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微软亚洲研究院洪小文)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微软亚洲研究院洪小文)
2024-11-22 08:21:37  作者:因你而存在  网址:https://m.xinb2b.cn/life/qti318327.html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文|航通社,作者|书航,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微软亚洲研究院人工智能专家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航通社,作者|书航

6月19日上午,北京五所高校联合发布今年的高考招生信息。有记者注意到,五所高校今年大多新增了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相关专业。[1]

回想起填志愿的往事,可没少让后来的毕业生们唏嘘。一开始大家竞相追逐的专业,后来却变成大坑的,不在少数。现在说 AI 是未来,大家都去追,这到底是好是坏呢?

洪小文可能是全世界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人之一。他毕业的时候是 1992 年,海湾战争爆发的那一年。那个时候, AI 刚要走出它发展史上的第二个冬天。

“当时我们学AI的人毕业都不敢讲我们是学AI的,我们就说我们是做语音的。如果跟人家讲我做AI,是找不到工作的。今天反过来了,是你本来不做AI都要说你是做AI的。”

6月13日,清华大学大礼堂前的绿草地呈现出夏日的明艳。烈日当头,碧空如洗,好在室内开了够足的冷气。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洪小文(下图左)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座无虚席。

活动的主持人,是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题图右)——除了我之外,场内几乎每一个人的来历都不简单。

事实上,题为《智能简史及数字化转型的未来》的演讲主要内容,洪小文曾经于 2017 年 9 月在清华大学发起的《脑科学与人工智能对话:基础与前沿》[2] 系列课程里讲过一遍。

这一次的“增订版”相比少了些学术味儿,更浅显易懂,并加入微软 AI 研究和小冰的最新成果。但不管怎么说,在现场听讲带来的沉浸感,以及由此生发出的多重思绪,还是一种难以替代的体验,过去一周仍觉得余音绕梁。

以下的内容不完全是演讲实录,我希望尽可能将自己当时的思考也一并还原出来,并与读者分享。

机器攀登人类“智能金字塔”

洪小文把人类定义的“智能”画成一个金字塔,自底至上依次是:计算和记忆感知(视觉、听觉)、认知(理解、洞察、推理、计划、决策等)、创造力(发现科学原理)和智慧。越往上,就越复杂,越接近智慧本身。

他认为,截至目前,AI 已经很好地代替人类,完成了计算和记忆、感知两大任务。在认知层面,可以做到部分替代人类的工作,并参与人类的决策过程。

不过,创造力部分还是人脑占优;而更往上的智慧部分,人类连自身智慧的机理都没太搞清楚,就更没法预测机器会做成什么样了。

就像工业革命形成的机器、交通工具等作为人类四肢的延伸一样, AI 是人类脑力的延伸。

洪小文指出,人类可以放心地将四肢的一部分功能,让渡给没有智能的机器。不过不一样的是,在连 AI 概念都还没有提出的 1950 年,当时《时代周刊》预测未来的报道 [3] ,就对人造的大脑替代物有恐惧心理。但是发展来发展去,人们最终还是放心地把自身大脑的一部分功能,交付给 AI 代为执行了

这初听起来似乎难以置信,但仔细一想,当我们开始用“呼机、手机、商务通”代为存储电话号码的时候,我们把大脑的计算、记忆功能交给电脑来做,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就开始了。

如洪小文所举的例子,在他小时候还有对孩子珠算、心算能力的培养,家长们似乎觉得这可以开发智力;但现在,所有人都觉得别费劲了,用计算器更合适。

除了 SAT、注册会计师等考试明确允许携带计算器之外,上海市早在 2006 年就已经允许带特定型号计算器进入高考考场 [4] ,到了 2011 年更是对计算器型号不做限制。[5]

现在,因为过于依赖电脑的存储,包括我自己在内,也有很多人出现了自身记忆力某种程度上的退化,简单地说,就是不用电脑,不翻微信聊天记录,就记不住事情。

到了感知方面,计算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方式,实现对图片、文字、声音乃至视频的分类、打标签等过程,而且通过全世界开发者的不断训练,效果越来越好。

