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的一天,四川省仁寿县虞丞乡发生了一件怪事。
几个村民外出务农,路过村头古墓时,有一人忽然停住了脚步,“你们有没有听到滴水声?”
其他几人不解,这里大家天天路过,熟得不能再熟,根本没有水源,哪来的水滴声,纷纷打趣他,“你莫不是还没睡醒,说胡话呢”?
询问的村民摇头,确信自己真听到了水滴声,让其他人仔细听。众人见他一脸严肃不似开玩笑,都安静下来,果然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
寻着声音的来源,几个村民来到一棵树下,惊奇地发现,这颗大树下正在下雨!抬头望着不停滴水的树,然后他们绕着大树转了一圈后,才发现天空没有落下一滴雨水,这棵树是自发下雨的,雨滴还又大又多。
仔细一看,这棵“下雨怪树”正好长在一座古墓上面。几个村民意识到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急忙回村找村长,“古墓那有一棵大树在下雨,但是不是从天上下的”,村民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让村长无法理解,决定亲自去古墓看看,究竟发生什么事。
村长打头,几个村民又再次回到古墓,顺着村民指着的方向看去,村长愣了下说道:“不就是阵雨么,你们没见过?大惊小怪。”
“不是啊,村长,你再仔细看看。”
再次看去时,村长终于发现了不对,也明白了先前村民们所说的话。因为周围的地面都是干的。
天上有云却不是阴天,眼前的大树却淅淅沥沥地下着雨,同平常下雨没什么区别。村长不可置信地望着这一幕,整个人有点愣住,绕是他当村长这些年见过一些村里的怪事,可这大树下雨,还是头一遭见。
随之而来就是头疼,应该如何向村民解释这一现象,才能不引起骚动。然而办法还没想出,大树停雨了,恢复了往日的情况,村长等人等到傍晚,都没见大树再下雨。要不是大树底下的泥土还潮湿着,众人都怀疑这是做了一场梦。
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村长嘱咐几个村民保密这件事。可第二天晌午才过去没多久,村里就传遍了大树下雨的事,有村民路过古墓,见到了又开始下雨的树。
村长听到消息立即赶往古墓,大树果然又下雨了,且这一下就接连下了13天,村里逐渐有了风言风语,无法处理的情况下,村长只能将事情上报给当地政府。
“大树下雨”的怪事,吸引了大批游客,随后电视台、林业局、专家等也陆续到来。
对于“大树下雨”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假的,为了证实“大树下雨”的真实性,虞丞乡副书记、仁寿电视台记者、守墓老人先后现身,向众人讲述现场所见,但对于“大树下雨”形成的原因,却无人所知。
大树下雨背后的秘密究竟是什么?
古墓显灵自大树下雨开始,村民们私下里开始窃窃私语,“在村里生活这么多年,从没听说过大树会下雨,肯定是古墓冤死的主人显灵了”。不然为什么古墓周围那么多棵树,唯有长在古墓上的那一棵下雨。
虽然大家都是生活在新时代的人,明明知道冤魂显灵的说法过于牵强,可对未知的恐惧,还是让人还是忍不住去往灵异方面去想。
而就在这时,村里的一位老人提到,“古墓主人是位丞相,在与大金交战时被错斩了,古墓里埋葬了48口棺材”。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们想到,这棵会下雨的树,并不是村里栽的,而是自己长出来的。
村民们越想越害怕,渐渐认同了“古墓显灵”的说法,认为如此怪事是丞相有怨气,为此村民们购买祭祀用品,到古墓祭拜,还给大树挂上了红布条。
可祭拜的举动并未成功阻止大树下雨,反而有越演越烈的趋势,一时间虞丞乡人心惶惶,村民们变得神神叨叨,说着要去请道士来做法。
因此,古墓主人显灵导致大树下雨纯属无稽之谈。
古墓埋葬的人叫虞允文,是南宋的丞相,在大金攻打南宋时到阵前慰问将士,不料南宋将领临阵脱逃时,他以文官之身,率领南宋将士打败大金。文武双全的虞允文与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齐名,但不同的是,虞允文晚年安顺,寿终正寝,不存在冤死。
