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楼下就是幼儿园,这段时间总能看到这样的场景,背着小书包的孩子哇哇大哭,喊着“我不要去幼儿园,我要回家”,家长颇为头疼,上班快迟到了,孩子却紧紧地抱着自己不肯入园。
有经验的家长就知道了,这个孩子肯定是小班新入园,所以才会出现这样嚎啕大哭的场景。
这是每个孩子和家长都要经历的一个情绪关口:入园分离焦虑。
很多人觉得孩子上幼儿园这个事情所产生的焦虑、害怕的情绪只和孩子有关,其实不然,入园焦虑是孩子和父母双方都会有的,而且一定程度上,父母越焦虑,孩子就越焦虑。
孩子为什么会焦虑呢?
因为孩子要进入到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中,长时间段地与家长分离,与老师、同学在一起,会发生什么事情,出现什么状况都不是孩子能预料的,尤其是在新入园前一两周,这种焦虑感会非常强烈。
家长为什么会焦虑呢?
因为担心孩子在幼儿园中的一切情况,饭菜合不合胃口,能不能吃饱,午觉能睡着吗,老师是否友善,会不会被小朋友欺负,不敢上厕所怎么办,水喝得够不够。
如果自家孩子的性格是偏内向型的,家长就更担心焦虑了。
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比孩子哭得还伤心,趴在栏杆上迟迟不肯离开,这样的视频总能刷到很多。
可见,上幼儿园这个事情,既需要“孩子离开父母”,也需要“父母离开孩子”。
面对孩子入园,新手爸妈都会向周围的人请教,有的人会告诉你,都是这样的,哭啊闹啊,熬上一学期,熬到中班就好了。
听起来有种“英勇就义”的悲壮感。
作为一个刚从小班进阶到中班的妈妈,我非常能理解家长们的担忧,曾经的我也是颇为焦虑的,因为我儿子恰好是一个内向、慢热的孩子,我很担心他无法融入集体,但是后来无比顺利的入园证明了一点:入园焦虑不是熬过去的,是可以温和疏导的,化焦虑为力量的。
那么如何疏导呢?我们可以从入园发生的前期、中期、后期这三个环节入手,形成心理疏导的闭环。
1、第一个环节:入园前期的铺垫工作
当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知道自己即将离开父母的庇护,去到一个完全陌生,从来都没有接触过的地方呆上好久好久,心里的害怕、紧张、担忧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孩子的认知能力有限,对事物的理解是依赖具体事实的,所以,我们需要通过一些实际操作来帮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概念,而不是通过抽象的语言,告诉他幼儿园有多好玩、多有趣。
1)提前带孩子上一段时间的早教或体能训练等课程,体验分离
入园焦虑的核心是“分离”,和婴儿6个月开始的分离焦虑是一样的逻辑,孩子需要体验这样一个流程:和父母短暂分开、和老师同学在一起活动玩耍、结束后再和父母团聚。
在不断重复这种分开、相聚、再分开、再相聚的过程中,孩子的安全感得以稳固,因为前期有充分的经验,在面对入园的时候,孩子是有心理准备的,他就不会过度惧怕。
如果你是全职妈妈,孩子从出生到入园前都是自己一个人亲自带养的,这个操作是很有必要的。
2)提前带孩子踩点幼儿园及周围环境,混个眼熟
孩子对熟悉的、经常去的地方会放下紧张焦虑感,如果你的孩子是内向、慢热、谨慎型的类型,需要提前带他踩点幼儿园及周边环境。
比如,带他去幼儿园旁边玩,指着幼儿园对孩子说,你看这个漂亮的地方,有滑滑梯,有秋千,还有大操场,这个地方叫幼儿园,过段时间你就可以进去玩了。
再比如,玩个探路游戏,看看可以走哪几条路到达幼儿园。
有的幼儿园是建在小区里的,孩子们出来活动做操的时候,小区里是可以看到的,这也是带孩子熟悉幼儿园的好时机,让孩子看看小哥哥小姐姐们是如何和老师一起户外活动的。
3)不要用“上幼儿园”作为吓唬、管教孩子的方式,制造恐慌
很多家长对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就会用“我看你上幼儿园了怎么办”这样的话术来吓唬孩子,比如:
孩子吃饭慢,家长说:你吃快点,幼儿园里老师可不会等你,别人都吃完了,我看你怎么办
孩子抢玩具,家长说:你去幼儿园了可不敢抢玩具,老师会批评你的
孩子不听话,家长说:你不听话,幼儿园老师可不会惯着你
孩子不午觉,家长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要睡午觉,你不睡我看你咋办
还未进幼儿园,孩子便已经从家长的嘴里得知幼儿园是一个充满了困难、批评、可怕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可不能去。
如果孩子有吃饭慢、不睡午觉等问题, 家长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建立吃饭、睡觉的规则,提前与老师沟通,而不是吓唬孩子。
2、第二个环节:入园时的果断从容
前期铺垫工作做得再完美,也不一定能保证孩子在入园那一刻不抗拒,孩子在家里说我要上幼儿园,也有可能在走到幼儿园大门那一瞬间崩盘,回头就跑。
所以,幼儿园大门口才会上演各种哭天喊地。
这个时候,考验的重点在于家长的心态,只要家长能够果断从容,微笑着拥抱着孩子,拍拍他的后背说:我知道你有点害怕,妈妈相信你能勇敢面对,我们放学见哦。
然后果断地抱起孩子递给老师,转身就走,不要回头,快速离开孩子的视线。
大部分情况是,孩子哭几分钟就结束了,然后玩得不亦乐乎。
那些哭好久进不去幼儿园的孩子,不是孩子撒不开手,而是家长潜意识舍不得放开手。
我们要相信老师,也要相信孩子。
3、第三个环节:接园时的情绪沟通
放学的时候,孩子和家长累积了一天的入园焦虑终于有了释放的机会,接到孩子以后,家长要做的重要工作是:和孩子进行情绪有关的沟通。
直接表达想念,接到孩子的时候先来个热烈的拥抱吧,告诉孩子我好想你啊,孩子肯定也会搂着你的脖子说我也想你了,家长可别吝啬表达爱意哦。
然后再问孩子今天过得怎么样,如果孩子说很开心,那我们就“开心的事情”展开聊天,孩子有可能会告诉你今天吃了什么好吃的,做了什么有趣的游戏。如果孩子说不开心,那我们就问问,是什么事情让你不开心了,让孩子得以把负面的情绪从聊天中流淌出来。
聊天是双向沟通的事情,千万不要变成家长单向的“每日放学例行询问”,我们也需要向孩子主动分享自己今天工作中遇到的开心和烦恼,就像两个朋友间的聊天一样,在这样的气氛下,孩子才愿意告诉你幼儿园发生的事情。
回到家后,家长要放下手机,开展高质量的陪伴,比如做游戏、聊天、看书,与父母分离了大半天的孩子需要回到父母的身边给“爱”充充电,给第二天继续分离提供能量。
分离是孩子成长的代价,也是进入社会化的开端,入园焦虑能够顺利度过,也是对家庭教育的一种考验。
希望每个新入园的孩子和家长,都能给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