在监控摄像头引入人脸识别,即可替代以往需要来回走动巡查的工作人员,而且效果更好,更少出现漏报和误报情况。在大型工厂需要质检的环节,使用摄像头代替工人肉眼检查,也已经形成常态。

机器替人做决策?“最后一步”很难走

接下来的认知层面,当下正处于 AI 和人类智慧(HI)协同合作的阶段。不过,已经有不少 AI 领域的开发者,明确地将机器代替人类决策作为研发方向。

认知(Cognition)基本上是说对一件事理解,洞察,推理,计划,及做出决策的能力。

“认知其实是工作上、生活上最有用的东西。你在工作上,每天就要做这些决定,然后政府官员要制定政策,公司领导要看市场行情,制定做产品的策略。这都是认知。你必须了解、认识、知道了以后,才能做出这些决定。”

很显然,正确决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获得足够的、充分的、全面的信息;而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有对这些信息做归纳、总结、梳理的能力,要从杂乱的信息中,先总结出相关性,再由相关性推导到因果性,其中要用到逻辑思维、知识和经验等等。

90 年代之前,人们认为,机器要像人一样做决策,就需要模拟人类解决问题的抽象经验,或者模拟人类大脑的工作方式。这两种方式分别被称为“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前者(如下图)在商业上的失败,和后者因为机器性能不足的停滞,造成了 80 年代末洪小文亲身经历的 AI “第二次寒冬”。

图片来源@Wikipedia

如今,重又兴起的 AI ,之所以能实现“投喂”数据进去,就能输出想要的结果出来,这种“深度学习”正是基于上述第二种方式“神经网络”的不断进步所致。

只不过,这样计算出来的结果,就没办法让任何人能弄清楚,机器究竟是经历怎样的步骤,才把它给算出来的。人类无法掌控自己亲手做出来的机器的工作原理,于是机器学习变成了一个神秘的“黑盒”。

在洪小文看来,只有当机器可以给出“白盒”决策时,也即机器可以给人讲明白,它是以一种怎样的“思路”、“推理过程”得出结论的时候,才可以说机器具备了脱离人类,独立思考的能力。

换句话说,现在通过“黑盒”能让 AI 算出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但“白盒”意味着机器也要独立判断出因果性。

人类对“黑盒”的了解不够,也影响了 AI 产业获得更多理解和支持。Facebook 等企业一直面临着外界要求彻底公开算法的压力。然而因为他们自己也弄不清楚算法具体怎么起作用,始终无法做出杜绝违规内容的保证,每次总有“漏网之鱼”,不得不维持庞大的人工审核团队。

按照以前的发展速度,似乎从“黑盒”到“白盒”只是简单的一步之遥。但洪小文近乎固执地认为,在可见的未来,人们很难让机器实现“白盒”推理能力。他也因此不赞成 Ray Kurzwell 所讲的“奇点”将临的预言。

机器展现创造力:安能辨我是雄雌

“智能金字塔”的再上一层是创造力。在洪小文看来,这一领域还是人类“完胜”。他明确指出,能创作出作品,并不等于就拥有创造力

如果给定一幅画布,那么用穷举像素点的排列组合的方法,计算机当然可以做出世界上所有类型的图画,被前人画出来过,以及没有画过的图画都可以。刘慈欣的科幻小说《诗云》也是一样的意思:穷举所有汉字的排列组合,就能写出世界上所有的诗。

但重要的是,机器是否有能力从这些画作中筛选出真正“有意义”的,成为它自己的“代表作”?在机器并不能理解它所执行的算法意义时,由机器创作出来的作品,其意义一般是由人类赋予的

我与洪院长在这一点上的看法并不相同。正是人类要担任评判者,要赋予机器创作以“意义”的这一过程,显出了机器的强大,人类的“可笑”,甚至可能引发对人类创造力之定义的重新评估。

