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介乎小学与高中之间,承上启下,处于诵读与理解汇融的交叉口。通过教学,要让学生能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感情,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问。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还对学生的写作、口语交际等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成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催化剂。
一堂课其实犹如一集系列剧,由教师执导,全体学生联袂演出。教师要“激惑”,即要精心策划好“开源”,并做好“导流”的应急准备。而学生却没有固定的台词和动作设计,全是临场发挥。这虽增加了执导的难度,但更有利于发展“影星”们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当然,这一切都必须紧扣教学目的和内容、要求的主旋律。
初中语文怎样进行阅读教学?我认为,主要是综合训练学生的读、听、说、写。让学生在读、听、说、写的活动中,完成教学内容,实现教学要求,达到教学目的,拓展教学空间。使学生在读中感知整体,把握脉络;在听中体味情愫,揣摩意图;在说中交流心得,争鸣观点;在写中延伸内容,深化认识。
一、在读中感知整体,把握脉络。
读在阅读教学乃至整个语文教学中都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训练。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无论是课前的预习,还是课堂的教学,或是课后的复习,都缺不了读的环节。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整体,把握其脉络。
要想学生把书读好、读懂,就要不断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并且严格地进行训练。其中最重要的方法是边读边想,做到“眼到、口到、心到”。读书要有目的性,即“以问促读”和“以读出问”、“以读释疑”,让学生带着围绕阅读能力训练而设计的问题去读、去想;在读中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思维不要定势为单一的指向性,而应发散开来,“分进合击”。这样不仅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激发学生读的兴趣。再次,要求学生一定要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灵活多样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乐于读,读得懂、读得好。依照不同的标准,读有不同的分类;依照不同的要求,读有不同的训练。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的基本方式。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做到抑扬顿挫,有助于体味和感悟文章所传达的情感,也对自己的口语交际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常用的阅读训练形式,能给人以向上的激情、奋发的精神,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积极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是通过朗读去感知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于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趣和意旨,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境等,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课文精髓“跃然纸上”。在朗读中还可积极发掘教材中健康的积极的情感因素,借以陶冶学生,如读出《背影》中的“买橘送别”所蕴含的“爱子”情感,叩击学生的心扉,以形成情感共鸣。默读要求不动唇、不指读,并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500字左右)。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延伸想象空间,更有助于深层次地理解和把握文章的内涵。这对学生的自学迁移极其重要,初中阶段要在培养学生的默读习惯上下工夫。
根据读的人数的多少,读可有齐读、单读(含分角色轮读)。齐读要求整齐,彼此间要协调好节奏,有助于面向全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注意力。齐读时气势浑厚,感染力强。如读《沁园春•雪》、《破阵子》等。单读纯正、清晰,有助于培养语感,能自由地控制语速和轻重音,是培养和检验学生朗读水平的好方法。如读《岳阳楼记》《出师表》《连升三级》等(分角色轮读则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主要适用于对话,如读《白毛女》《龙须沟》《卖蟹》等)。
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的需要,还可训练粗读和精读。一般了解的文章或段落,粗读即可,看报上的一般新闻往往着重看标题、导语,而对主体则往往“一目十行”地浏览;而重点篇目或段落、精妙文句,则要达到诵读的地步,有时还需字斟句酌,如读《孔乙己》中的“吃茴香豆”段,《秋思》《岳阳楼记》《陋室铭》《爱莲说》等。
根据语速的快慢,有时还需进行慢读和快读训练。慢读在古诗词的阅读中体现得比较明显,“有感情”地朗读时,它的语速比起读现代文来说,要“慢”得多。快读也较多地体现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它的主要目的是训练诵读,为背诵奠基,在强化记忆的过程中促进快速反应。
无论哪一种读法,都是各有千秋的,且往往有交叉情况,因此,不可一概而论。同一篇目或段落,常常是几种读法交替使用,优势互补。读的训练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小至字、词、句,大至课文内容、写作意图等,也大多能在读中领悟,即所谓“熟能生悟”。学生在反复阅读的过程中,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逻辑脉络、风格、写作特点、思想感情等都会对他们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材料和方法的积累对他们以后的写作都会起到很重要的作用。通过阅读,学生们可以从中了解自然,感知社会,品味生活,得到间接的认识和感受。阅读还能给人心灵以净化,使人受到美的熏陶、爱的感染,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值得一提的是,仅读教材上的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要求学生多看一些健康的课外书籍是大有裨益的,可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积累知识。同时,也有力地配合了阅读教学,有助于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说话、作文也会有话可说、有章可循。初中生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学会浏览、检索、摘录、制作卡片等,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少于80万字(其中文学名著2~3部)。
