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眼中,蛇类是自然界当中最神奇的物种之一,它们没有手和脚,却成为了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动物,而老鼠是它们最主要的食物之一,蛇吃老鼠仿佛天经地义,蛇类的嗅觉超灵敏,它们吐出蛇信子,在空气中抖了那么两下子,然后收回去,通过口腔中的犁鼻器,来感受空气中的化学物质,进而对猎物的气味进行分辨。
再加上头部的热感应器,能分辨出3~4.5米范围内千分之一摄氏度温度的变化,所以即便是夜间,老鼠的一举一动都在蛇的监视下,一旦接近范围就发动攻击,老鼠被咬到后,蛇牙齿中的毒液是最致命的武器,其次是蛇身强大的绞杀力,无毒的蛇在这方面更优秀。
以前农村的老人不让打进家的蛇,就是因为这些所谓的“家蛇”是人类的好帮手,能在房前屋后抓光所有的老鼠,对存储的粮食和食物卫生大有裨益。野外的蛇虽然也吃老鼠,但却没有“家蛇”的地位高,它们在吃完老鼠后会将其巢穴据为己有,蛇鼠一窝是最好的形容词,但却是贬义的。
而蛇占据鼠窝有个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冬眠,本身蛇没有爪子,所以不可能自力更生去打洞,“鸠占鹊巢”就成了常用的手段了,在条件不合适的情况下,蛇也会选择在岩石缝中,树根树洞中冬眠。那么蛇为什么要冬眠呢?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大蛇,其中以生活在6000-5800万年前,体长超15米,重达1.135吨的泰坦巨蟒最著名,作为一种比较古老的动物,它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1.3亿年,但在漫长的进化中,并没有出现太多的变化,最多只是在体型大小上有所不同,所以它们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依然处在较为原始的状态,新陈代谢低,皮肤保温功能差,是典型的变温动物,也就是说体温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气温降到15℃时,蛇类就开始为过冬做准备了,低温会使得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而酶是催化能量的重要物质,所以在难以维持正常机体功能的时候,冬眠便成了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当温度下降到6~8℃就完全进入冬眠状态了。北方地区的蛇从11月份就开始冬眠了,而南方地区的蛇会延迟到12月份冬眠,冬眠期一般会延续到次年3~4月份,主要跟冬季的长短有直接的关系。
当然,冬眠并不是说一觉睡到天气转暖,有的蛇可能会在天气温度合适的情况下苏醒过来,补充能量后再次进入冬眠状态,比如今年3月份,河南商丘的一条冬眠的蛇就因为晒了几天太阳而上了热搜,其实也不必大惊小怪。蛇冬眠的场所一般都在背风向阳的地方,深度也是根据当地的寒冷程度来决定的,这条蛇可能就是冬眠的条件不是太好,所以才会出来晒太阳。
除了冬眠,有的蛇还会“夏眠”,主要由食物和温度决定的,比如:大连蛇岛上的黑眉蝮蛇,只能在春秋季捕捉到迁徙在岛上的候鸟,因食物匮乏而夏眠和冬眠,而南方的一些蛇类是因为难以忍受夏季炎热的高温而选择夏眠。
但不要以为蛇类进入冬眠或者夏眠就能万事大吉,其实危险才刚刚开始,用生死未卜来形容最为贴切,当气温降到2~3℃时,蛇就会陷入麻痹状态,身体变得僵硬,如同一条死蛇一般,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时,蛇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了,也就是说有被冻死的可能,即便在吃饱喝好的前提下,蛇冬眠的死亡率也高达30%~50%。
再回到开头所说的,温度高的时候,老鼠成了蛇类的口下之物,而冬季低温的时候,老鼠反杀的机会就来了,一些冬眠场所不够隐蔽的蛇最先被干掉。老鼠属于恒温动物,是不需要冬眠的,大连蛇岛不仅仅只有黑眉蝮蛇,还有褐家鼠,它们是杂食动物,什么昆虫、草籽、绿色植被都吃,由于冬季食物本来就稀缺,所以黑眉蝮蛇成了它们的目标,一旦蛇被老鼠发现,就会被吃辣条一样啃掉。
所以才会有蛇吃鼠半年,半年鼠吃蛇这么一说,而且蛇冬眠时会进入麻痹状态,根本感觉不到老鼠的靠近,即使苏醒了也只能做有限的反抗,最终还是会沦为“辣条”,任鼠宰割。而且老鼠的啃咬能力有目共睹,什么木头,塑料,甚至混凝土都能咬坏,冬眠的蛇遇到老鼠基本上凉凉。
但如果老鼠遇到的是一群蛇的话,谁输谁赢就要另说了,而蛇类也有群居的习惯,不仅能“抱团取暖”,还能增加安全系数,数量少则几条,多则上百条,一条蛇咬一口也能将老鼠消灭。不过冬天总体上来说对老鼠还是有利的,进可攻退可守,实在不行走为上策,而夏眠的蛇就比较危险了,只要苏醒过来就有能力发动持续的攻击,此时如果有老鼠想搞偷袭,估计也是羊入虎口。同样,对于正在冬眠的蛇,我们也不要轻易去打扰它们,万一被咬一口得不偿失。
有人要问,既然冬眠对蛇来说危险重重,那为什么不像燕子一样,迁移到其它安全的地方去过冬呢?其实蛇类也未尝不想,但实力真的不允许它进行长距离的迁徙,除了没有腿之外,就是移动速度太慢,消耗的能量太多,捕猎得来的食物可能连最基本的体能都补充不了,还不如找个好地方安稳地睡一觉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