,清夜闻遥泉。”这个“洞房”,指的是僧舍。再往前看,汉代桓谭的《新论》,有“居则广厦高堂,连闼洞房”一句,“洞房”与“高堂”并列,意指重门深邃的房屋。这样的房子哪里有?答:长门宫中有。司马相如为陈皇后写的《长门赋》,便如此唱道:“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可见,汉唐的“洞房”并不专指“婚房”,那么新人结婚,就无需忍受“闹洞房”的尴尬了吧?——未必,没有洞房,还有青庐呢。
青庐是什么?按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俎·礼异》中的说法:“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意思是结婚时在房门外选一块地方,用青布搭起一顶帐篷,是北朝婚礼的风俗。
这种风俗应该是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那儿来的,自东汉开始,渐渐渗入到中原地区。因为唐代婚俗多承袭北朝,所以段成式才说北朝设青庐。但其实青庐在唐代已经被广泛使用,并不局限于北方,而是遍及全国。
搭建青庐的目的,是为了让新人在里面完成交拜。换句话说,青庐是举办结婚典礼的场所,故而又有“百子帐”的说法。当然,出席这个场合的不仅有新郎新娘,还得有一众宾客。
曹操和袁绍的“闹青庐”说到“闹青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讲到了一个极端的案例,主角是曹操和他的小伙伴袁绍。二人在少年时都是任侠好义、好惹事的主儿,去看别人结婚,也不安分,总想搞一把恶作剧。
于是,他们潜入主人家的园子,大喊:“偷儿贼!”引得青庐里的宾客纷纷跑了出来。这时,曹操竟趁机溜进青庐抢劫新娘。结果逃跑途中发生了一些小意外——他俩迷路了。袁绍脚陷荆棘丛,曹操不知是为自己脱身,还是为了激发袁绍的潜能,高声叫道:“偷儿贼在此!吓得袁绍瞬间跳出丛中,二人成功逃脱。这一“闹”,把新人的婚礼彻底搅黄了。
曹袁的恶作剧能顺利得逞,跟青庐设在露天场合也有一定关系。毕竟在开放的环境下,心存歹意者混入其中相对容易,也更便于制造混乱。
宋代以后,洞房正式成为婚房的代名词中晚唐以后,青庐就被逐渐淘汰,因为交拜礼从户外挪到了室内。晚唐朱庆馀在《近试上张籍水部》诗中写道:“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可见,拜公婆的地方已经是正堂而不是青庐,洞房也已然被当作了婚房的代称。
发展到宋代,结婚时的拜礼全部于室内完成,青庐再无用武之地,而“洞房”也正式成为了指代“婚房”的专有名词。
当然,虽同属为男女结婚而设的特殊场所,青庐与洞房的作用是不太一样的。青庐是一个行礼的地方,而非标准的居所。洞房内虽然也要完成婚礼中的部分仪式,比如结发、合卺,但它的私密性远高于青庐。毕竟行礼过后,这里又将是一伉俪相伴余生的卧房。
除了婚礼场所由青庐转向洞房,在新娘的遮羞方式上也从却扇变成红盖头
中国人对婚礼最为熟悉的一幕,应该是“掀起你的盖头来”。用一块红布遮住面容的新娘,与等待轻揭盖头、一睹新娘娇羞模样的新郎,是婚礼的重头戏。但是,盖头,是宋之后的产物。此前,却是以扇遮面。
美人用来遮面的团扇与后人想象不同的是,在中国早期的婚礼上,新娘甚至不需要遮面,“掩扇”作为婚俗,直到南北朝时期才成型。
南朝梁何逊的《看伏郎新婚诗》就描绘了这样的场景:“雾夕莲出水,霞朝日照梁。何如花烛夜,轻扇掩红妆。”薄雾池塘中出水的莲花,微曦晨光中初升的红霞,这样的良辰美景,却比不上洞房花烛夜时,那一柄轻扇遮掩住的红妆佳人。
中国人审美向来讲究“曲径通幽”,反对“开门见山”。比如照壁、屏风等的运用,就是一种建筑上的遮蔽。新娘在 婚礼上用扇子挡住面部 ,这种半遮半掩,更是加强了一种含蓄而又神秘的美感,也恰恰映衬了女孩子见人时的娇羞与内敛。
婚礼上最常用来作“掩扇”的,是西汉班婕妤诗中所写的纨扇:“新裂齐纨素,鲜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这种扇子一般用罗、绢等轻软的上等丝织品作扇面,用竹子等材料制作成骨架,往往呈圆形或者楠圆形,团团似满月,也取个“合欢”的好口彩。
却扇离不开却扇诗按照唐代的婚俗,新娘子手执扇子遮挡面部,在洞房中喝完交杯酒后,新郎要做一首“却扇诗”,催促新娘把扇子拿开,这时大家才能一睹新娘的芳容。有才华的新郎官可以借却扇诗一展文采,而不会写诗的人可以请自己的文豪朋友担任男傧相,代做却扇诗。
最有名的却扇诗应该是是唐代诗人李商隐代朋友写的一首却扇诗:
“莫将画扇出帷来,遮掩春山滞上才。若道团圆似明月,此中须放桂花开。”
意思是,姑娘你别用画扇为难新郎了,这扇子遮住你的美貌也让新郎诗思迟滞。这扇子如果像团圆之夜的满月,移开之后才能看见盛放的桂花吧。言下之意,新郎也必将“赡宫折桂”,考取功名,可谓一语双关的祝福。
随着宋朝程朱理学的传播,“却扇”逐渐被“盖头”取代“却扇”作为一种婚俗,在唐代曾经“上自皇室,下至士庶,莫不皆然”。然而到了宋代,取而代之的,是“盖头”的出现。
《梦梁录》在“嫁娶”卷中这样写道:“(新郎与新娘)并立堂前,遂请男家双全女亲,以秤(杆)或用机抒挑盖头,(新娘)方露花容。”至此,盖头便取代了扇子,出现在文献和史书记载中。
比起“遮掩春山”的罗扇,盖头真可谓从上到下把新娘的头脸严严实实地捂住。如果说“掩扇”起到了一种饰性的审美作用,那盖头则正儿八经是要来显示规矩的。它的出现,正与严守礼法的大宋朝相配。随着程朱理学的传播,道学家们在女子身上设置了种种禁锢,女人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被视为不雅,“审美”在此时已完全让位于“礼法”。
从开放的大唐到保守的大宋,罗扇与盖头的交接之间,少了许多风情,却多出了许多不自由。
表面上看,婚礼依旧热热闹闹。但本应成为主角、至少享受几首“却扇诗”的新嫁娘,却在盖头之下丧失了自我的面目。与“却扇诗”对应的,是“挑盖头”的环节。“却扇”是新郎对新娘的请求,移扇的权力掌握在新娘自己手里。而“挑盖头”则完全由外界对新娘来做,这种风俗或多或少的显示出对新娘的劝导和夫权意识。
结语:从户外的青庐到室内的洞房,从“却扇”到红盖头,这一系列的变化都是历史演变的产物,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在举办中式婚礼的时候,使用的红盖头已经没有那么深的礼法意味,反而像“掩扇”一样多了几许“曲径通幽”的风情。而曾经在红罗帐中轻掩红妆的罗扇,是不是比盖头更有理由被传承下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