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已经授权“喱头哥”独家视频改编权!
这是在1991年4月的《世界新闻周刊》上报道的,据说在新西兰Reefton出现一只巨大无比的蝗虫,这只蝗虫无比嚣张的闯入了一位农民的农田里,放肆的啃食着农民辛苦种出来的玉米。但研究人员没有发现真的“巨型蝗虫”,又翻了翻后面的几期《世界新闻周刊》,都没有找到相关的文章,因此都怀疑这就是《世界新闻周刊》所编的故事,就是为了吸引读者观看罢了。
而下面这个。
这是一段国内拍客录像里的惊人一幕,我从未见过如此大的蚂蚱,我不会做动图,大家可以去搜搜这个视频看动态的影像,描述起来很简单,它真的好大,叫声好尖锐,而且制造声音的腔室还像气门装置一样,一张一合很醒目。
这个视频我是在15号看到的,无独有偶,15号的时候,恰好收到一条消息,说是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吉涛博士团队研究发现: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
约3亿年前的晚古生代大冰期期间,地球曾发生一次短暂的巨量碳排放事件,引发了海表温度升高、海洋缺氧及海洋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目前关于远古生物体型很大的原因有一个很主流的说法:那就是空气中的氧气浓度(含氧量)很高。
如果3亿年前大气二氧化碳和氧气浓度与现代大体相当,那就不应该出现如此大的昆虫。而关于含氧量的假说最有利的证据就是有着“巨虫时代”之称的石炭纪了。
曾经,科学家通过石炭纪地质层中的氧放射性同位素断代推断,石炭纪空气中的氧气浓度约为32.3%,比现代氧气浓度(21%)要高1.5倍左右。因此,许多人说,生物体型大小与氧气浓度有很大的关系。
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通过这只“巨型蚂蚱”,我认为氧含量高导致生物体型变大可能是错的。
根据科学家对该地质年代的氧气含量测定发现,恐龙时代的氧气含量甚至不如现在(不足20%),所以,仅仅是以石炭纪氧气含量高且有巨型生物出现就说生物体型大小是氧气浓度决定的,显然是不科学的。
所以,看到这只“巨型蚂蚱”之后,我捋清了一条简单的氧气含量与生物体型大小变化的时间线,如下:
1.大冰期时期,也就是石炭纪,曾爆发巨量碳排放事件,海表温度升高、海洋缺氧、可以与现今人类生存的冰室气候环境很好地进行类比,石炭纪(Carboniferous)约处于地质年代两亿八千六百万至三亿六千万年前,当时的氧气含量为32.3%。
2.恐龙时代,地球生物非常庞大,恐龙大约是2亿3500万年以前在地球上出现的,当时的氧气含量为(不足20%)。
只不过,导致恐龙大灭绝的原因还不清楚,人类科学家坚信是一颗陨石导致的。
3.现如今,2022年,科学家公布的地球氧气含量在逐步降低,根据NASA已观察到的区域报告,由于海洋温度的上升与极地海冰融化时,咸水形成一层浮力水也样氧气也不能融入水中。在过去的10年之中,全球整体的平均含氧量下降2%,早就不是百科知识里的固定值(21%)了。而氧气对海洋生物产生威胁,对地球陆地的生命也会产生间接性的影响。
我们会发现,由于氧气越来越低,动物的体型就越来越大,这与氧含量越高生物体型越大的说法似乎恰好相反了。
加上人类近几年的体温也在持续下降,以前人类都是37°左右,后来是36°区间,现在不少人类的体温甚至已经降低到了35°-36°区间,恰恰说明氧含量的降低已经开始对地球所有的生物产生了可见的影响。
或许地球这几年的‘奇怪变化’,正在让全球生物乃至人类都在进化?极端气候,地球污染、火山喷发频率增高、新冠病毒肆虐,不知道人类的未来还是不是美好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