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游风物之旅##我眼中的大美西南#
什么是西藏?是红白双色的布达拉宫?是各个大小寺庙屋檐廊下虔诚的拜者?是散落在宽阔大地上自由自在的牛羊?亦或是众多人心心念念的蓝天白云?
都是!可是我觉得,在手捧一只糌粑之前,以上种种,多少都有一点不足。
在很多很多年以前,从歌曲中知道了“青稞酒”和“酥油茶”。却想不起在什么地方看到过“糌粑”这个词儿。或许在描写西藏历史和生活的小说里,或许在偶然与人谈天说地时。青稞酒和酥油茶,文字简单,一看便认识。糌粑却让我心存神秘了很久。究竟什么叫糌粑?长成什么模样?味道如何?
进藏途中,在达日喀则住定后,找了个藏地餐馆吃晚饭。饭店名字很大,里面不算大。有酥油茶和青稞酒,却没有糌粑。那一顿可能过于劳累,没觉得好吃,只是勉强解决饥饿。
青稞糌粑,应该类似我们的大麦面制品吧。我想。因为青稞本是麦的一种。可是,因为不知而新奇,因为传说而神奇。当脚步一步步走近世界屋脊的高处,对于糌粑的想象,到了极点。
到拉萨了。问我晚餐有什么要求,我提出糌粑。领队侄儿哈哈大笑地说,糌粑口味一般,阿姨想想点些其它吧。我说“其它都行,但一定要一份糌粑”。
这是一家标志为正宗藏餐的会所级别餐厅,里面正进行着载歌载舞的表演。虽然我们事先已有预定,还是要等位。借着等位的机会看表演。首先吸引我的是满满一屋的食客。少有游客,都是本地人。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欢快地唱着跳着,热情洋溢。
在电视电影上,看过很多次类似表演。如此近距离观看小舞台上的藏族歌舞,还是第一次。翻台了,我们有了餐位。点什么?青稞酒、青稞糌粑、青稞凉粉等菜单上的所有青稞食品,又点了藏餐代表的藏式火锅和藏式烤羊肉。青稞,西藏人一日三餐的主食,可能游客大量涌进西藏、涌进拉萨的缘故,现在的西藏,青稞的价格比大米还贵。
高寒地区的西藏,早年新鲜蔬菜不多。青稞糌粑和牛羊肉,是藏民的主要饭菜。现在青稞贵了,他们的主食,吃什么?
我杞人忧天的担心,很好笑。他们的生活,比之以青稞为主食的年代,不知进步了多少。这家餐馆里拥挤的原住民吃客,便是证明。谁说看得破的只是游人?怀了浓厚宗教信仰的藏人,对于生死看得很淡。对于活着,更是心怀感激。
第一份菜上桌了,是青稞凉粉。在家吃凉粉,以豆类为主材。青稞做成的凉粉,什么感觉?真的没觉得和我们的凉粉有大的差别。只是调拌的佐料,用的是藏式本土调料,不同于一路进藏遇到的都是川菜的麻麻辣辣。
藏地调料不浓烈不炝口,容易被接受。大盘藏式烤羊肉来了。由于我们走的是新藏线进藏,一路吃了好多次烤羊肉,都是新疆风味。我不知道新疆烤羊肉的烤制工艺,多少知道一点是用生羊肉制作,所以口感有点干。对不吃肥肉的人来说,还有一点点柴。
西藏拉萨的烤羊肉,能吃出在进烤箱烤制之前先在大锅里煮过。这样的烤羊肉,吃起来不干不硬,还包含有一点汤汁水,口感更嫩更舒适。
青稞白酒,不会喝酒的我,没碰。青稞啤酒,尝了一点。就着大口吃烤羊肉的率性,一小杯青稞啤酒被我仰头灌下。然后又倒一点抿一口细细品味。我猪八戒吃人参果?反正清凉的青稞啤酒,正好化解了烤羊肉的稍稍油腻,好极了。
在我热切的企盼中,原味的青稞糌粑,终于姗姗来迟地放到了我的面前。我急不可待地拿过一个糌粑放进嘴里。不甜不咸,没什么味道。慢慢咀嚼,筋道不够。回想着影视剧中吃糌粑的人,都在手心捏吧捏吧,便又拿过一个。不曾想手指刚刚使劲,糌粑碎了。
那边箱,同行的侄大少,慢条斯理地将一个糌粑捏好,裹进一点点藏地带辣味的牛肉酱,递给他母亲。我睁大双眼看着闺蜜。她浅尝辄止地咬了一点糌粑,又放了下来。不好吃?我问她。她点点头说,实在吃不下。
她正在高反中。照猫画虎地,我再次拿过一个糌粑,轻轻用右手大拇指像拿着面剂做包子一样在手心转悠,然后用调羹舀了一点点辣酱放入其中,再像包包子一样将辣椒酱包裹起来。这团团的一个糌粑,不可以一点点咬了细嚼慢咽,而是一口放进了嘴里。呵呵,这便是吃糌粑的正宗感觉吧。我想起了大快朵颐这个词。
品了青稞酒、喝了酥油茶,吞食了两三个糌粑以后,我终于找到了进藏的滋味。在拉萨的正宗餐厅,吃到正宗的青稞糌粑。西藏行的小目标,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