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杂谈#
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灭商后,被封国建邦,称为齐国。自太公望封国建邦以来,煮盐垦田,富甲一方、兵甲数万。
齐国故都
传至齐桓公时,已经是疆域濒临大海的东方大国,齐桓公通过“尊王攘夷”,成为春秋五霸之首,齐国被当时的人称为海王之国。然而随着齐桓公的去世,齐国再无霸业,最后还被秦国吞并的命运。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下齐桓公之后的齐国为啥再无霸业呢?
没有明君?没有贤臣?很多人都说是自桓公以后,再也没有哪个国君有如此魄力和雄心,有的说是因为自管仲之后,再无如此才能之人。真的是这样吗?我觉得未免太偏颇了。
齐桓公死后,齐国内乱百年,强大的国力受到极大的损耗,逐渐退出中原霸主的序列。同时由于长期被晋国与楚国胁迫,开始步入下坡路。
到了战国时期,田氏伐齐,传至齐威王时期,威王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任用田忌、孙膑为将,齐国遂变得强大起来。成为历史上第二个齐国鼎盛时期。
齐威王治理国家有他的一套。据说,在他刚继位的时候,一直不理国事,国家政事都交给卿大夫处理。自己干什么呢?一方面观察这些大夫的说话办事方式,一方面派人暗自视察人民生活,城市现状等。将那些只做表面工作的大夫杀掉,并表彰做实事的人,这样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国家治理得很好。
齐威王同时还是一个特别重视人才的国君。
举个例子
威王二十四年,齐王与魏王一起在郊外打猎,魏王问齐王,“大王也有宝物吗?” 威王说,“没有。” 魏王说,“像我的国家这样小,也还有十颗能照亮前后各12辆车的直径为1寸的夜明珠,齐国这样的大国怎么能没有宝物呢?”
威王说,“寡人理解的宝物与大王不同。我有个大臣叫檀子,如果派他去镇守南城,楚国人就不敢向东方侵犯掠夺,泗水沿岸的十二诸侯都来朝拜齐国。我还有个大臣叫朌子,要是派他去镇守高唐,赵国人就不敢到东边的黄河去捕鱼。我有个官吏叫黔夫,派他镇守徐州,燕国人就到北门祭祀,赵国人就去西门祭祀,请求神灵可以保佑他们不受侵犯,有七千多家都搬家去追随他。我有个大臣叫种首,派他戒备盗贼,那就会道不拾遗。这些人的才华都将光照千里,又岂止是12辆车能比的呢?”
一番话说得魏王心中惭愧,自讨没趣,败兴而归。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齐威王这个人非常重视人才,善用人才,并将人才视为宝贝。
齐威王一生都在执着于恢复春秋时期齐桓公号令诸侯的霸业,然而,要想成就大业,岂只是一片赤诚之心就可以的吗?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样必须全部具备才行。
而进入战国以后,一切都悄悄地发生了变化。
人们的私欲增强,大家的心不和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旷土隙田,逐渐得到垦辟,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私田大量出现,商业的繁荣和城镇的兴盛,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受到猛烈冲击。
作为诸侯国的国王,他仍然希望能够去争夺霸主之位,完成统一大业,成就一番事业。除了野心,他还需要人支持他。
当时的贵族阶级
他们更喜欢的是争地,争财产,争权利,大家相互猜忌,相互打压,为了自己的私欲而不顾一切。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涌现了一大批的贵族家族,大家都在争夺权力和地位。其中有田氏、鲍氏、高氏、栾氏、庆氏、国氏等。
齐景公时期,当时任左相的庆封与儿子庆舍之间有矛盾。这对于其他贵族可是好消息。于是田、鲍、高、栾四家族就共同谋划准备消灭庆氏。庆舍派出甲兵包围了庆封的宫室,四家族的徒众一起攻破了庆氏之家。庆封外出回来,不能进家,便逃跑到了鲁国。齐国责备鲁国,庆封又逃到吴国。
齐威王时期,邹忌与田忌也是一对不和的臣子。《战国策》中说,“成侯邹忌为齐相,田忌为将,不相说。”
意思是说,邹忌是齐国的丞相,田忌是齐国的大将,但二人一向不和。为什么会不和呢?
