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知名车企宝马扎根沈阳,不断扩充产能的同时,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引入,与一批职业教育学校共建宝马班,以给企业定向培养技能人才为目标,为解决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不高、社会认可度差等问题,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案。
1
过去让家人犯愁,
如今是全家的骄傲
一身干净整洁的宝马工装,一脸灿烂的笑容,一整套稳重熟练的操作手法……一见面,25岁的华晨宝马员工王志超就给半月谈记者留下了阳光、自信的印象。王志超是华晨宝马与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合作共建宝马班培养的第一批技术工人,如今成为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冲压车间的质量段长。他说,自己是一名中专生,过去因为学习不够优异让家人犯愁,如今却成了全家的骄傲。
23岁的宝马员工张阔,2016年选择了沈阳职业技术学院,恰好赶上宝马与学校共建宝马班。他和100多名同学经过了初选,一年级在校学习理论,二年级学校学习与宝马培训中心实训双向培养,三年级进厂实习,最终留下的只有几十人。“留下的同学,进厂就是熟练工人,与工作无缝对接。”
宝马班学生课堂实践
目前,华晨宝马已与沈阳市2所中高职业教育院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累计培养并吸收到宝马的优秀技术人才超过350人。
2
职业教育新思路
基于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宝马班,给我国破解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带来启示。
一是知名企业加持,提升职教社会认可度。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校长张春雨说,由于宝马名气大,宝马班开设之初吸引了很多成绩较好的学生,随着宝马班持续运行并显现成效,学校办学质量和社会认可度同步提升。即使竞争中淘汰下来的学生,也较容易找到好的就业岗位。“可以说,过去学生冲着宝马来,如今冲着学校来。”
二是介于职教与技校之间,缓解企业一线技工招聘培养难问题。因为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职校学生技能素质难以让企业满意,制造业企业负责人有重开企业技校的需求。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办公室主任宁启东说,重设企业技校并不现实,而职教确实面临生源不佳、办学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相比之下,宝马班这样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是介于二者之间,解决企业技工招聘培养难的新模式。
3
推广此模式,还须闯三关
思想关。与宝马班不同,职校与企业合办的培训班多数走“挂名”的老路子,国内企业将技能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工人进入企业后的实习和试用阶段。从全社会层面看,大量家长、学生依然对从事一线生产工作的岗位存在偏见,职业教育学校的生源质量仍然是制约职教发展的难题。
沈阳装备制造工程学校焊接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在实训车间为参加技能比赛苦练技术
规模关。曾在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长期负责职业教育的何洪菊说,宝马班模式成效显著的重要原因是华晨宝马知名度高,企业规模大,有足够的技术工人需求支撑。为此,中德园组建了面向学校、企业开放的双元制职业学院——中德学院。这所学院以打造企业联盟的形式与职业技术学校对接合作。相比之下,很多制造业企业名气小,用人规模小,很难与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办学。
资金关。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负责与华晨宝马对接的教师崔莉说,宝马班从培训教材编写到日常教学课程设置,均由校企双方共同完成,是一种校企深度融合的职教培养模式。每一位宝马班学员的培养成本,仅由宝马承担部分就超过10万元。
张春雨建议,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构建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共同投资、共同建设的职业技术教育新模式。
来源:《半月谈》2021年第19期
半月谈记者:王莹 汪伟
来源: 半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