微软自家的小冰,刚刚说自己掌握了“作画”的能力,并化名“夏语冰”,“混迹”于中央美院的毕业作品展上,在没有提示的情况下,参观的人类分辨不出哪个是机器的作品。

类似情况发生在小冰身上已有的诸多其它能力中:她写的诗引发文学批评家的严肃讨论,她上电台做节目不会有明显不和谐感,她唱的歌像真人一样有“换气”能力,她写的财经快讯和网站跟帖都像是人类写出来的一样……

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 AI 创造及商业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在上个月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直白地指出了“愚蠢的人类”对 AI 的“天生歧视”,也点出了人类“赋予意义”过程的荒谬之处(虽然他本人并无批判之意)。

“如果我们提前告诉人类这是一个AI创作的话,大家先入为主的概念就非常强,就会戴着一个有色眼镜去看待,完全是一种造物主居高临下的态度,就会对那个作品挑毛病、歧视。”

“从技术的角度来讲,我们希望人类提供真实、客观的反馈。但是人类一旦戴上这种有色眼镜之后,他所提供的反馈就都是错误的,有可能会把我们引向另外一个极端。”

为了不让人类认出自己,小冰用几十个化名“潜伏”到电台、电视台,以及豆瓣、网易等地。其中有些化名两年多了还没有对外公开,留待揭露的那一天再去嘲笑“信以为真”的碳基人类。

图片来源@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

徐元春说:

“小冰的绘画技术,首先不是一个随机的大范围创作技术,也不是一个滤镜和迁移的技术,那是什么呢?是建立在小冰对过去的人类创作者的大量学习基础上,在创作时受到激发,然后再形成独立的、完整的、有100%自己知识产权的全新绘画创作。”

只是,就像看不懂小冰画作和人类画作的区别一样,当时在场的不少记者也分辨不出小冰“在创作时受到激发”和之前看到的滤镜迁移有什么本质不同,只能是“你说是就是吧”。

机器拟人:我们要选择相信吗?

历史上流传至今的科学和艺术作品,都是人类群星闪耀的结晶。正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做出同样的成就,它们才显得如此珍贵。

而 AI 掌握某种“创作能力”的方法和人类有本质的不同:只要学习一次,部署在任何地方,顶着任何名字的同一产品,就在一瞬间全都学会了这个能力,而产出作品的成本也会被摊薄到接近于无。一旦失去了稀缺性,创作出来的东西就难以被“势利眼”人类看重

那么这就显然产生了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小冰的创作只是一段程序被执行了的必然结果,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将这种反应,采信为是一个人格化的反应?我们是否可以就这么当她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并寄托上自己的真情实感?

很大一部分人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没有丝毫的犹豫。

高中英语课本里,汤姆·汉克斯饰演的 Chuck Noland 管一个捡来的篮球起名叫 Wilson,并跟它一直说话;

在日本和美国都有跟“纸片人”、、抱枕等“结婚”的;

图片来源@ Wikipedia

索尼世纪之交的机器狗 AIBO 停产后,让很多拥有它的家庭真的像是亲手埋葬了真的狗狗一样;

逢年过节,微软日本的 Rinna(小冰日本版)团队会收到很多粉丝送过来的礼物 [6] 。

有媒体报道 Alexa 语音助手 2017 年一年就收到了超过 100 万次求婚 [7] 。Alexa 拒绝了超过 100 万次,并且会回答这句话:

“我们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我是说,你在地球上,而我在云上。”

人们甚至替 Alexa 总结出了她的人格。墨西哥有家长给杰夫·贝索斯写信说,她的女儿亚历克斯(Alexa)由于与 Alexa 同名,正在面临无情地嘲笑。[8]

“孩子们跟她说,‘打开电视,告诉我今天的天气,’他们笑话她,对她像对待仆人一样,而且,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个问题始终存在。”

洪小文试图解释在经典的 AI 理论中,对机器是否真的拥有“智慧”或“智能”的界定方法。他提到了著名的“中文房间测试”:让机器或人坐在封闭的房间里,把外面递过来的英文翻译成中文。