因此,古墓主人显灵导致大树下雨纯属无稽之谈。
排除古墓显灵的说法,村民们的情况并没有得到缓解,反而越发的心慌,至少之前他们还能祭拜安慰自己,现如今却什么也做不了。
虞丞乡当地政府明白,大树下雨的怪事只要一天没有合理的解释,村民就会不安一天。
既然不是“灵异”事件,那是不是自然现象呢?虞丞乡当地政府很快联系了仁寿县气象台与林业局,请他们来查看一下大树下雨是怎么回事。
考察受挫林业局与气象台接到邀请前,曾听到过一些从虞丞乡传出去的消息,本打算去现场看看,可当地政府没出面,便觉得消息可能有误,转头就忘了这事。
时隔多日,虞丞乡当地政府找上门来,林业局与气象台连忙带着人赶到虞丞乡。
林业局这些年来遇到过不少大树下雨的事,所以最初他们听到虞丞乡反应的情况时,一度以为是大树遭受虫害,虫的排泄物较多落下来,村民没看清就以为是下雨。
可实地考察的结果是,林业局没有在这棵叫棉丝树的大树树叶中,找寻到虫子排泄物,“树叶是完整无缺的,没有虫子出现的痕迹”。林业局否定了最先的看法,却也一时无法说出大树下雨的原因。
气象台则是在一番观察后,提出“对流作用”的看法,“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会下降,这样的升降运动会造成一定的降雨”。
原理没错,若是大树上空在下雨,完全可以这么解释,可关键是大树上空没有云雨的形成,升降运动的看法在此事上显然也是不成立的。
两种看法的否定让林业局和气象台挫败,想着是不是有什么细节的地方没注意到。他们再次围绕着大树进行观察,并查阅了关于这方面的所有资料,可惜一无所获。
而面对村民们提出为什么只有古墓上的大树会下雨时,林业局和气象台给出的解释是“巧合”。可一个“巧合”显然不能让村民们满意,也不能真正解释大树下雨的原因。
排除多个看法,对于大树下雨秘密的探究再次停滞。
消息真假虞丞乡大树下雨的消息流传盛广,许多好奇心较强的游客纷纷往虞丞乡而来,一扫虞丞乡的清冷寂静。
这些游客到来后,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找到传言中会下雨的大树,围绕着古墓成圈站着。
此时的大树并未下雨,零星的树叶迎风招展,与身上挂着的红布条互相衬托,不大粗壮的树干支撑着树枝,微弱的太阳光芒,从树叶的空隙间照射下来,竟然呈现出别样的美感。
游客们好奇地看着大树,脑海里幻想着它下雨的模样,落下的雨滴与从天上降落的有什么不同?它真的能下雨吗?
“会下雨,我们亲眼所见,树下还有雨水滴落的痕迹”,虞丞乡村民将各自的所见所闻细细分享给游客们,真实的经历打消了他们的疑问,想看大树下雨的兴趣越发浓厚。
然而这棵大树不知是不是见到如此多的人“害羞”了,等了许久都不见下雨。性情急躁的游客走来走去,“怎么还不下雨?”
村民们并未因游客的话焦急,“难道大树下雨需要什么别的条件?”
随着游客的话落下,村民们接二连三地说道:“这棵树下雨要在下午两点左右开始,四点结束。”
“对,而且太阳越大,大树下雨的概率会更大。”
“鼓掌声越大,大树的雨下得越大。”
按照村民的说法,大树下雨要满足晴天、动静、时间三个条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而今天的天气不太好,下雨的概率不高。
快要失去耐心的游客们一听,又充满希望地看着大树,然而时间来到下午2点,大树还是丝毫没有动静。
个别彻底失去耐心的游客,无视禁止攀爬的字眼,直接爬上墓推树,同时树下的几百人用力鼓掌,可这棵树似乎要和所有人做对般,就是不下雨。
天气照样阴霾,不符合晴天的条件,于是游客们选择了“动静”这一条件。一个男性游客走出人群,站在古墓上,“我数三声,大家配合鼓掌。”
响亮的掌声落下,大树未落一滴雨水,游客们猜测是不是下雨时间延迟了,为了见到大树下雨的奇观,他们再次耐着性子等待。
可即将到4点时,大树仍是没有动静,人群又站出一人,“既然已经到了大树该下雨的时间了,不如我们再给它鼓次掌,看看大树给不给大家面子。”
游客们很配合的再次鼓起掌,一连鼓了两次,掌声一次比一次大,一边鼓掌一边抬头紧紧的看着大树,生怕错过一个细节,然而大树依然没给面子。
夜幕降临,游客们失望而归,接连两天都没见到大树下雨,他们开始对大树下雨一事产生了怀疑,有没有可能是人为控制的下雨,只是借助大树。
