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相声界,演员要想扬名立万要么自己身怀绝技,要么有贵人相助。身怀绝艺的大有人在,例如侯宝林,从梨园行半路出家改说相声,在天津一炮而红后成为享誉全国的相声大师,这是凭自己天分和实力争取到的地位和尊重,如果非要说有贵人相助,无非是恩师朱阔泉和为他量活的郭启儒两位寿字辈老先生。
另外还有一种则是一路走来总有贵人相助,而杨少华恰恰是这一种。纵观中国相声界,杨少华的捧哏技艺算不上佼佼者,提到捧哏巨匠大家会想到王凤山、赵佩茹、朱相臣、郭启儒、郭全宝、白全福......这些都是中国相声界捧哏的顶尖级人物。而杨少华在50岁之前几乎没有形成自己固定的捧哏风格。之前在《一代宗师马三立最喜欢什么样的捧哏搭档》一文中介绍过杨少华当年临时救场给马三爷量了一段《开粥厂》的故事,虽然只是临时救场但在当时能给大名鼎鼎的马三立捧哏这对名不见经传的杨少华来说显然是受益匪浅的。
在与马三爷合作之后,杨少华又与少马爷有过短暂搭档。目前保存下来的音像资料有《地理图》、《戒烟》等,但这两个段子从捧哏角度来说只能是中规中矩,作为“七分捧”的杨少华在段子中没有起到掌控节奏的作用,细节处理上可以听出递腿儿不到位,甚至在台上还改不了撒狗血的毛病。但与马志明的合作却进一步提升了杨少华在相声界的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赵伟洲开始正式与杨少华合作,为杨少华量身定制的《枯木逢春》、《危言耸听》等段子让杨少华享受到了大红大紫的滋味。赵伟洲在段子创作中就特别将杨少华定位为蔫坏的形象。在包袱设计上,也把大量的包袱留给杨少华去抖响。虽然赵伟洲逗哏,但在表演的过程中却更像是给杨少华当陪衬的绿叶。与赵伟洲合作之后,杨少华才逐步形成了“蔫哏”的表演风格,在观众中塑造了一个蔫坏小老头的形象。到现在,很多观众提到杨少华时可能都会在耳边浮响起那句“我要开花!”
杨少华绝对可称中国相声界大器晚成的代表,前半生几乎默默无闻的他,在一次次贵人辅助提携后登上了个人艺术的巅峰。虽然很多内行观众对杨少华台上撒狗血、台下装可怜诉委屈的行为有所非议,但不得不承认杨少华在遇到赵伟洲之后确实奉献了不少优秀作品。虽然在前几年也与赵伟洲裂穴,但两人合作的作品却一直流传并为观众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