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每个家庭都会通过自己的方式缅怀和祭奠逝去的亲人。当孩子问及“死亡”时,如何给孩子解释?在亲人去世之后,是告诉孩子真相还是用“美丽的谎言”安慰孩子?
在专家们看来,围绕“死亡”的谎言和忌讳反而会将青少年带入认知误区,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适当的“生命教育”,方能引导他们对生命产生敬畏之心,正视生存的意义。
孩子们眼中的“生死”
“往常这个时候,该给它喂吃的了”,3月29日晚,在埋葬突然去世的宠物花枝鼠时,王女士8岁的儿子突然说道。
王女士平时喜欢养宠物和花花草草,以往所养的宠物去世时处理方式都比较简单,孩子的反应也很淡然。这次,王女士决定给宠物鼠办一个“葬礼”,也借此机会让孩子明白死亡到底意味着什么。
孩子们对待“生死”的态度各不相同,家长们也有各自的苦恼。
与王女士担心孩子对宠物的去世太过淡定正相反,困扰马女士的问题是,如今儿子不仅担心所有生命的逝去,连没有生命的垃圾都心疼。
马女士说,8岁的儿子性格有些多愁善感。有一次,孩子晚上睡不着,趴在自家养的小白兔旁边哭了好久,仔细询问之后才知道孩子哭的原因是“万一有一天兔子死了怎么办?”
今年大年初一,马女士买了活虾,没想到这些本来要上餐桌的食物被儿子抢了下来,甚至因为死了一只小虾哭了好久,还领着全家人一起给小虾举行“告别仪式”。
“他认为那些飘在空中的塑料袋,别人用过的没有扔进垃圾桶的口罩,都很可怜。所以,他就都捡回来收藏,让它们有个好归宿。吃过的橘子皮和糖纸也都带回来。”无奈之下,马女士只能带着孩子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认为,出现这些问题是因为孩子没有弄清生死,认为是东西都有生命,因而会表现出分离焦虑。
对于儿子正上幼儿园大班的骆女士而言,她迫切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孩子不再追问亲人会不会死这件事。从去年开始,他经常会深情地对妈妈说“妈妈你不要死”,这让骆女士有点哭笑不得,“我该如何跟孩子解释,妈妈暂时还不会死,也不想死?”
儿童对死亡的认知会经历三个阶段
“人类共有的焦虑就是对死亡的焦虑,这也是人最基本的焦虑,否则就不会有那么多含蓄地描述死亡的词,比如‘离开了’‘驾鹤西游’等,这是古今中外所共有的。不能说儿童在某一个时期对死亡敏感,而是在不同的阶段对死亡的认知会有不同。”中国科学院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肖斌解释道。
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适当的“生命教育”。图/ICphoto
肖斌表示,儿童对于死亡的认知会有三个不同阶段。第一阶段是3到5岁,这一阶段儿童的自我意识已经在逐步发展,但还没完善,他们会认为死亡就像睡着了或者去很远的地方一样。
“比如三岁去幼儿园,有些小朋友会表现出‘生离死别’的感觉,经常会看到幼儿园外,孩子哭得不行,送的妈妈也跟着哭。”肖斌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认为“死亡”是暂时的离开,不是完全消失,家长回来了、睡觉醒来了就又会“活过来”。
而到了5到9岁这个阶段,孩子已经开始知道死亡会发生在人的身上,但他不认为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更关心的是别人的死亡,主要认知的死亡是指向别人。亲人死了会去哪里?死了会变成什么?当意识到和自己亲近关系的人会死,孩子们会感到恐惧和不安。这也就不难理解,这个阶段的孩子为什么会反复追问亲人会不会死这个问题。
9岁开始慢慢进入到青春期后,孩子到12岁便会逐渐意识到死亡是包括自己在内都不可避免的,它会发生在每个人身上,也会发生在自己身上。肖斌介绍,这时孩子不会认为死亡是外在施加的神秘力量,而是会将其看作不可避免的规律。对于这个年龄段的个体儿童而言,生病了他们会主动吃药、主动接受治疗,自己也会有意识避免有危险的环境、场景等。
因此,肖斌认为,生命教育中如何让孩子理解“死亡”,很重要的教育阶段是在5到12岁,甚至可以更早从幼儿园阶段就开始启蒙教育,让孩子知道死亡是怎么回事。“要强调死亡的永久性,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年幼的孩子,动画片或者影视作品可能会让他们以为死亡是可逆的,甚至对于危险缺乏敬畏。”
不要用“编故事”解释死亡
如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讲述生命与死亡?如何给孩子解释亲人、宠物过世?如何回答孩子们关心的“为什么死?死后去哪了”这件事?
