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不归阿尔·帕西诺八十岁了,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真的没啥浪漫的情趣?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真的没啥浪漫的情趣
作者:胡不归
阿尔·帕西诺八十岁了。
这位用演技征服好莱坞的传奇男神,转眼到了耄耋之年。在他光辉的影史上,除了《教父》,《闻香识女人》也是绕不过的一个话题。1993年,他曾凭借这部电影拿下了当年的奥斯卡最佳男主角。
《闻香识女人》上映于1992年,28年过去了,依旧是影史中里程碑一样的作品,它所贡献的那段被称为“史上最美”探戈,至今仍为人乐道。说起来,《闻香识女人》绝对算得上知名的“标题党”,名字挺起来似乎是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但这充其量只能算是个侧面,还称不上缠绵悱恻,其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个高中生与眼盲的退休军官之间的忘年交。
高中生查理就读于当地知名的中学,无意中目睹了一场学生戏弄校长的把戏,校长希望他能和盘托出主谋,并以推荐到剑桥大学做诱饵。怀揣心事的查理来到阿尔·帕西诺饰演的盲眼中校家中做兼职,稀里糊涂被中校“拐到”纽约。中校因一次意外事故双眼失明,他准备带着查理去纽约享受最后的时光,然后自杀。最终,查理察觉并阻止了中校的自杀,中校也在学校礼堂中查理做了一场精彩的辩护。所以,《闻香识女人》其实是一场发生在查理和中校之间,互相救赎的故事。
一对奇异的组合,一场蓄谋的旅途,一次绝望的自杀,在《闻香识女人》中徐徐展开,就像中校令人捉摸不透一样,你同样无法预料接下来电影会是何种走向。从大多数人的视角出发,中校的人生是悲哀绝望的——年轻时建了功,却在一场无人知真相的意外中失明,老来就只能独孤地呆在昏暗的别院中,养成了古怪的脾气,对所有关心他的人恶语相向。这样的中校,看起来既可悲,又令人讨厌。但他和查理一起的旅途,慢慢揭开了他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一个冷冰冰的盲眼退休军官的可爱与浪漫情怀。
《闻香识女人》中有一段很经典的中校开法拉利的情节,发生在查理将他从枪下救下以后。那个孤寂无神的人,说到开车兜风,眼睛都亮了起来。当他开车从一个个街区呼啸而过的时候,那个可爱又不可一世的中校回来了,他的身上重新充满了年轻与希望的气息。这个时候的中校,是活过来了的,是浪漫的,更是自由的。当他从车上下来时,那种人生的阴霾感似乎被一扫而空了。这里,也许是他开始转变生活的开始。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情节,便为那段餐厅中的探戈。中校邀请了一位正在等人的女孩一起跳的那段探戈,让人无法不心动。当小提琴声骤然高扬之时,当中校缓缓走到舞池之时,当女孩的舞步生涩优雅之时,这才像是人生的样子,恰如惠特曼的诗歌中所言——生活在其中有什么,自我?生命?答案是,因为你的存在,因为伟大的戏剧在继续,因为你可以奉献一首诗。当工业化的世界向我们侵袭而来时,除了看到世俗与商业,总要保持几分天性里的青春与幻想,这或许就是浪漫主义的真谛。
“探戈里无所谓错步的,不像人生,它简单,所以才棒。要是踏错步或者绊倒了,继续跳下去。”越看到后面,才知道中校并不似电影开篇时的冷漠恶毒,他是一个看透了世间的人,他是一名真正的绅士。小提琴协奏的几分悲壮几分浪漫的《一步之遥》,正似中校一生的写照般。
电影以中校在查理学校的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结尾。这场演讲本是希望查理能说出恶作剧的元凶,由学校的校长主持。这所学校和《死亡诗社》中的学校有几分类似之处——压抑、古板,老师们以为学生好的名义摧毁着他们的教育,扼杀着学生的个性。所以中校在演讲中传达出的“不要做告密者”的思想才尤为动人,这当中的正义观和道德观,对当时的美国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他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朋友们,这就叫正直,也叫勇气,这才是领袖该有的品质。”“如今我走到人生的十字路口,我总是清楚哪条路是对的,毫无例外,我都清楚,但我从不走。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太难了。而查理,他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他选择了对的路,这是一条正确的路,充满原则,通往个性之道,让他继续他的行程吧。他的前途掌握在你们手里,诸公。绝对是有价值的前途,相信我,别毁了它,保护好它,支持它。”这也是《闻香识女人》的主题——永远不要出卖你的朋友,以求得荣誉。
这个简单的道理可能很多人都忘了,就像中校知道现实太难,他宁愿做个混蛋。当然,他并没有成为一个混蛋,他是一个真正浪漫主义的绅士。面对世俗的诸多不堪,仍旧需要有人坚持那些“不聪明”——他们天性骄傲,充满童真,不愿做生活的奴仆。
如今,那些在中校身上,看起来并不怎么为人们所推崇的浪漫主义,正如那支探戈一般,让人一生难忘。(胡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