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少不懂孔乙己,读懂已是书中人。世人皆笑孔乙己,世人皆是孔乙己。
提起《孔乙己》相信大家耳熟能详,作为深刻揭露旧社会毒害的佳作,从1919年4月发布起,至今仍流传于世。
此类文学著作或许我们儿时都曾博览,但其真正含义却令年少时的我们感到不解。记忆中的孔乙己,只是鲁迅笔下穷苦人生的真实写照。
但时代好似轮回,人心至古不变,孔乙己的经历其实就体现在我们身边,甚至是当代大多成年人的悲哀。
孔乙己
«——【·孔乙己侧面反映的现象·】——»
鲁迅先生创作《孔乙己》的时代是在19世纪末,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无能、社会黑暗至极,虽然仍在沿用看似公平的科举制度,但其远不足改变旧社会底层读书人的命运。
科举制度本是旧社会为博览天下英才之用,但却被当时不少王权贵族以私谋利,沦为权力笼罩的聚宝盆。
但在封建的旧社会时代下,底层人民想要改变命运,唯一的途径便是“读书”,因为这是唯一有可能翻身的独木桥。
古代科举揭榜
而孔乙己正是其中之一,文中的他身穿长衫,满嘴“君子固穷、者乎”等词,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孔乙己为科举付出的心血。
但50多岁的孔乙己却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中,或许如今我们在观看影视剧时,有些书生年纪轻轻就考中举人等。
但旧社会真实现状却是,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难考中秀才,据《明清科举数据》显示,很多州府的秀才录取率仅1%到10%之间。
古时秀才
对比今年2022高考一本率来看,以高考大省河南为例,2022年河南共计120万考生,其中文理科一本过线率为11.93%。
但这仅限于以全国竞争压力名列前茅的河南为例,概率就已经高于旧社会科举制度。
造成这些因素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当今社会我们的教育水平已经较为完善,学生普遍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
图片源于网络
反观清政府旧社会时期,底层人民大多贫困潦倒,就连一日三餐都难以保障,所以用于教育的资金则极为有限。
虽然旧社会时期,也有很多视功名为粪土的书生,但大多数普通人还是想通过科举来入宫为官。
小说中的孔乙己并未明确体现其根本思想,但我们通过他在酒馆中的表现,便不难看出鲁迅先生的真正用意。
鲁迅对酒馆中的顾客进行简要明确的描写,其中包括“短衣帮”和“长衫主顾”。其中“短衣帮”主要指旧社会穿着短衣的底层劳动人民。而“长衫主顾”指胸怀墨水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
孔乙己与短衣帮
虽然酒馆内的酒水饭菜并不算贵,比如孔乙己平时常点的酒、茴香豆,加起来仅5文铜钱。但对于短衣帮来说,茴香豆这种下酒菜是他们不愿奢求的。
此处单从孔乙己的衣着、点菜来看,他正是生活稍显宽裕的那部分人,然而他长衫上打满的补丁、污泥,无不显示他的落魄书生气息。
破烂的长衫、异于短衣的酒菜,如此悬殊对比,正是鲁迅先生的妙笔之处。
孔乙己作为旧社会的读书人,他正是千万底层书生的真实写照,世间或许只有一个孔乙己,但世间更有无数的孔乙己。
孔乙己与酒馆短衣帮交谈
在旧社会科举制的毒害下,许多像孔乙己一样的底层书生,他们无数日夜的挑灯夜读,却没有换来相应的回报。
终是少年白了头,岁月蹉跎意难平。
已经50多岁的孔乙己身无分文,没有家业、家庭,整日在酒馆喝酒的钱,都是从别处偷来的。终其一生的读书,非但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一官半职,反而因科举制的毒害,导致终身受损,落得孤单一人的局面。
但读书确实改变了孔乙己的心境,例如听闻酒馆中短衣帮对他的嘲讽时,骨子里流露的书生气息使他不愿与这些人为伍。
正如他满口的“君子固穷”等话,在别人心中,他只是一个衣衫褴褛的穷书生。但在孔乙己的世界中,他的精神足有让他富可敌国。
孔乙己像
«——【·旧社会的冷漠·】——»
在当今社会,我们或许过于追求物质世界的需求,但却忽视了自己本心的精神世界,所以导致我们回首望去总会唏嘘:“这么累,究竟有何意义?忧愁仿佛还在身边”。
或许我们衣着靓丽,但甚至不如孔乙己的精神世界快乐,因为他的内心比较纯粹。
正如孔乙己只愿与年龄小的孩子接触,当他得知酒馆柜台小伙计读过书后,他便满眼放光地指出茴香豆的“茴”字,来考验小伙计。
虽然自己连个秀才都不是,但在孔乙己的心中,他十分渴望与贤才交流书文,亦或是儿童,究其深意主要还是因为他对科举制度早已心灰意冷,内心不甘现状,但又不愿平淡余生荒废腹中的墨水。
孔乙己
然而小伙计的做法却丝毫不留情面,小伙计认为“讨饭一样的人,还配考我?”,所以他转身而去不做理会。
可孔乙己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终究只是一个“失败者”,所以他十分诚恳地准备传授知识,甚至向小伙计表示:“这些字要记着,将来做掌柜记账有用。”
对此,小伙计更加轻蔑地发笑,因为他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只配温酒的小伙计,何谈当上大掌柜呢?
