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
2024-06-29 01:20:42  作者:瑜唤音  网址:https://m.xinb2b.cn/sport/psr533295.html

点击上方“社会科学报”关注我们哦!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1)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2)

不久前,周尚文教授的新书《列宁政治遗产十论》(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问世。如何看待列宁及其政治遗产?这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必须“理性对待”。

原文 :《理性呈现真实、生动的列宁》

作者 | 上海社会科学院 轩传树

图片 |网络

“理性对待”很重要

列宁的政治遗产是极丰富、极复杂且影响深远的,既有有形的,如列宁领导建立的革命家组织、苏维埃政权,也有无形的,即反映列宁建党、革命与建设思想的列宁主义。能否理性对待如此丰富的政治遗产自然也意义重大。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3)

如何对待列宁的政治遗产,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社会主义力量是曾经吃过亏的。苏联时期(尤其是斯大林时代)将列宁主义教条化,并将教条化的列宁主义国际化,最终使苏共党内外思想僵化,这也是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损失的原因之一。苏联解体后,人们探讨并追问背后的原因,就有人将列宁及其政治遗产视为“原罪”,对其横加指责,结果使列宁主义和共产主义污名化、虚无化。

如果说斯大林当初神化列宁,有为把自己的行为披上列宁主义外衣,进而抬高自己的地位和声望之嫌,那么当后来列宁开辟的社会主义事业遇到挫折的时候,就对其进行矮化、丑化甚至鬼化,将之归咎于列宁的“原罪”,要与之切割,这不是简单粗暴,就是不负责任。事实证明,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和运动来说,无论神化还是丑化甚至鬼化都是非理性的,只能使我们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遭受损失。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4)

对于列宁这样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走向的伟人,我们理应心怀敬畏,理性对待,尽管他也有错误、失误。更何况,我们是在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马列主义后才建党、建国的,并至今坚守着社会主义。现在,在新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我们同样要搞清楚“我是谁”、“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这些宏大问题当然涉及到如何对待列宁及列宁主义的问题。

所以,无论是从情感上还是从现实上,我们都应该做到理性对待。

“理性对待”何其难

遗产是客观的,但怎么对待遗产却是一种主观的方法态度。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5)

纵观国内外百余年对列宁及其无形的政治遗产“列宁主义”的评价,无论何种做法,都受限于研究者所掌握的资料,也都摆脱不了评判者的主体意识、政治立场、个人好恶和情感因素。有情感因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情绪化、简单化及其引发的极端化,“各取所需”,掐头去尾,以偏概全。这种做法极易使自己陷入前后矛盾的被动境地,也极不利于意识形态建设。

现在,国际上有人说列宁是罪人,要拆掉列宁塑像,甚至将列宁遗体移出红场,等等。我们该如何看待列宁及其政治遗产?这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我们不能与这类人同流合污,更不能再走极端。我们只能“理性对待”,但做到理性真的很难。

“理性对待”需要立场与方法

所谓理性,就是能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对客观事物和社会发展做出符合实际的评判、定位和选择。理性对待列宁政治遗产,就是要立足于客观事实,实事求是,历史地、辩证地、全面地、不怀偏见地看待。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6)

第一,要把握国情需要。在中国,对待列宁这样与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历史人物,就总体而言需要抓住两个关键词:“继承”和“发展”。万万不能简单否定,也不能变相虚无。记得周尚文教授在十余年前发表的一篇文章《意识形态堤坝的崩溃与苏联解体》中提到,苏联晚期出现的“历史热”,借历史研究搞历史虚无主义,结果搞乱了人们的思想。这个教训,我们今天仍然值得吸取。

第二,要围绕重要遗产。列宁的遗产有很多,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周教授的《列宁政治遗产十论》实际上就是有选择、有重点地突出最重要的遗产。这些遗产,我们不仅要继承、要坚守、要发展,而且要做到旗帜鲜明、理直气壮。

第三,要结合历史进程。在列宁的思想中,迄今为止人们争议最多的就是列宁高度集中的新型政党理论以及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不受任何法律约束”的论断。实际上,回应类似的指责与澄清这样的模糊认识,一方面可以回到当时的历史时代和历史环境,研究原著背景,另一方面则要结合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实践来把握列宁的历史贡献。

我想,周尚文教授正是坚守这样的立场,遵循这样的方法,才得以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真实、全面、生动的列宁。

文章原载于社会科学报第1648期第8版,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文中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相关文章

读书 | 从那以后,我转入了汉石经《鲁诗》的研究……

读书 | 真正的生态之诗:所有身体的共舞!