据说邹忌本来是一个很会游说的人,也很有才华,但是肚量却很狭小,他嫉妒田忌的得势,嫉妒田忌的才能,害怕田忌会取代他,多次设计要除掉他。
第一次,邹忌在谋士公孙阅的建议下,上奏齐威王,让田忌和孙膑去攻打魏国。他自己的小算盘打的好着呢:如果打赢了,这是邹忌有眼光;如果打输了,田忌、孙膑战死沙场,轻松就除掉了劲敌。
谁知田忌和孙膑,连战连捷,杀死魏国战将庞涓,灭掉10万魏军,还俘虏了太子申,可谓是大获全胜。
一计不成接着来,这次邹忌派人假冒田忌的管家,拿着重金在闹市找算命先生,招摇至极的说,“我家将军三战三胜,名声威震天下。如今想要做大事,请问是吉是不吉?”
这些话传到齐威王耳中,齐威王大怒,要拿占卜的人询问。田忌听说后,准备去攻打临淄捉拿邹忌,结果没能取胜,后来逃跑了。
大臣和贵族之间的这种互相伤害从根本上削弱了齐国的国力。
普通民众厌倦了经年的战争,对于土地和金钱的苛求比以往更加强烈
本来就不喜欢战争,因为那时候的战争,一个士兵要配备2-3个农民的支持。谁不喜欢过相对稳定,太平的日子。加上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多数人都能安居乐业、富足的生活,所以去打仗的积极性不高。
人们私欲的觉醒和不断加剧,使得各阶层的利益点很难统一。加之没有秦国的商鞅变法那样严苛的法令来管理国家,致使齐国难以再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去争取霸业。
社会生活发生改变春秋战国时期,经过齐桓公的春秋霸业,齐国是首先富起来的国家。齐国的社会生活慢慢开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它不仅是政治经济和军事强国,体育娱乐活动也得到了发展。当时齐国开展的文体活动主要有武技,蹴鞠,赛车赛马,斗鸡走犬,六博,乐舞等。
斗鸡是驯养并观赏雄鸡搏斗的游戏,齐国的斗鸡水平在当时是一流的,乃至周天子都要到齐国去找老师来训练斗鸡。
关于赛马,我们小学的时候应该都学过《田忌赛马》那篇课文,可见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小老百姓,都开始玩各种娱乐活动。
走狗又称为走犬,就是狗的竞跑比赛。《诗经》中就有齐人玩狗的记载。考古学家在齐国故址齐景公殉马墓中,曾发现殉狗30只。
六博是中国古代民间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推论象棋类游戏可能从六博演变而来。
《史记》记载春秋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可见整个社会生活一片祥和,歌舞升平,在这种社会风气下,更容易培养温水煮青蛙的条件。设想一下,彼时的越王可能还在卧薪尝胆,秦民还在辛苦开垦荒地 ......
俗话说玩物丧志,大家都停留在当前的生活水平止步不前,而其他人正在以超凡的速度开始追上甚至超过你。当你发现时,一切都已经晚了。
社会风气差春秋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和残酷的军事斗争,使得夏商西周时期的民间质朴淳厚的风气受到极大的冲击,甚至是根本性的变化。
整个社会风气一方面是积极进取,另一方面形成了不良的社会风气,主要是不择手段,求富图贵,以利相交,不讲情义。
齐国的孟尝君门下有食客三千,孟尝君失势后,大家纷纷离去,复位后大家又都重新回来,毫无愧色。
齐国大夫崔杼,在齐灵公去世之际,扶立吕光继位,成为齐庄公。而后他又因为一件事,而设计杀死了齐庄公。
这个原因就是因为一个美人儿。
这个美人儿叫棠姜,棠姜原名东郭姜,是东郭偃的妹妹,也是原来棠公的夫人。棠公早死,之后棠姜就再嫁给了崔杼。
而齐庄公那时经常去崔杼家里串门,看见棠姜之后,被她的美貌吸引,爱的不要不要的。于是齐庄公就想尽各种办法与棠姜私会,并且齐庄公还在每次私会的时候都会送一顶崔杼的帽子给别人。
这使得崔杼实在忍无可忍,于是联合庆封弑杀了齐庄公。而后呢,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直到太史季时,他看无法改写历史,才作罢。
不良的社会风气,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不是抱团取暖,而是相互排挤,人心向背。缺乏社会规范,国家离灭亡不久矣。
写在最后纵观历史,齐国被吞并的命运也是必然。整个社会的大趋势就是要趋向统一,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各国家人民往来密切,商业贸易,婚丧嫁娶等,各地方的风俗也日趋统一,民族的同化已经开始,政治上的统一也是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