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孕育一个健康的宝宝?是每一对年轻的夫妻最关心的问题。本文根据妊娠的生理特点及胎儿发育的顺序,对孕前生理和心理的准备,孕期的营养、保健、胎教及分娩前后的准备工作等相关知识,做了详细的介绍。并为准妈妈们专门设计了写妊娠日记的模板,将十月怀胎的艰辛与甜蜜记录于此,等宝宝长大后与他共同回忆那段幸福的时光。最重要的是,妊娠日记可以让你在妊娠期能够更好地与医生进行沟通。
第11周
知识区
1.宝宝的样子
进入孕11周,你的宝宝身长已经达到4-6厘米,体重达到14克,已开始能做吸吮、吞咽和踢腿动作,他(她)的手指甲和绒毛状的头发已经开始出现。维持生命的器官如肝脏、肾、肠、大脑以及呼吸器官都已经开始工作。本周已能够清晰地看到宝宝脊柱的轮廓,脊神经开始生长。借助多普勒仪器,你可以听到他(她)心脏快速跳动的声音,从现在开始,胎儿的骨骼细胞发育加快,肢体慢慢变长,逐渐出现钙盐的沉积,骨骼变硬。
2.孕期生理
怀孕初期皮肤会变得粗糙、敏感,那是因为皮脂腺分泌失调所致。所以,不必乱抹药或者更换化妆品。如果情况特别糟糕,不必求医,也不必着急,仍可用以往的化妆方法,值得注意的是,不要使用口红及粉底,要经常洗脸,保持脸部清洁,充分休息,摄取适当的营养,到了第5个月,一切都会好转。
3.如何推测预产期?计算预产期的方法有下列几种:1、按最后月经: 预产期日期: 月份:最后月经月份 9(或-3) 日期最后语境日期 7 例如:最后月经日期:2001年5月13日 所以预产期应是:2002年2月20日2、按引起妊娠的性交日期: 从性交日期算起第266天,即分娩之预定日期。3、按初觉胎动日期: 最后一次月经不清楚或月经不顺的人,上面的方法不可靠,就以母体第一次感到胎动的日子加二十二个星期(第一次分娩的产妇),或加二十四个星期(已有分娩经历的产妇)。第一次分娩的产妇一般在十八个星期后会感到胎动,已有分娩经历的产妇一般在十六周后会感胎动,但此法较不可靠。 推算预产期的目的,并不能确定真正的分娩日期,其实在预产期的前后两周分娩都算正常,及时、有计划地做准备对您和胎儿都会有帮助。
4.怀孕期间如何洗澡?
怀孕后,皮下脂肪日益丰腴,汗和皮脂也比以前增多,如不经常清洗,会使皮肤发痒,很容易得皮炎。沐浴不仅可以帮你清洁全身,而且能促进血液循环、消除疲劳,令你保持清洁、美丽的容颜,平和快乐的心情。因此它是你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沐浴时,注意水不要太热、温差不要过大,这样会引起子宫收缩和出现蛋白尿。时间不能太长,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容易引起头晕,更易着凉感冒,还会使纤维组织变软。洗澡时动作要轻缓,注意身体平衡,千万不要跌跤。不要坐浴。坐浴容易使细菌进入阴道,造成阴道炎、附件炎等疾病。热水不要长时间冲淋腹部,以减少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孕妈妈洗澡时要注意室内的通风,避免晕厥,最好不要锁门,以防万一晕倒、摔倒可得到及时救护。
5.营养补充
良好充足的营养,可以促进胎儿的大脑发育,是积极开展胎教的物质基础。只有丰富、均衡、恰当的营养,才能适应孕妇在妊娠期各个阶段生理上的变化,也才能使母子健康。孕11 周以后,由于胎儿迅速成长和发育,需要营养也日渐增多。从这个时期起,不仅食品的质要求高,而且量也逐渐要多。充足而合理的营养是保证胎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也是积极开展胎教的基本条件。
6.每周胎教
除了音乐胎教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语言胎教。每天屋子安静了,孕妇觉出胎动比较活跃时,可以向胎儿讲话,话的内容要简单,可以重复地讲。
语言胎教这项工作主要由爸爸进行。因为,爸爸讲话的声波以中低频为主很容易透入宫内。爸爸经常和胎儿对话,对妈妈也是一种安慰,对胎儿的情感发育有莫大好处。给胎儿起个乳名并经常亲切的呼唤,胎儿出生后会对父、母亲切的呼唤做出反应。易与父亲建立亲密的关系。做为父亲应与妻子配合作好胎教工作。爸爸可以经常对着妈妈的腹部,讲些诸如“宝宝,爸爸要去上班了,再见!” 、“宝宝,爸爸下班了,你今天乖不乖?”、“你和爸爸、妈妈在一起”之类的语言;不要讲述胎儿根本无法听懂的话。在“对话”时,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避免给胎儿带来噪音,就是拿放物品都不要出声太大,不要用力摔门或摔物品,以免产生突发性的噪音剌激胎儿,引起胎儿的惊吓反应。
7.小帖士
如果你超过35岁,而且你的家庭有遗传病史,现在你需要做一次羊膜腔穿刺检查,对胎儿的先天性及遗传性疾病做出特异性诊断,在孕10-12周做这样的产前检查会发现一些胎儿的先天缺陷。
记录区(以周为单位)
年 月 日—— 日 天气
1.妈妈的状况
饮食情况·睡眠情况·体重情况·腰围·锻炼情况·精神状态
2.患病情况
名称·起止时间·治疗情况
3.用药情况
药物名称·剂量·时间·有何反映
4.是否接触X光线或其他放射性物质
日期·次数·部位
5.其他 :(包括工作情况变化、外出旅行、外伤和重大的精神创伤等)
6.妈妈的心情 :
7.爸爸的心情 :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胎儿发育有个体差异,要以医生诊断为准,不要生搬硬套。如果觉得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请不吝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