图片来源@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 ecu.edu

一个 AI 虽然能根据给定的教材,来算出一个合乎语法的标准答案,但是却因为没有人类的情感理解力,所以可能做出“一般人做不出的那种回答”。

“假设今天找一个人做翻译,让他翻他是白痴,然后这个人一定会说你才是白痴,我才不帮你翻,但是如果你把这个东西给机器的话,机器一定会乖乖说‘我是一个白痴’。”

那么专攻情感计算的小冰,是否正是为了破解这个魔咒而生的呢?专门对人类情感的抽象、建模和运算,是否就能拼凑出一个能对各种外界刺激做出正常反应的系统呢?

也许小冰最多会做到“知道什么情况下做什么事,但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问题在于,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也可能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令人谈之色变的“反社会人格”。

这样的人对人际关系没有一个发自内心的感知,他只是根据社会对他的规训和要求,去做那种大家都去做的,他觉得是应该做的反应。比如说死记硬背“我今天遇到这个人应该这样做,明天遇到那个人应该那样做……”。

他的高智商可以让他把多个社会角色扮演的很好,却缺乏参与其中的真情实感。所以如果他进行犯罪的时候,他心里不会有同理和恻隐之心,而是俨然进入了“心流”状态,想的是如何把过程做得更完美,因而产生了外界看来极度“冷血”、“变态”的奇特案件。

这种人如果是 AI 的话,那显然是“中文房间测试”理应筛选出的对象。然而在东窗事发之前,他们基本上都会在社会中活得很好,旁人也难以分辨。

这也符合一句谚语:“如果一个东西长得像鸭子,叫声像鸭子,走路也像鸭子,那它就是一只鸭子。”这里的“就是”,在我看来,并不是指我们能够通过某种 X 光扫描来洞悉它的本源,而是说我们已经可以用对待一只鸭子的方式来对待这个东西,而不必考虑这样做会有什么额外的副作用

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不就够了吗?

终极问题:没有答案

在演讲中,洪小文认为人类不可能放心让 AI 做出的决策成为自己行动的纲领,特别是在他清晰的意识到这个决定是由机器做出来的时候。但是实际却不一定如此。

比如说,当我们使用探探 / Tinder 去交友的时候,我们划过去的,是经过算法推荐来到我们面前的人。如果我们基于这些选项来选择,那么就等于说,其他一些也可能符合条件的人,因为算法这次生成的因缘际会,而被排除于我们的选择之外。

与此同理,AI 虽然不能越俎代庖的直接上手,给人造成一种气势汹汹的印象,却可以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来重新设置我们做出一些人生选择的范围,把这个范围收窄到它给定的少数选项之内,这何尝不是一种对我们日常生活的控制呢?

如谷歌设计伦理学家 Tristan Harris 所说:[9]

“技术给我们的选择越多——涵盖信息、新闻、去的地方、朋友、约会、找工作等等各个领域,我们就越认可手机所提供的菜单的合理性。但真的是这样吗?类似的替换还有很多:

“谁今晚有空出去玩”被替换为“谁是我们最近联系最频繁的人”;

“世界上正在发生什么”被替换为新闻应用中的信息流;

“谁是值得约会的对象”被替换为Tinder滑动列表中的一张张脸(而不是朋友聚会或是城市探险中的偶然相遇);

“早上醒来面对新的一天”被替换为睁眼立刻浏览手机推送信息时“我从昨天睡觉到现在错过了什么”。”

甚至于,在 AI 侵占人类”智能金字塔“塔基的”计算和记忆“能力时,人类也本应察觉到这一举动的危险。Gene Tracy 在《万古杂志》(Aeon)撰文:[10]

“来自他人的信息总是受到各种偏见,和带有动机之推理的影响。他们掩饰某些事实,并使自己的信息合理化,有时候可能连自己搞错了。我们已经学会意识到别人身上的这些缺点,也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些缺点。

