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铭介绍老式电饼铛。
邓梦芳摄
在北京钟鼓楼西侧,有一条100多米的铃铛胡同。沿着斑驳的灰墙走到胡同中部,可以看到一间屋子,朱红色的木门上嵌着一对铜环,门旁挂着“安定门京城老物件陈列室”的牌子。一进门,迎面两张八仙桌,陈列室负责人王金铭沏上一杯“高沫”茶。王金铭是老北京人,讲究“老礼儿”。端起茶来,王金铭笑着介绍:“老北京有一句话:‘茶七、饭八、酒十分’,客人来了,茶倒七分满。茶要是一直七分满,客人就可以继续坐着;茶喝完了不给续了,有眼力见儿的客人就该告辞了;添茶时要是溢出了,说明主人已经生气了,这便是一杯逐客茶。”
陈列室只有40平方米左右,两边的玻璃展柜、中间的八仙桌上摆满了从19世纪80年代至改革开放前百余年间京城老百姓的各类老物件,共1300余件。大到条案、太师椅,小到手铃、熨斗、水氽儿、挂画、煤油马灯、绣花鞋……虽是寻常百姓家的物件,却有着独特的文化内涵。王金铭随手拿起一个“烙糕子”模具,里面雕着金鱼纹饰,“这个代表着‘吉庆有余’‘富富有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谐音文化”。桌子上的响器也有讲究。王金铭摇动一个铜环,发出清脆的声音,“这叫‘虎撑’,是过去郎中用的,在胡同里摇一摇,就知道郎中来了。要是直接问谁得病了,多不吉利。各行各业都有一套规则,这就透出一种文明。”
从走进陈列室开始,就像在熟人家做客一般,参观者可以听王金铭打一段快板,或是穿上旧式服饰拍照留念。王金铭回忆说,曾经有一对90多岁的老夫妇来参观,老大爷指着一顶清朝的官帽,神情激动地讲起往事。老太太告诉王金铭,老大爷从前在故宫里教过武术,后来他患上老年痴呆症,是这些老物件唤醒了他渐行渐远的记忆。
“有一次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听完讲解后,在门口迟迟不肯离开,扑上来搂着我的脖子,抓着我的衣裳。”说起这一幕,王金铭满脸洋溢着笑容,“那一瞬间,我觉得这辈子不遗憾了。孩子是纯真的,对这儿喜欢不喜欢是直接的表露。”
除了收藏、展示这些承载着民间记忆的老物件,王金铭和他的发小儿还经常去地坛庙会、鼓楼、八大处等地进行民俗表演,并走上中国民间春晚和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他还参与了史家胡同博物馆的“胡同声音”项目,录制的响器声和叫卖声原汁原味。
有参观者留下感言:“王师傅相当热情,从京城旧景到百姓民生,让人既陌生又倍感亲切的老北京画面浮现在脑海中。之前看《国家宝藏》,惊叹于泱泱华夏的文化瑰宝,今日参观这民间的老物件展览同样感慨,这百姓生活的点滴记忆,不也同样是国家宝藏?”
“是啊,这些看似很简单的物件,其实是咱们普通老百姓劳动智慧的结晶。”王金铭说,“很多人看我守着这个屋子,跟我说‘你真傻’。但社会学上不是说要自我实现吗?这就是我的追求,让平民的实物登上大雅之堂。”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