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中说“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意思是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会慢慢地成为一个君子。
“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本义是足,有脚趾、地基、举止之义。从走路到达目的地之后自然不再走的角度,“止”又引申为“停止”。西汉桓宽《盐铁论》有言,“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明人杨梦衮曾说,“作之不止,可以胜天。止之不作,犹如画地”,这些都提醒我们,“止”与“不止”,结果大不一样。唯有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学习也是如此。
“学习一定要学到底,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有一个著名的“荷花定律”。荷花后一天以前一天两倍的数量开放,如果到第30天铺满整个池塘,那么,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答案是第29天。这个定律形象地诠释了作之不止、坚持到底的重要性。知识的获取,能力的提升,都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如果心无定力,意志薄弱,坐不得冷板凳,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没有一股子坚持到底的劲头,“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自然难有大的作为。
古人云,“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作之不止,当珍惜大好年华,须知一寸光阴不可轻。在岁月的流逝中,唯有珍惜时间、并不断将时间转化为知识积累的人,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汉代学者董遇提倡抓住“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的时间读书。一代文豪欧阳修对人说,他作的文章,多在马上、枕上、厕上“三上”完成。据《鹤林玉露》记载,南宋官员张九成在被贬谪时,每天黎明时分,立于窗下读书,达十四年之久。他离开后,人们发现,他常常站立的窗下石头上,双脚的印迹都隐约可见。先贤为学惜时如此,可为后世借鉴。
作之不止,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攻坚克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明清之际的思想家唐甄曾说:“我发虽变,我心不变;我齿虽堕,我心不堕。岂惟不变不堕,将反其心于发长齿生之时。人谓老过学时,我谓老正学时。今者七十,乃我用力之时也。”人生七十古来稀,常人认为,年纪越大,治学则困难重重,但在唐甄看来,哪怕年老,也要治学不止。不惟年岁,天下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境遇艰难也是常见。历史文献学大家张舜徽在《爱晚庐随笔》中认为,很多硕学通儒都“处境至窘,身历百艰”,在诸多艰难困苦的磨砺下,仍然葆有奋发进取、坚持不懈的精神,最终“守得云开见月明”。
为学如登万仞山,欲临胜景莫畏难。如果把治学比作登临揽胜,正所谓“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不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涉深水、闯险滩,又怎能观天地之大,揽人间胜景?治学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之不止,就要抛弃各种“小聪明”,甘下一番苦功夫。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查阅了前后近十年的报纸和相关书籍,同时深入各阶层体验生活,三年准备,三年创作,前后历时十余年,最终写出了这部巨著。
万事从来贵有恒。近代学者梁启超写过《论毅力》一文。他在文中探讨了古今中外成败的原因,得出的结论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当谨记,“一滴滴水对准一块石头,目标一致,矢志不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滴下去——这才造就出滴水穿石的神奇”。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报》(作者松向云),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