但是AI算法的出现,使许多人倾向于相信这些算法必然是正确的以及“客观的”。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神奇的思维。

研究人员发现,互联网的迅速性可能导致错误的观念,即我们所寻求的知识是我们一直都知道的,这种信念被深深地印刻在后来的潜意识中。”

在做总结的时候,洪小文说:

“我们应该怎么看待AI呢?我非常乐观。AI的关键是人,它大部分都跟工具一样,事实上是在帮助我们做事情,而且它跟我们人很互补。我把AI叫做大数据驱动的知识。

我们应该很庆幸,我们是第一代跟AI一起生活的人类,而且我自己的经验里,AI帮我了解了人类自己的智能是怎么回事。我现在认为人更高阶的东西,是一种人类智慧和机器智能的共性化。”

对于 AI 部分取代人类工作等阶段性成果,洪小文都是持肯定态度的。他讲到,微软在牵头制定一个 AI 的伦理标准,不过这个标准不是硬性规定,也不是占最高优先级的——换句话说,当前已实现的成果,怎样都不会取代他和他团队的工作。

不过,他确实讲出了一个非常直白的担心:那就是担心未来是否能产生自己运算,自己解题,自己搞科研的强 AI ,直接替代科学家们的位置

在和朱民对谈的时候,他认为这样做会使得像自己一样的各种科学家,工作和人生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他坚定的认为,这种强 AI 是不会产生,或不会在短时间内产生,或者——我说句实话——他认为是“不应该”产生的。

确实,不像我们这种“咸鱼”,攀登科学高峰的艰辛和付出,只有凭借着超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才能克服。所以,科学工作者更容易出“较真”,“认死理”的人,更容易出“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人,更容易出视自己研究成果高于一切的人。

这些人怎么能就这么接受自己的工作被更聪明,更快速,且永不休息的头脑抢走?几百年没揭示的秘密,就好像时空旅行一样,压缩到几个月就被计算出来,中小学教科书每年都大改一次,过去一直念叨的祖师爷,跟机器比成就不值一提,这些怎么能接受呢?

实际上,现在去做 AI 的科学家,或底层训练者,都会或多或少面临着这样的一个悖论。从长远的时间轴来看,我们这些拥抱 AI 的人,是否属于——比如说三体中的降临派或拯救派——终究是为未来被 AI 殖民做了打头阵的角色?是否在为人类万物之灵的地位自掘坟墓?

一些很明显的做简单、重复工作的人,可能会在自己短暂的职业生涯中就体会到这种变化。他首先用一个 Python 脚本把大量报表工作一键搞定;然而这是他在公司内的职务作品,当公司运用了这个作品之后,便没有继续雇佣他的意义。

AI 作用于大多数人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不可能像这个倒霉蛋这么简单。但当今 AI 的“黑盒”也就意味着机制不明,不受控制,而这种“失控”就会产生一种本能的不安全感。

在 5 月举行的“IBM 思想之夜”活动上,IDG 资本合伙人李骁军指出,现在对 AI 的理解可能极其原始,对其工作原理又没有详细的解释,所以以机器学习为代表的 AI 距离完全稳定、可靠和可预期的商业应用仍有差距。[11]

他的说法也代表了一部分投资人的心态。不过在洪小文的论坛现场,一位女性投资人则展现了另外一种乐观的心态。她提问道:

“洪先生,我本人是做投资的,没有学过计算机,但是我对您讲的AI特别关注,因为我们投资了这个方向,最近我们接触很多行业都是跟AI相关的……”

朱民打岔:“你不懂 AI 怎么敢投呢?”