孔乙己和小伙计
虽然小伙计的话在客观事实上,确实难以实现,但他不愿接受孔乙己的教诲,主要还是源于内心的“高傲”。
是的,一个小小的伙计竟然有高傲之心。不过这份高傲仅限于在孔乙己面前,因为在他眼中,孔乙己只是一个连秀才都没考中的“失败者”。
所以小伙计冷言敷衍孔乙己后,便不再理会他,孔乙己只好缩回已经准备写字的手,缓缓叹了一口气。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美术展
«——【·世人皆是孔乙己·】——»
此处场景是否感觉似曾相识呢?我们曾经在教育子女时,是否听到过“你自己都没考上大学,凭什么要求我?”等此类话语。
或许孩子只是出于年少不懂父母的良苦用心,但没有经历社会的孩子,反而是一道清澈的湖水,所以他们此类的话语更符合人之本心。
相比于在社会混迹多年的成年人,则处处留心,心中儿时的清澈早已浑浊、沉淀,很多时候已经在茫茫世间迷失本心。
人人皆言“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但试问面对一个“失败者”的教诲,又有几人愿洗耳恭听呢?
孔乙己在酒馆
其实这种现象属于正常心理,因为自古以来,人们普遍偏向慕强心理。即使嘴上再多的谦卑,但人的本心是难以改变的,正如古人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不过这种心理本无善恶之分,它只是客观存在的某种意识,所以我们不需要对其刻意排斥,人之本心固然不可丢失。
不过笔者认为失败乃成功之母,与其向往成功者的经历,不如静下心来倾听“失败者”的艰辛之路。
因为这是汲取经验,成本最低的一种方法。失败者的每一次跌倒,都能为我们竖起一道警钟,前人用血和泪换来的教训,我们只需怀一颗尊敬聆听之心,即可获取,这何尝不是一段妙事呢?
学会聆听
不过孔乙己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他并没有因此疯癫不已,反而悟透人性后回归本心,与儿童玩乐。
文中写道,孔乙己在吃茴香豆时,被街道里的一群孩子围住。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看着碟里晶莹剔透的茴香豆,顿时口水直流。
在那个食不果腹的旧社会时代,即使有钱下馆子的人,大多也不愿将自己的残羹分享给穷苦人家。
而这些孩子敢围着孔乙己嬉笑讨食,恰巧反映出孔乙己平时为人的和善,这些孩子都是孔乙己精神世界快乐的源泉。
所以孔乙己大方的将碟里为数不多的茴香豆,每人一颗分给小孩们,又俯身罩住碟子,摇着头喃喃道:“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看着孔乙己摇头晃脑的书生气,孩子们在欢笑声中一拥而散,给孔乙己留下的仍是一片短衣帮的唏嘘与嘲讽。
孔乙己与孩童分食茴香豆
明明自己过得不如意,却还见不得人间疾苦。
这句话在孔乙己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但也深刻反映出当代社会的现状,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些生活困苦之人,往往投以同情之心,即使我们自身都一地鸡毛。
这样矛盾的心理其实并非特殊,恰巧是我们中国人从古至今,刻在骨子里的情谊之举,身怀此感乐助他人的人,终会迎来耀眼的曙光。
不过孔乙己的命运却更加悲惨,他究其一生却落得不上不下的地位。
虽然衣着长衫,胸怀墨水。但真正的长衫主顾嘲笑他的穷酸、失败。短衣帮嘲笑他的书呆气息、失败。
孔乙己与短衣帮
所以每次当他到店里时,总会被短衣帮揭开“半辈子连个秀才都捞不到”的伤疤,短衣帮以他的痛苦来取悦自己,让孔乙己沦为大众的笑柄人物。
虽然孔乙己对此又恼又怒,但面对众人口中事实的“失败”,即使他有着满口的辩论,却又显得苍白无力。
所以孔乙己背负“失败者”的身份,常年挣扎于不上不下的社会地位,再加上各类形形色色人士的冷眼嘲讽,他彻底从当初踌躇满志的少年沦为麻木的社会底层人物。
这一点是否也似曾相识?
