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时间,李宁又陷入了争议漩涡当中。
前两天李宁发布了秋冬季的服装新品,为此他们还特定在机场搞了一个服装秀,阵势挺大的,但细心的网友已经发现了其中有一款衣服非常像侵华日军的军服。
这款衣服无论是从帽子到服装再到配色,确实很像当年日本侵华日军的军服,以至于广大网友在看到这款衣服之后都非常愤怒。
甚至有很多网友觉得李宁这是在伤害广大中国消费者的感情。
不过很快李宁就出来进行回应,其中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在社交媒体当中提到:
“我们的消费者,对于中国文化的沉淀,教育知识的传承还是少了。同时我们更应该自省,如何在正确引导消费者的过程中避免更多的误读#笠型盔”
大家看出来李宁电商总经理冯晔到底想表达什么意思了吗?
我们读书少,不知道冯晔想表达什么意思。
但以我6年义务教育的认知来看,他这是在藐视消费者,认为消费者认知太少,简单说来消费者就是“白痴”,啥也不知道,知识层次太低了,需要教育教育。
不过虽然我们的认知少,并不代表着我们眼睛就瞎了。
从李宁发布的这一款新款衣服来看,他确实非常像当年日本侵华日军的军服,无论是从款式,从颜色,还是从搭配来看确实都很像。
但是李宁并不这么认为,他们认为这一款新衣服的灵感来源于古代的“笠型盔”。
然后有好事的网友去查了一下中国历代的装配,发现并没有所谓的“笠型盔”这种装饰。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古代有很多头盔,比如水磨铁帽、水磨头盔、水磨锁子护顶头盔、抹金凤翅盔、镀金护法顶香草压缝六瓣明铁盔、镀金十字铃柞顶香草压缝六瓣明铁盔、镀金宝珠顶勇字压缝腰箍口箍六瓣明铁盔、镀金宝珠顶勇字腰箍口箍铁压缝明铁盔等等几十种。
所以所谓的“笠型盔”应该不是某一种款式的头盔,而是一类头盔的总称。
而且从这些头盔的款式来看,确实有不少头盔跟李宁设计的这款衣服非常相像。
比如下面这款是厦门郑成功纪念馆所展示出来的复原后的藤盔。
下图是成都凤凰山明蜀世子朱悦熑墓出土锁子顿项铜盔。
下图是徐州博物馆收藏的辽代札盔。
下图是大都会博物馆所收藏的朝鲜棉盔。
从上面这些头盔的款式来看,有些确实跟李宁新款衣服有点类似,所以他们说他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装备也可以理解。
但是对于李宁这么大一个品牌而言,他们在设计款式的时候,不仅仅应该站在他们自身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更关键的是要看消费者能不能接受他们这种灵感。
正如李宁他们自己所说的,消费者的认知是少的,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也很少。
所以绝大多数消费者不可能去了解古代的所有头盔,大家也不知道李宁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更没有必要知道他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哪里。
我相信大多数网友的认知其实大同小异,大家在看到李宁这款衣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日本侵华日军的军服,这是大家所接触最多的,也是最敏感的东西。
我们不知道李宁在设计这款衣服的时候,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素,是他们没有想到忽略了;还是想到,但是压根就不会去理会这个事情,所以一意孤行地推出这一款服饰?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李宁犯了跟海天酱油同样的错误,那就是自以为是,忽略了消费者的认知。
在国庆期间,海天酱油添加剂曾经引起了广大网友的热议。
当时海天酱油连续出台了三个声明,但是在这三个声明当中,海天都是以很冰冷的语气对待消费者,认为他们没有错,他们都是按照国家标准去生产的,是消费者对标准不理解而已。
现在李宁同样也犯了一个错误,他们认为他们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些传统,所以他们没有错,错的是广大消费者对传统文化认知太少了。
其实不论是海天酱油还是李宁,都低估了消费者认知,中国有14亿人口,难道没有人比李宁他们认知更多,了解更多?
其实我认为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也许他们对一些专业知识不是很精通,但是在评判是非上面,我相信大多数消费者都是高手。
如果一些品牌不考虑消费者的情感,甚至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去解决问题,终究会被消费者抛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