魏书生曾说:“背一些激励人上进,教育人忘我,引导人开阔,启发人理智的文章、名句,本身就是完善人格的需要,是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要求学生对一些格调高雅、内容健康的优美文章熟读以至会背诵,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他们的情操,修养他们的品行,磨砺他们的意志,升华他们的人格。
二、在听中体味情愫,揣摩意图。
教师对课文的剖析,同学们对内容的理解,以及声情并茂的朗读等都是听所涵盖的内容。教师针对课文的重点、难点应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注重点拨、引导,力避简单的“注入式”教学,要给学生留下一定的思考空间。文章的结构方式、中心思想、写作方法或特点等,尽量让学生自己读而得之,思而得之,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习惯。故而,这里所说的“听”侧重于听朗读课文。既可以是听教学录音,也可以是听教师范读,还可以是听同学朗读。对学生的听,当然是有要求的,是带着问题去听的,边听边体味,边听边思考,边听边联想。或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或领悟语句的情愫,或体会文笔的精妙,或感受文章的意境。让学生在听读的牵引中进入角色,构筑框架,抓住要领,丰润内涵。
如,听《我的老师》一文,要求概括出文中所叙的七件事,并领悟其分别表现出 蔡老师的什么品质或其中蕴涵的师生情。
听《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姐弟对话”,体会姐姐的聪慧、弟弟的调皮,以及从中流露出的手足情谊。
听《背影》,思考四处写“背影”的表达作用,四次掉“眼泪”的原因,两处说“聪明”的含义。
听《春》,感受文中所描绘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意境,构想图景,让学生的大脑中春意盎然,从而感受散文的音乐美和意境美,延伸遐想空间,培养审美意识,激发起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愿望。
学生的情感是伴随着清晰的表象和正确的理解不断深入的。因此,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依据语言表达,进行定向引导,展开想象,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借助语言感受形象,品味其中的感情。把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紧密联系起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真切领悟语言文字在文中的含义,提高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诱发敏锐的语感,从而把握整体。
若运用多媒体教学,则更轻松快捷。然在经济落后地区,特别是偏远的乡镇学校,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进行多媒体教学还是不现实的。
让学生在听、看结合中浓缩精华、提炼内涵,教师精炼的板书便不可少。简笔画就是学生理解内容、增强审美及促进记忆的催化剂。以教学朱自清的《春》第二段的板书(略)为例,融形象性、趣味性、识记性于一体,图文并茂,使学生在品味图美中领略文美,在欣赏中轻松理解,在把玩中快速记忆。
三、在说中交流心得,争鸣观点。
阅读教学中的“说”,即针对课文,联系现实生活和学生实际,谈自己的看法,大胆设疑,不人云亦云。教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锻炼学生说话的胆量、能力,逐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掌握教学反馈。使学生从“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过渡到“我想说,我敢说,我会说”,加强学生感悟语言,用语言表达自己真情实感的能力训练。
语文是生活的反映,语文教师要把生活的意识渗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学生的生活面可能比较狭窄,思想认识可能不那么深刻,但社会发展、群众心态、经济文化、交际时尚等也会影响他们的生活和思想,从而会形成一个时期的热点。教师可以围绕这些热点,联系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通过讨论式的说话训练,既可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性,又可拓展和丰富课堂内容。形成共识当然好,观点出现分歧也未尝不可,有许多东西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庐山之美就在于它“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异意关键是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能使人信服。这在阅读教学中的分量很重,它有助于学生吃透教材,增强表达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同时,落实阅读教学中的“说”,更有助于学生迁移于其他阅读,以及口语交际和写作实践。
教育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教学应该注重学生自己的思维过程,而不能仅仅提供前人的思维结果。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创设开放的教学情景,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肯定学生的“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努力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创教育之新,育创新之人。
如,《父子情》中写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是“采取了一种绝对超然的放任自流态度”,“他表示赞同的……几乎都是和玩有关的事情”,后文又说“父亲对孩子的教育竟有许多独特的见解”。怎样的“放任自流”?怎样的“独特见解”?通过讨论,统一了认识,那是老舍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而不是老舍对孩子的教育撒手不管。否则,养子不教父之过也。
《背影》中父亲为“我”买回橘子后,“心里很轻松似的”。父亲究竟“轻不轻松”?有人认为“轻松”,理由是,父亲买橘虽不便,但总算买来了,尽到了对儿子细心关照的责任,当然“轻松”。有人认为“不轻松”,理由是,买橘过程的动作不轻松;“我”的祖母死了,父亲差使也交卸了,还变卖典质了,如今父子即将离别,心里怎能轻松?而故作轻松是为了不让儿子伤心,一个“似”字说明“我”已看透父亲并不轻松。那么,哪一种对呢?我说,都对。
《羚羊木雕》中,父亲把木雕当礼物送给“我”,“我”为什么不可以把它当礼物送给好朋友?如果你遇到这种事,你会怎么做?
