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守护karrie
用笔来演绎人生的精彩,用字来填补生命的空白
《知音》是《文心雕龙》的第四十八篇,论述如何进行文学批评,是我国古代第一篇比较系统的文学批评论。
不管是哪一个领域的创作者,音乐领域,绘画领域,还是文学领域,其实都希望有一位知音能懂自己通过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味。但千里马难寻,而作为知音的伯乐也是难寻。
所谓“知实难逢”是指对文学作品能作正确理解和评论的人很难遇到,哪怕一千年也不过一两人。从《知音》篇中可以得见,这是有三个原因的。
其一就是贵古贱今,刘勰举出韩非子和司马相如的例子,很好地说明了秦始皇和汉武帝对他们的轻视,未曾见到的时候是十分欣赏他们的,见到之后的最终结果却是一个下狱,一个被冷落。
这其实和今时所说的仇富心理非常相似,有人认为,仇富是理所应当,仇视一切富人,认为富有必定和腐败扯上联系,只会觉得凭什么别人生活得比我好。但其实,若是富有的人已经去世,我们未必就会仇富,仇富的对象通常是与我们自己生活在同一个时空的。
其二是崇己抑人,意思就是崇尚自己,认为自己优秀,而排斥他人,看上对方。这是一种文人相轻的现象,文人相轻是指文人之间互相看不起。想来也甚少人知道,曹植也是轻视文人中的一个。曹植评论作家时,也贬低陈琳,而丁廙请他修改文章,他反倒就称赞丁廙说话得体。这种原因最根本体现的就是一种骄傲之意,傲慢之意。
其三是信伪迷真,是指人喜欢相信假的消息,而不信真实的。刘勰用楼护的例子来例证,楼护因有口才,便居然荒唐得要评论文章,说什么司马迁曾请教于东方朔,于是桓谭等人都来嘲笑楼护。而在现今社会,这种现象也是最常见的,被舆论牵引着走,在这个时代,往往最真实的却没有人相信。
这三种原因,都说明了,知音难求,能像俞伯牙一样找到钟子期这样的知音,实在是难于上青天。能有识人之智的“伯乐”已实属难得,而兼有赏人之心态、容人之雅量的就更加难得了,这第一种原因,说的便是这样的情况,秦始皇和汉武帝是有识人之智的,却无容人之雅量,更别提其他两种原因下的例子,既无识人之智,更无赏人之心态和容人之雅量。
古往今来,能得一个知音,是人生之幸,然,难啊。
二、“音实难知”“音实难知”在文学批评的理论上,可以解释为要做好文学批评,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这可以分为主观上和客观上的原因。
从客观上看,文学作品本身比较抽象而复杂多变,文学体裁和题材都种类繁多并且内容与形式交织而多样化。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流传至今的诗歌、散文和小说不仅种类奇多,每一种风格都各有特点。体裁风格大致可分为八种,仅仅是大概的八种,也足够后人研究许久了,这也就是其难处之一。
更何况,作品中的情感思想,每个人解析都不尽有大半的相同,做到理解出一定的主题,也是不容易的。例如对于《荷塘月色》的解读,有人认为这是作者的寄情山水之作,表达的是一种山水情怀;而有的人却认为这是借景抒情之作,抒发作者的凄凉之意。
从主观上看,评论家又见识有限而各有偏好,所以难于做得恰当地评论。同一部文学作品,每个文学评论家都会因为阅历的不同和见识经历差异,导致每个人的解说都不一样。
比如,一生都是儒家伦理的信奉者梁实秋对文学批评的看法是这样的:“文学批评根本不是事实的归纳,而是伦理的选择,不是统计的研究,而是价值的否定。”。正所谓: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知音》中也说到,若是性情慷慨的人遇见激昂的声调就打起拍子来,而喜欢含蓄的人读到细密的作品就会跟着走。
作品的种类繁多且复杂多变,并非是主要的原因。刘勰更加倾向于告诫我们,要不断地学习,学无止境。只有博学多闻,见识多了,即使文学作品再怎么复杂,也能多少读懂一些。要学会自省,为何自己不去努力读懂文学作品,而不是埋怨作品本身的晦涩难懂。
三、结语《知音》篇里有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也是后人所推崇的道理,即: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简单来说,就是要进行广泛的观察和学习,从微小的细节里见到深刻的意味。
在见多识广,提高鉴别能力之后,可能会开阔其视野,突破其原来的狭小天地,因而减少或改变一些偏见。所以说,视野狭隘的人看不到太大的天地,也理解不了艰涩作品的意思。
真正的知音,是博见广闻的,是能见微知深的,并且百年难一遇的。然而,我们仍要继续开阔视野,继续学习下去,因为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