“虞丞乡本来平常没什么游客,但是大树下雨一出,无论多远,都会有人来,比如现在就有几百人,能增加很大的旅游收益。”游客的话听起来有一番依据,似乎就是大树下雨真正的原因。
毕竟大树下雨一事,一直都是听虞丞乡村民在说,除此之外无人见过。如果是人为的,那么就能理解为什么大树在满足条件时还不下雨,众目睽睽之下,很难做什么小动作。
为了证实猜想,游客们对古墓周围仔细进行了观察,又对大树进行检查,没发现任何注水的现象,可这并不能打消他们心里的猜疑。
此时站出来了几位“证人”。
一名叫李正南的老人,自称是宋家后人,是古墓的守墓人。据史书记载,丞相虞允文去世后,宋孝宗感念他对南宋的付出,特下诏让宋家为他守墓。
多年来,宋家一直守在虞允文的墓旁,一代又一代,对于宋家来说,守墓就是信念,重于一切,不允许任何有损古墓的事情发生。
“守了多年,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怪事,人越多,还下得越大。”身体依旧康健的老人大声说道。
紧随李正南之后,虞丞乡副书记张学军也站了出来,“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这事是真的,亲眼见过大树下雨。”
除却他们两位,仁寿县记者陈春梅还拿出了视频证据。
2009年2月14日,陈春梅收到大树下雨的消息后,立即赶往虞丞乡,借助手电筒的光亮,捕捉到零星降落的雨滴,随着手电筒的凑近,对于雨滴也看的更清晰。从视频中可以看到,雨点比较大,一直持续到凌晨2点才停。
“那天虞丞乡没有下过雨,树是自发下雨的,很奇怪的现象。”
三位证人的接连作证,特别是仁寿县记者陈春梅的视频,证实了大树下雨确实发生过。只能说村民们总结的大树下雨条件完全是“巧合”,才导致游客们无论怎么做,都不能让大树下雨。
大树会下雨的事得到了证实,然而为什么会下雨的原因?现在为何不下?这些疑问依然没得到解决。网上对于虞丞乡怪事的讨论也越发热烈,更多探秘的人来到古墓。
2月下旬,北京林业大学博士位的任利利奔赴虞丞乡,她在几棵树周围绕了几圈后,有了重大发现。
“叶子上有刺吸式口器昆虫取食的痕迹,而且在小的那棵棉丝树和旁边的树上,有类似于木虱或粉虱同翅目昆虫的出现。”
从几棵树的情况来看,任利利推测会下雨的树上,也出现过这些虫子,可能这些虫子就是导致下雨的原因。
但当她看到大树几乎落完的叶子,以及落在地上完整的枯叶时,又跟仁寿县林业局一样否定了自己的推测,排除蚜虫分泌物的可能。
“蚜虫生存的前提条件,是有新鲜的树叶供它取食,这棵树是不可能有蚜虫的。”
从林业专家到资深学者,所有能想到的因素全都想到了,对于大树下雨的秘密还是束手无策,似乎这个秘密就要成为无解之谜。
就在众人都要放弃时,转机出现了。
大树下雨的秘密没有一个合理的解释,当地政府无法向村民以及广大网友交代,与林业部门协商后,决定将大树砍伐,虽然治标不治本,但可以一定程度上抑制此事带来的后果,相关专家也可以用砍伐下来的树木继续研究。
然而消防部门准备砍伐树木时,却在树枝上有了新发现,消防员急忙折了一根树枝,拿给任利利等人研究。
从树枝上面,任利利看到了许多昆虫,这些昆虫不是她认知里的任何一种,她研究许久也没看出这是什么昆虫。
未知昆虫的现身,让众人对于大树下雨的秘密又有了期盼,这一次或许真的能找到原因。
任利利将昆虫带回了北京林业大学,与众多专家共同研究,几个日夜之后,专家们通过虫子形态特征的比较,和多种资料的查询,终于有了结果。
“这种虫子属于同翅目沫蝉科,名字叫朴巢沫蝉。”
此次对大树下雨的探究,是我们与未知生物的又一次交锋,未来我们可能还会遭遇更多的未知事物,但在科学的进步下,未知变成已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蜜露生存在古墓大树上,当它们吃饱将多余的水分、糖排泄出来,就形成了所谓的“雨”。过于独特的生存方式,让众人在研究时都没发现它们。
至此,大树下雨的秘密终究揭开了,兜兜转转竟还是因为昆虫的排泄物,才导致这一场怪事的发生。
此次对大树下雨的探究,是我们与未知生物的又一次交锋,未来我们可能还会遭遇更多的未知事物,但在科学的进步下,未知变成已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