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徐凡表示,基于不同年龄孩子的理解力不同,家长采取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比如,3到5岁的孩子对死亡的认识有一定的模糊性,他们认为死亡是短暂的、可以逆转的。那么首先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客观情况,比如“去世的人已经不会再回来了,但是他的爱一直陪伴着你,要客观而温暖地承认这件事,而不是编故事。”徐凡表示,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分享成人的感受。
对于5到9岁的孩子,徐凡建议,如果他们对死亡已经有了很好的理解,则要引导孩子面对现实。更大的孩子,则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如何理解并继承逝者留下的精神财富,如何活在当下、珍爱生命。
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儿童发展心理学硕士、北京青青藤教育集团教学总监刘芳说,她也曾听到不少幼儿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追着家长问“你会不会死?”她建议,家长可以这样回答孩子,“我还很年轻,会陪你好长时间才会离开。”而对于“死后去哪里”的问题,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我也不知道,我听说的是怎样的”。
肖斌也强调,在对孩子解释“死亡”时,切忌“编故事”。比如,有的家庭在宠物或者亲人去世后,会给孩子解释是“去很远的地方旅行去了”,想通过时间缓解孩子的情绪,但这件事远没有完结。
“这种‘没有画上句号’的行为反而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很难好好地跟这件事说再见。”肖斌举例,有的家长把死亡比作睡觉,会让孩子混淆死亡和睡觉,会造成其对于睡眠和黑暗的恐惧。还有人把“死亡后去哪里”的问题描述为“去更美好的世界,那里没有伤痛”,看似感觉孩子不再有哀伤,但反而会造成诱惑。“比如有的小朋友受到挫折后会在笔记本上写‘我受不了这种痛苦了,我要到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去’。”
打破文化壁垒,让孩子换个角度看“生死”
“虽然中国文化中忌讳谈论‘死’这件事,但在遇到清明节、中元节等与死亡相关的节日时,教育者可以借此契机,根据孩子的经验,给他们讲生与死这件事,也是很好的生命教育。”清明节前,刘芳所在的幼儿园在活动中融入生命教育相关内容。
刘芳经常到北京的多个幼儿园调研。她发现,在目前的教育中,没有专门的课程讲解“死亡”这件事,但幼儿园会在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幼儿进行与生命有关的启蒙。
在今年的相关活动中,刘芳所在的幼儿园采取的是文化比较的形式。中班老师给孩子们介绍了中国“清明节”的祭祀方式,又带着孩子们一起观看《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了解墨西哥的“亡灵节”的习俗。孩子们会比较发现两种文化在祭祀方式上的不同,“比如中国祭祀时会身着黑衣、默哀、烧纸,而墨西哥则是全家人去装饰墓地,带上逝者生前最爱吃的东西,在那里拿着吉他唱歌。”
刘芳认为,打破文化壁垒,换一个角度让孩子看待死亡这件事,会让孩子对生命意义有新的认识,“教育孩子不要因为任何事情伤害自己,善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在中小学阶段,学校对生命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去年11月,教育部便发布了关于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的通知,其中提到,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全面融入中小学课程教材。
领悟生存的意义也是积极的生命教育
对于家长们而言,在不回避的情况下,也可以用更积极的方式让青少年理解死亡。
肖斌认为,以前人们生活的环境让个体和周围人群的联系非常紧密,可以看到长辈或者熟悉的人生老病死的过程,而现代社会,孩子往往没有机会建立这种紧密连接,很难从小便能理解生命的规律。
他的建议是,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到大自然去,“观察生命”不失为一种做法。比如花开花落,比如动物有幼年,也有衰老、跑不动的时候,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规律的必然性,更积极看待生命的价值,减少恐惧心理。
“观察生命”可以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规律的必然性。图/ICphoto
其次,在清明节祭祀时,可以让青少年参与缅怀先辈、英雄人物等活动,引导孩子思考生命的价值,这有助于降低个体在处理生与死之间的焦虑感。“生命虽然会结束,但逝去的人依然会与生者有一定的情感连接。”肖斌解释道。
刘芳建议,针对低年龄的孩子,家长还可以通过一些绘本、影视作品,为孩子解答类似的问题,比如绘本《我爷爷变成了幽灵》《一片叶子落下来》《活一百万次的猫》,电影《寻梦环游记》等,都在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去帮助孩子们理解生命,甚至抚慰心灵。
徐凡认为,以持续一贯的态度让孩子领悟生存的意义和使命,也是积极的生命教育。她建议,从小让孩子学会承担一定的家庭责任,“比如把提醒老人吃药的责任,把检查家里是否锁门的责任交给孩子,他们会完成得很好。”
通过承担责任而不是苍白地讲道理,孩子会逐渐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找到生活的支点。“一个时时刻刻关心别人的孩子,怎么会轻易地断送自己的生命呢?”徐凡说道。
校对 张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