《陌上桑》中的罗敷是贵妇人还是农家女?贵妇人怎会去采桑?农家女怎会有那身打扮?使君会听信她的“吹嘘”吗?有人甚至还认为,她所赞的“夫婿”其实是她喂养的“蚕子”而已,几个年龄段即是蚕宝宝在生长过程中出现的“特征”,其中“四十专城居”,即指通常情况下蚕在四十天左右便上茧挽果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固然是乐园,但“三味书屋”就一定只是桎梏儿童的身心发展吗?没读过“字曰诗云”,鲁迅能有那么深厚的文学功底吗?我们今天不也在读《<论语>十则》、《<孟子>二章》吗?又如,鲁迅在桌上刻“早”字又对不对?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是有好处的。
讨论的话题还可以触及作者的语言表达、情节构思等。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曾有这样一段话:“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这里姑且不论“感到”没有“认为”、“觉得”贴切,且说战士是人,可部队也是人吗?这显然是一个病句。当然,后来的教科书已将“我们的部队”五个字删去了。《海滨仲夏夜》在结尾时说:“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在仲夏的海滨纳凉的乡亲自然自在舒畅、恬静安适,但何以就是“英雄的人们”?这实在令人费解。这种情况虽少,但不能说没有。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我们要在虚心学习的前提下批判地吸收。
又如,《七根火柴》中王愿坚把捐献火柴的战士处理成“无名”,尽管这样更能突出主题,但就文中的表述来看,我们是完全可以知道他的姓名的。文中说,“那同志……揭开党证,里面并排摆着一小堆……干燥的火柴”。既然“那是一个党证”——当然应该是“无名战士”的党证,那么里面没有他的姓名吗?对于一个精心保存党证的革命战士来说,不可能将自己的姓名从党证里抹掉,而且从“干燥的火柴”一句中,可以肯定地推断党证也是干的,至少党证的里面是干的。这就排除了因雨水浸渍而使姓名字迹模糊不清的可能。即使卢进勇不识字,指导员也不识字吗?诺大的红军队伍里就没有人认得“无名战士”的姓名的吗?既然如此,“无名战士”为何无名呢?
当然,这或许是一个指头和九个指头的问题,不过我们应该“精益求精”,钻钻牛角尖何尝不可?张载有句名言:“学者须疑。”治学是应该具有“怀疑的精神”的。我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尤其注重“钻牛角尖”的求异教学。
此所谓“求异”,即与课文中观点不尽一致,甚至相左。语文教学中如果一味说教式地将某些“观点”强加给学生,无疑会桎梏学生思维,束缚其个性发展。“截流”不如“开渠”,在教学中适时展开讨论,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在巩固课本知识、延伸教学内容之中还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更新思想观念。
如对《愚公移山》一文融汇现代理念加以讨论,至少可以涉及法律、安全、生活、发展、环保、生态等意识领域。愚公仅“聚室而谋”便“叩石垦壤”是不合法的。一个“始龀”的遗男非但不能帮忙,反而只能添乱,在乱石纷飞的移山现场,他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向已故的金城氏交代?“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沿涂生活如何解决?得了大病小疾怎么医治?御寒衣物从何而来?农业生产谁来料理?就算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何况这并不绝对),但随着时代的变化,观念在更新,其子孙还会像他那样“执着”吗?即使读书无望,恐怕也会南下打工去呢。将“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的土石“投诸勃海之尾,隐土之北”,破坏如此自然景观,岂不痛失惊人的旅游资源?奇花异树被连根铲除,珍禽猛兽将栖身何处?通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既有了深度又有了广度,又拓展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加强了与现实的联系。在求异教学中融汇现代理念,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等都是极有好处的。
如图(同心圆,略),有人说像锣面,有人说像靶子,有人说像涟漪,有人说像旋涡,有人说像贝壳,有人说像星系,有人说像蜘蛛网……
美国实业家罗迦•费•因格告诉我们:“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语文阅读教学应是开放性的,允许并鼓励学生开启发散思维,进行多元感悟。《散步》中母亲原本想走大路,后又改变主意说走小路,为什么?仔细想想,原因有三:其一、母亲疼爱她的孙子(“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其二、母亲对我的信任和依靠(过不去的地方,“我”可以背她);其三、美丽的春光也吸引了她(金黄的菜花……)。我曾把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开放性与打篮球作比较,打篮球是要将球投进圈内才算数,而语文阅读教学的感悟只要“碰着篮板”都算数的。拿“器”这个字来说,展开想象“望文生义”,可有如下几种“内涵”:(1)众人都想吃这条狗;(2)这条狗张着嘴到处乱咬;(3)洞口很小,这条狗想钻进来或钻出去;(4)人人都在议论这条狗。阅读教学也一样,要激励学生大胆发言,谈自己的体会。一个苹果与另一个苹果交换,仍然只有一个苹果,可一种感受与另一种感受交流,却有两种感受。关键要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开放的思绪里翱翔,尽情张扬他们的个性,扩展创新的空间。
四、在写中延伸内容,深化认识。
