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结束,巴黎和会上制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做出了严厉的处罚,可以说在方方面面对德国做出了限制但是福煦元帅却在看到条约后哀叹:“这不是停战,而是二十年休战”而德国也确实在二十年后,再次发动了战争那么为什么《凡尔赛条约》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让德国东山再起呢?,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凡尔赛条约是二战导火索?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凡尔赛条约是二战导火索
一战结束,巴黎和会上制订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做出了严厉的处罚,可以说在方方面面对德国做出了限制。但是福煦元帅却在看到条约后哀叹:“这不是停战,而是二十年休战。”而德国也确实在二十年后,再次发动了战争。那么为什么《凡尔赛条约》一点用处都没有,反而让德国东山再起呢?
一、苛刻的凡尔赛条约事实上,我们不能说《凡尔赛条约》不苛刻。相反,这份条约在制订之处,几乎是将德国压得喘不过气来。基本上完成了英国和法国所设想的,对德国的压制。在当时的社会环境和舆论下,《凡尔赛条约》条约注定了,会是一份施加给战败国的苛刻条约。
首先来说,德国要割让领土,交给战胜国和独立的国家。普法战争中获得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要还给法国,并且作为赔偿,萨尔煤矿还要给法国开采15年,萨尔地区的行政权也交给国际联盟代为掌管。
然后承认波兰独立,给予波兰海岸线,原属波兰的领土要还给波兰,但泽则变成自由市,交给国际联盟管理。同时还要割让领土给丹麦,捷克斯洛伐克和比利时。因为条约的问题,德国国土面积就缩小了13.5%,损失国土46.87平方公里。
然后在军事上,德国也被严格限制。首先来说莱茵河西岸的领土,也就是莱茵兰地区被协约国军队占领十五年,东西岸五十公里以内作为非军事区,德军不能设防。这一条上就让德国损失惨重,因为一但协约国要杀过来,那么德国只能束手待毙。
毕竟在这个区域里,德军没有丝毫的防御,非军事区后面的德国领土也缺乏可供布防的区域,很容易遭到协约国军队的攻击。
而在军队上,德国陆军的人数被限制到了十万,编制上只能有三个骑兵师和七个步兵师,且不能拥有坦克,重型火炮,重机枪和冲锋枪等武器。德国军队的灵魂和大脑,总参谋部也被取消。列兵及士官队伍将至少维持十二年,军官队伍至少25年,前军官不得参与军事演习。为避免德国产出大量预备役士兵,准许提前退伍的人数将受限制。
而德国海军只允许拥有六艘前无畏舰、六艘轻巡洋舰、十二艘驱逐舰及十二艘鱼雷艇,并不允许拥有潜艇。海军总人数不得超过15,000人。这一数额包括舰上、海防、信号站、行政、其他陆上队伍、军官及所有级别军人。军官和军士长数量不得超过1500人。
同时德国空军,也被严格废除,并要求德国移交所有与空军有关材料物资。而在条约签署六个月内,德国亦被禁止生产或进口飞行器及相关材料。
同时德国也被要求对“德国和盟国的侵略行为负责”,其所造成的战争损失和破坏行为要予以赔偿。其赔款总金额为2000亿金马克,德国当以黄金、商品、船舶、股票和其他任何形式予以支付,其出口产品也被征收26%的额外费用。同时为了保证条约得以执行,莱茵兰和莱茵河以东桥头堡将被协约国军队占领。若德国如约履行条约,则协约国军队分期撤离,否则,莱茵兰地区和桥头堡将被继续占领,并考虑对德国进行攻击。
二、逐渐废弃的条约如果严格按照纸面执行,那么德国将被置于万劫不复的地步。毕竟德国不光损失了13.5%的国土,还背负了巨额的战争赔款,而且这些赔款以每年五亿美元的利息增长。
但这份条约却从来没有被真正执行。其协约国内部,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导致了这份条约,从来都没有被认真执行过。
在条约签订时,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虽然叫嚣“即便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但私下他对自己的幕僚表示:“我们起草的这份条约,将为二十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当我们把这样的条约强加给德国人的时候,这只能让德国人要么不遵守条约,要么和我们继续战争。”而协约国总司令,法国元帅福煦也发出了类似的哀叹,表示战争将在二十年后继续。
