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翻旧书,饶有兴趣。发现上世纪80年代所学的《大学语文》,有些篇目圈点无数,尤以《国语》中的“召公谏历王弭谤”印象深刻。
周厉王,名胡,夷王之子。西周最后一个皇帝,其公元前878年即位,在位37年,因生性多疑,杀戮无辜,死后被大臣谥号为“历王”。召公:即召穆公,名虎,周之卿士。召公向历王进谏“民言不可壅”,必须“宣之以言”的道理,然而,历王拒言,下场悲矣,过了三年(公元前842年)即被放逐到彘,即今山西霍县境内。
原文:
厉王虐,国人谤王。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以告,则杀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召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师箴,瞍赋,曚诵,百工谏,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是以事行而不悖。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
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召公谏厉王弭谤》出自《国语·周语上》,是春秋时期文学家左丘明创作的一篇散文。文章言简意赅,比喻贴切,说理周详。文中着重记述了召穆公规劝周厉王的一段话,深刻揭露了厉王凶残暴虐,对民众的压迫、剥削无所不用其极的罪恶事实,客观刻画了厉王这个刚愎自用的暴君形象,最终导致了国人起义、厉王被逐的必然结局,尖锐指出了靠铁血政策去钳制子民之口,其结果必将导致土壅川决的结果,主要说明了“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科学道理。同时,“防民之口,甚于防川”这一至理名言,也永远给后世人敲响了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