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40多个小时的不懈努力,兰州大学第一医院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通过实施ECMO治疗,成功抢救了一名体重仅2.9KG的危重新生儿。目前,婴儿已成功撤离ECMO和呼吸机,转危为安,生命体征稳定,可以自行纳奶。这是甘肃省第一例新生儿ECMO成功实施案例。
2021年1月13日,兰大一院NICU病房里一名刚刚出生不到24小时的新生儿病情危重,随时会出现生命危险。患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胎粪吸入,出现了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持续肺动脉高压等严重并发症。经呼吸机辅助呼吸、补充肺表面活性物质、一氧化氮吸入、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等综合抢救治疗后,患儿病情仍在进展,出现了严重的低氧血症,如若得不到及时缓解,等待患儿的将是因各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
兰大一院儿科立即组织了全科危重病例讨论。经过讨论,专家认为,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是该患儿存活的唯一希望。主管医生姜莉向患儿家长解释情况后,与兰大一院副院长白明、心内科重症监护室(CCU)卢安东主任带领的ECMO团队、心外科祁泉副主任医师会诊。征得患儿家长同意后,于13日13时在NICU、CCU、心外科、放射科、输血科等多学科医护的共同配合下,完成了新生儿的颈部动静脉置管,并成功连接了ECMO。
兰大一院儿科主任李宇宁介绍,机器转起来的那一刻,只见患儿的经皮血氧饱和度在数秒钟之内从50%上升到了100%,并维持良好状态。患儿的危急情况缓解了后,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为进一步治疗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ECMO是一项世界级先进的治疗技术,需要专业的设备人员及技术。在治疗中要做好镇痛、镇静,抗凝等,同时可能面临着出血、血栓、血小板减少、感染、颅内出血等并发症,需要严密监测血气分析、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指标,及时调整参数设置及药物用量,一刻都不敢松懈。
对常规呼吸支持技术无效的新生儿来说,ECMO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救治手段。ECMO的成功上机为患儿的进一步救治争取了时间,医护团队在予以呼吸机、ECMO、NO治疗的同时,加强抗感染、纠正贫血、改善凝血功能、维持内环境稳态、俯卧位通气等综合治疗。经过140多小时的日夜守护和精心护理治疗,患儿的肺部及心脏情况较前明显好转,逐渐减停一氧化氮、血管活性药物,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1月19日11时30分,主管医生为患儿撤离ECMO,并于1月21日上午9时30成功撤除呼吸机。目前患儿意识清楚,鼻导管吸氧下呼吸平稳,心率血压正常,经口喂养,病情好转。该患儿也因此成为甘肃省内实施ECMO治疗并获得成功救治的最小体重病例。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