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指出,城镇化是我省最大的内需潜力,必须坚持走以人为核心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之路,做强中心、带动周边、辐射乡村,不断增强城镇人口承载力、内需带动力、发展竞争力。为深入贯彻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天眼新闻联合省发改委推出“聚焦新型城镇化”系列报道,本次选择的城镇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及“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记者走进这些各具特色的城镇,感受其日新月异的发展,挖掘其经验、亮点。
“十四五”期间,都匀市明确提出了以高质量为统揽,以提高城镇承载力为抓手,加快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5月30日,记者来到贵州南部城市、黔南州首府都匀市,从城镇经济、城镇品质、“四改”民生工作建设、推进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走访。
走在都匀市街头,一条剑江河穿城而过,河岸两边绿树成荫、高楼林立。据了解,都匀市提出持续增强都匀区域性中心城市“引擎”推动作用,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先行示范区,不断提升城镇品质,做强城镇经济,奋力打造贵州南部区域中心城市。
都匀全景 卢桃 摄
依托地势巧布局——
“目前全市城镇化建设面积在6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8万,城镇化率67.18%,结合都匀特殊地形地貌,我们正依托绿博园、绿博城的纽带作用为‘城市东拓,老城中疏’的空间发展定位来拓展城镇发展空间,扩大城市容量。”在都匀市政府办公大楼,都匀市副市长王豫杰为记者介绍都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布局,他表示,都匀将在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不断优化国土空间布局,为人口流入提供衣、食、住、行等多方面保障,努力把都匀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之城。
聚焦特色强产业——
为做强城市经济,构建产城融合建设体系,都匀市围绕都匀毛尖、匀酒两个核心品牌,依托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工业产业、旅游、电商、新型建材等产业,努力打造匀东产业园、绿茵湖产业园、东南工业园“一区三园”产业格局,目前基本形成了先进装备制造业、大健康医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特色轻工业等工业体系,文化创意、旅游业等现代服务业的加快发展。
据了解,都匀市现有茶园面积37.83万亩,可采茶园面积26.21万亩,茶叶基地种植覆盖全市103个村。都匀毛尖茶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面积5万亩,主要分布在毛尖镇、小围寨街道办事处和绿茵湖街道办事处。2022年春茶产量3042吨,同比上年同期产量2775吨增长9.62%;产值到16.84亿元,同比上年同期产值14.02亿元增长20.11%。全市现有茶叶企业224家、茶叶专业合作社112家,通过SC认证的企业(合作社)35家,茶叶类省级龙头企业14家、州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有规上企业4家。茶产业带动受益农户3.1万户12.5万人,茶区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都匀螺蛳壳茶山 路桃 摄
在匀酒厂,群山环绕,绿树满景,隔妹河蜿蜒穿过,贵州匀酒集团副董事长卢国东看着新酒厂信心满满。“一季度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我们预计今年能生产销售匀酒3500吨,年底收入一亿元以上,带动就业1000余人。”他说,匀酒作为贵州老八大名酒之一,将重新焕发生机,为都匀新型城镇化贡献力量。
在都匀上峰西南水泥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工地上,塔吊正在繁忙作业,“目前在建的是一期项目,该项目既符合我们‘十四五’新型建材产业的规划,也能满足都匀新型城镇化建设对建材的刚需”。都匀市工信局副局长刘匀告诉记者,该项目投资额大约在18亿元,年产值9亿元,将带动400人以上就业,建成后日产4千吨熟料水泥,填补都匀市材料产业缺口。
围绕民生提品质——
“现在感觉生活在小区里很幸福了。”家住都匀市南华新村的谢阿姨告诉记者,小区经改造后,有了花园、停车位、老年活动室、运动场,还加装了电梯,环境优美了,生活更好了。在庆云宫沿河路背街小巷的改造现场,工人们正在忙碌施工。“这条改造路段长约1公里,原先路面坑坑洼洼,环境脏、乱,违停现象严重,市民出行苦不堪言,我们打算改造这条路,解决这些问题后再结合沿河景观打造一个小微公园(社区公园)。”正在查看项目现场进展的都匀市市容和绿化服务中心主任赵荣贤表示,今年将抓好29个老旧小区和15条背街小巷改造。
新型城镇化要以人为核心,按照“舒缓老城、填补新区、市区融合”的思路,都匀市以“四改”为突破口,以市场商圈提质工程为主逐步实施12个行业“划行归市”,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城市治理再优化为目标,抢抓国发[2022]2号文件,谋划项目引领推动城市升级。改善城市环境,推动经开区一幼、四小、都匀民中等项目建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健全卫生医疗、养老服务体系等不断完善城市便民便利设施,补齐短板提升城镇生活品质。
“作为贵州的南大门城市,都匀拥有四铁、三高、两快的路网交通优势,面向大湾区、东部沿海地区有先发优势。”王豫杰表示,下一步,将重点推进绿博新城建设,围绕聚人目标,引进大型商业综合体、提升教育、医疗等产业来提升城市综合品质,到2025年实现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以上,充分发挥州府所在地的“引擎”作用,在新型城镇化上走出一条“人为核、产为基、山为景、水为魂、桥为链、城为依”的具有都匀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张秀云 彭杨
编辑 申川 郭睆秋
二审 冯倩 施昱凌
三审 王淑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