如今在某些地区,仍存在过年返乡攀比的现象,往往人群中最耀眼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发展最好的人,一个是彻底的失败者。
虽然平时没有任何交情,但丝毫不影响某些人嘲笑的言语,通过揭露别人的痛处,来弥补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此种行为确有不妥之处。
而喜欢嘲弄他人的,反而是那些普通人士。
因为大多经历大风大浪、白手起家的成功者,他们反而胸怀一颗包容之心,因为他们深知众人的不易,每人都有每人的难处,当下的嘲讽对未来没有任何意义。
孔乙己在酒馆被人嘲笑
虽然孔乙己的精神世界较为多彩,但他的物质生活却一地鸡毛。
多年来封建科举思想的毒害下,使他没有拥有名利,却染上“唯读书才高尚”的思想。即使每日吃上顿没下顿,孔乙己仍不愿通过体力劳动赚钱。
因为他自认胸怀墨水,不同于普通劳苦大众,一心跻身于上层人群、读书人和富商的阶层,也就导致孔乙己心比天高,命却比纸薄。
如此尴尬的社会处境,是他走向麻木的最大因素。
但其实在旧社会封建时期,有不少像孔乙己一样遭受毒害的读书人,正如我们耳熟能详的《范进中举》。
范进的命运虽然同样悲惨,但他最终却高中举人,远比孔乙己幸运。但他在得知自己中举后竟然高兴的疯癫过去,嘴里只顾的喃喃说道:“噫,好,我中了……”
范进中举
由此可见,封建社会对读书人的毒害已经到了难以挽回的地步,这些荼毒不仅体现在精神摧残,对不少读书人的肉体也间接造成巨大损害。
很多读书人在难平心中恨意后,经常会走上一条不归路。比如孔乙己起初因写得一手好字,还能替别人抄书为生,但因心有不甘,没过几天便卷起雇主的书籍笔墨一起跑路。
连番数次后,再也没人请他抄书,日子也愈发贫困,最终走上盗窃的道路。
然而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孔乙己连续盗窃几次后便被人当场抓到,被吊起来毒打到半夜。直到后来偷到丁举人家里,被人打折腿扔在大街上。
被打折腿的孔乙己
此时的孔乙己,已经丧失曾经的那份高傲之心,当他以手代步来到酒馆时,面对短衣帮的再次嘲讽,他没有再做狡辩,反而用央求的语气说道:“不要取笑”。
此时的他身心俱伤,但心中仍坚定不愿遭人嘲弄,只因他是一个曾经饱读诗书,胸怀文墨之人。
读书人的身份使他有望跻身于上流社会,但又使他背负沉重的包袱,“一辈子都捞不到半个秀才”仿佛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最终,孔乙己再没有来到过酒馆,彻底消失于世。
孔乙己
«——【·结语·】——»
孔乙己的命运,可谓是旧时代封建社会底层读书人的真实写照,遭受科举制荼毒的同时,还要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心理负担。
当浑浊成为常态之时,清白便是一种罪过。旧时代封建社会早已被推翻,但孔乙己此类的命运,却仍存于世间。
如今,回首望去,你艰苦挣扎的影子是否与孔乙己有几分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