读书 | 改变中国人的十四个观念……

读了列宁的故事我明白了什么(读书还原一位真实的列宁)(7)

社会科学报

做优质的思想产品

官网

http://www.shekebao.com.cn/

长按二维码关注

  • 招财貔貅怎么摆放能发财(招财貔貅的注意事项和摆放位置)
  • 2024-06-29招财貔貅的注意事项和摆放位置千万不要让貔貅的头对着不利的地方,在家里供奉,对着门口或者窗户效果是最好的,利于招财既然请的是貔貅,就不能让它对着镜子,镜子产生的光煞,会影响到它招财貔貅不能对着厕所和厨房摆放,这两个地方的浊气太多,。
  • 10大排版小技巧(老派但被奉为经典的排版法则)
  • 2024-06-29老派但被奉为经典的排版法则●几何学与古典准则的发源●古挨及人率先发展几何学,描述物体的空间关系,以便进行尼罗河漫滩的田地划分等工作几何学的英文Geometry,意思就是土地量测随着基础工具的进步,开始建立几何原则,例如埃及人用。
  • 用八个字评价一代女皇武则天(铿锵女总裁诠释武则天)
  • 2024-06-29铿锵女总裁诠释武则天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普遍承认的女皇帝!想必大部分人有目睹过范冰冰版的美艳的武则天历史上这位武氏未必有此美貌,但也以“才貌”闻名贞观十一年(638年),唐太宗听说年轻的武氏有才貌,便将她纳入宫。
  • 滨湖森林公园一日游方案(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蔷薇园繁花盛开)
  • 2024-06-29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蔷薇园繁花盛开蔷薇园,位于宜兴龙背山森林公园四大游览区域之一的植物园区内,以蔷薇科植物,特别是玫瑰、月季作为主题植物,结合常绿乔木作为背景,吸引游客漫步其中,放松心情,这里是绝佳的拍摄、观赏地点我们从主入口的阳羡门。
  • 盘点办公室搞笑员工 办公室搞笑日常-人物介绍篇
  • 2024-06-29盘点办公室搞笑员工 办公室搞笑日常-人物介绍篇阿宽-85后女儿奴,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爹了,运气爆棚,公司的销售冠军,提成奖金拿到手软,喜欢赶海和唱歌,每天过着让人羡慕的生活老龙-85后顶梁柱,做事情一丝不苟,勤奋努力,但是过于认真和注重细节,被吐槽。
  • 红枣的功效其实是这3个(红枣最大的功效不是补血)
  • 2024-06-29红枣最大的功效不是补血“医生,你快帮我看看,屁股疼的坐不下”73岁的张奶奶,撅着屁股就来了医院原本平时身体健康的张奶奶,在前不久却因为不明原因的肛门胀起来了,刚开始的时候张奶奶并没有在意,以为是痔疮发作了但是过了几天,肛门。
  • 2002最诡异的西班牙电影(画质音效感人还焦香四溢)
  • 2024-06-29画质音效感人还焦香四溢婊贝们好!狗哥听说日本推出了一部名叫《肉在燃烧》的烤肉电影,主角烤肉再配有8k画质和近乎完美的音效哎呦喂,光看这预告中滋滋的烤肉声再配上满屏浓香四溢的烤肉就感觉整个人最少胖上了三斤这部叫嚣着世界首部烤。
  • 新媒体舆论的传播规律有什么(传播流是什么舆论知识点)
  • 2024-06-29传播流是什么舆论知识点今天为大家科普“传播流”“传播流”(communicationflow),指的是由大众传播发出的信息,经过各种中间环节,“流”向传播对象的社会过程构成该研究成果的代表成果有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人民的选。
  • 程门立雪的故事简介(程门立雪的由来)
  • 2024-06-29程门立雪的由来北宋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为人谦逊有礼貌有一次,杨时来拜见老师程颐,但当时程颐正好在家里面睡觉,杨时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老师醒过来过了一会儿,天上下起了大雪,天气也。
  • 中国植物有多少科(中国的植物总共有多少科)
  • 2024-06-29中国的植物总共有多少科中国植物有非常多科,是很难数清楚的,常见的科有木兰科、蔷薇科、毛茛科、葫芦科、桑科、芸香科、菊科、石竹科、锦葵科、茄科、莎草科、杨柳科、豆科、伞形科、旋花科、禾本科、唇形科、百合科、珙桐科、天南星科、。
  • 小狗为什么老是咬自己的窝(小狗喜欢咬东西玩)
  • 2024-06-29小狗喜欢咬东西玩小狗刚出生的是,其实听不见也看不见,它们认识这个世界唯一的方法就是触摸和啃咬幼犬也会用这种方法,通过啃咬来认识狗妈妈,但如果太用力了,就会被狗妈妈教训,小狗之后就会收敛一点幼犬会通过啃咬认识探索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