虽然二者做出了相同的判断,然而二者的出发点却是不同的。在劳合·乔治眼里,这份条约过于苛刻,会让德国倍受屈辱。德国人的复仇心就将无法控制,从而萌生报复心理。而且因为战争结束,法国已经在欧洲一枝独秀,大有成为欧陆霸主的趋势。
为了防止法国成为心腹大患,英国重新选择了欧陆均势政策。并考虑德国是英国第二大贸易伙伴,过分削弱德国也将影响英国自身。所以英国主张,削减德国赔款金额,并且在条款后续执行上,对德国做了许多让步。
而福煦元帅的哀叹,则是在于该条约,未能彻底压制德国,并没有能按照法国心愿,将德国彻底肢解。按照法国的构想,德国应该是被肢解的。现在的莱茵兰非军事区,应该是成立一个莱茵共和国,作为缓冲区。可现在缓冲区没有,而且这份条约也没有肢解了德国,反而让德国被狠狠的羞辱。
那么以福煦对德国的了解,德国必然萌生报复之心。当德国力量恢复后,战争必将继续。但法国此时已经无力阻止,因为在巴黎和会后,法国内部认为自己的诉求没有达到。所以不仅克莱蒙梭下了台,一批强硬派官员也被赶了下来。取而代之的,都是一批保守派官员。因此法国也无力阻止。
而仅剩的美国,处于其宽待德国的“十四点和平原则”,这一理想主义的提案未能实施后。美国为了利益而开始扶持百废待兴的德国,不仅力主削减德国赔款,并且对德国提供了大笔贷款。因为此时的德国,正是国际金融资本,追逐利益的绝佳舞台。
在1924年至1931年,美国就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对德国提供了330亿美元的贷款。此举不仅帮助德国恢复了经济,也大大促进了美国的经济,尤其是对于美国度过经济危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仇恨的种子而条约签订,德国民众了解到条约内容后,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国国内蔓延。保皇派、民族主义者和前军队将领开始质疑条约,魏玛共和国的政治家、社民党人等存在也被他们视为叛国者。因为这些所谓的“十一月罪犯”是魏玛政权的既得利益者,也是他们“在背后捅了德国一刀”。
这种论调在德国投降后具有广阔市场,因为当时德国已经取得了东线的胜利并和新生的苏联政权签订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而西线德军仍在法国和比利时境内。也就是说,德国普遍认为,德军仍有一战之力,并非需要投降。
但实际上西线德军的春季攻势因给养不足而被迫停止,而且随着美国的加入,协约国已经在各方面取得了优势。所以德国其实已经无力战斗下去。但在批评者眼中这次失败被归罪於后方的罢工,尤其是犹太人。
而他们却忽略了交战双方已经卷入了总体战中,前线的局部战术优势无法扭转德国在战略上的失败。尽管如此,这种论点在德国国内仍引起了广泛共鸣并被后来的纳粹党所利用。
战后的德国经济非常脆弱,即便只支付了条约规定的赔偿金额中的一小部分。但即使这一小部分也给德国经济造成了极大负担并导致了近1/3的通货膨胀,而要求德国以矿产和工业设备直接偿还,也导致了德国民众内心的屈辱感倍增。
更别提莱茵兰非军事区,以及德国被迫割地这种事情的发生。因为通货膨胀和战败的耻辱感,德国民众弥漫着一种仇恨的氛围,他们认为自己并没有被协约国打败,而是被国内的叛国者,投机主义者等“十一月罪犯”背刺而失败,著名的“刀刺在背传说”就是这样来的。
而之后德国的政治动荡,国内冲突也加剧了德国人报复的愿望。所以尽管在战后的几年内,协约国根据洛桑会议削减了德国赔款,让德国只赔偿了八分之一的赔款。但是《凡尔赛条约》对德国人的耻辱感,已经无可抹去。
可以说,战争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而此时,可以在东方限制德国的奥匈帝国和俄罗斯帝国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小国和外交孤立,内乱不断的苏联,并且波兰还充当德国与苏联的缓冲。
事实上,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凡尔赛条约》是一份在“美国式的理想主义和欧洲式的偏执狂热”形成的条约。这种屈辱,不但没有震慑德国人,又不能安抚德国人的条约,反而大大刺激了德国人。
结语事实上从巴黎和会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开始,战争就已经无法避免。愤怒的德国民众自认他们没有被协约国击败,而协约国却拿了这么一份条约来羞辱他们。可想而知,战争的重新展开,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区别无非是,在什么时间,由什么人发起罢了。
参考文献:《第一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兴登堡时代》
《一战秘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