写作水平的高低,反映着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而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有助于巩固、深化阅读知识,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感受语言、驾驭语言的能力,培养语感。这里所说的阅读教学中的“写”,区别于正规的作文。主要是写随笔,看法,或是继写课文等,多为片段式的练笔,不限字数,但要做到有话可说,有感可发,有情可抒。鼓励学生写自己独到的见解,不附庸风雅,不人云亦云,应具有“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的精神。它是“说”的延伸,但比“说”更缜密,也是对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迁移。它能创造性地拓展阅读教学内容,并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练笔的过程中,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我的叔叔于勒》中,“我”的父母得知于勒叔叔沦为了穷水手,改船返家以避之。小说至此结束了,但读者似乎余味未尽。我在教学后让学生以《于勒叔叔回家了》为题继写课文,同学们情绪高涨,颇有写头,结局也新颖别致。有的写他讨着饭回来;有的写他衣锦还乡;有的写他回来时表面衣衫褴褛,实则腰缠万贯;有的写他回来时西装革履,却是负债累累……在与菲利普夫妇的相见和“突变”中,展现人物的性格,揭示深刻的主题。
《皇帝的新装》中,骗子行骗为何能得逞?为何最后只能是一个小孩子说出真相?作者想反映或揭露什么?可让学生评一评。
《羚羊木雕》中,“我”被逼出尔反尔,今后和万芳怎样相处?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联系自身实际,继写一两个段落。
写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实践能力,不但有助于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有助于提高语言思维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如果语文教师能充分挖掘学生写的潜力,以写促学,就等于找到了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捷径。
写首先要明确写什么,怎么写。在读中要让学生明白课文要讲什么,是怎么讲的。可见,写和读是一对方向相反的心里过程。读是自外而内的吸收,目的是准确把握文章的观点和结构;写是自内而外的表达,是把自己的观点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两个过程虽然方向相反,却又是相通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相互促进。读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理解,为写提供智力背景;写能提高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为读拓展想象空间。无论是改写、仿写,还是写读后感,都是在理解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是一个自外而内再外化的心理过程,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是参照前人“足迹”而开拓前进的,起点高,能大大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也对写作教学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围绕作文训练组织阅读,能给学生带来阅读课文的强烈欲望,就像学画画的人急切地去找画本,学写字的人仔细揣摩字帖一样。学生要运用文字这个工具去反映、描绘生活,就迫切地需要从他人的作品中吸取营养;学习作者洞察生活,选取题材的方法和本领;积累反映生活的丰富多彩的词语;品味作者组成生动画面的匠心;磨炼敏锐的观察力,从平凡的生活中抓住闪光的思想等等。课文不仅是启迪思想的武器,而且成了学习作文的样板。学生不只满足于了解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要仔细体会、琢磨文章的写法,渴望从课文中找到自己作文的钥匙。于是,读的兴趣浓厚了,读的能力也提高了,心灵、品德也从中受到了洗礼、陶冶,培养了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有了写的冲动和灵感,由“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必将使学习语文成为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主动和自主推动的过程。
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的读听说写能力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它们之间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读听是说写的基础,说写是读听的反馈。读、听侧重概括,整体感悟;说、写侧重表达,深化内容。它们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彼此之间往往是相
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阅读教学中不应孤立为之,而应灵活地加以综合运用,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精于思想,富于情感,工于表达”。我们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氛围,注意课内与课外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统一,知识与能力的迁移,点与面的沟通,把“读”当成提高语文素质的“支撑点”,把“听”当成促进语文学习的“接收机”,把“说”当作筛选语文知识的“过滤器”,把“写”当作检测语文能力的“度量衡”,这样才能摆脱那种滞后的、片面的、短期的教学模式,探索出一种开放型、多元型的教学思路,构建全方位的语文阅读教学格局,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过程中,表现出主动探索钻研的积极性与进取性,这样就能使学生学习语文的潜在创造智能得以有效发挥。所以我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读、听、说、写的训练,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综合素质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