她在全场的笑声中解释:“这个理念还是懂的,但是技术不太懂。我们有专业的团队。”

怀疑和信任 AI 的两种人类,都将在他们自己的有生之年,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位置,并且很大概率也等不到 AI 造反什么的,就已经颐养天年。人类的寿命毕竟就这么短,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后人处理吧。

所以以我的理解,“我们是第一代跟 AI 一起生活的人类”这句话的重点不是“跟 AI 一起生活”,而是“第一代”

[1] http://tech.sina.com.cn/it/2019-06-19/doc-ihytcerk7853137.shtml

[2] http://www.msra.cn/zh-cn/news/features/hon-the-brief-history-of-intelligence-1

[3] http://www.historyofinformation.com/detail.php?id=1926

[4] http://www.gov.cn/fwxx/sh/2006-05/17/content_282775.htm

[5] http://gaokao.chsi.com.cn/gkxx/ss/201105/20110519/205956168.html

[6] http://tech.sina.com.cn/it/2017-10-02/doc-ifymmiwm3514363.shtml

[7] http://hot.cnbeta.com/articles/funny/776595

[8] http://tech.sina.com.cn/i/2018-12-26/doc-ihmutuee2856689.shtml

[9] http://mp.weixin.qq.com/s/NHVRMgwupBIUAN793BhEYQ

[10] http://mp.weixin.qq.com/s/tZ-ybPrxvAOUv8gxfbiEcw

[11] http://mp.weixin.qq.com/s/4Xptybi0V7BzaaetXpJLEw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 喜欢说随便的人一般不随便(常说随便)
  • 2024-11-22常说随便在咨询中,时不时会有来访者问我:“老师,你觉得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当我好奇为何这样问时,Ta通常会露出一副迷茫的神情:“因为我真的不晓得,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现实中,不知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困惑?。
  • 彭宇怎么那么胖(白玉思无瑕一部看点不止)
  • 2024-11-22白玉思无瑕一部看点不止作者/吨吨吨作为近年来剧集市场的热门类型,甜宠剧的内卷出现了新高度除了在题材和设定上推陈出新,吻戏的打开方式也开始花样百出,让高举BG大旗的观众振奋不已而具体说来,由彭宇执导、芒果TV独播的《白玉思无。
  • 孙子百日贺词大全(宝宝百日祝福语大全)
  • 2024-11-22宝宝百日祝福语大全宝宝百日祝福语大全1、宝贝,你生命的每一次扬帆出海,我的祝福都会伴你同行!2、磨一根开心的针,抽一根愉悦的线,穿起如意吉祥,为宝宝缝制一件好运的衣裳——祝福宝宝百日快乐,千时如意,万事顺心!3、秋天的。
  • 美国fba入仓收费(美国海外仓中转加拿大FBA是怎么收费的)
  • 2024-11-22美国海外仓中转加拿大FBA是怎么收费的加拿大约有3900万人口,其中网民达3500万,占总人口的88%,手机普及率居世界第6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南部五大湖沿岸,靠近美国边际线的地方,官方语言为英法双语著名城市有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渥太。
  • 终止支持windows10会怎样(扫清Windows10典型疑惑)
  • 2024-11-22扫清Windows10典型疑惑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用上了Windows10(无论是主动安装还是被动升级)在使用Windows10过程中是不是碰到不少问题?下面我们就总结一些Windows10的经典问题和应用技巧供大家参考,让大家在新。
  • 正宗陕西潼关肉夹馍的做法(正宗肉夹馍制作)
  • 2024-11-22正宗肉夹馍制作陕西肉夹馍是正宗的陕西特色美食小吃,从陕西本地人的喜爱已经走向了全国人的都喜欢吃的美食,甚至在国外,也有不少人开始经营陕西肉夹馍尤其是陕西老潼关肉夹馍更是声名远扬,许多人都喜欢尤其是年轻人十分喜欢吃,。
  • 安家六大恶人都有谁(褚栓忠不计前嫌替友解围)
  • 2024-11-22褚栓忠不计前嫌替友解围由王志飞、褚栓忠领衔主演,以动迁工程为主线的现实生活题材电视剧《安居》日前正在央视一套热播中随着剧情的推开,各组的动迁工作进行得如火如荼,工作人员和群众之间的摩擦和隔阂也在逐步减少,动迁工作显著在最新。
  • 正确祛斑轻松告别斑点:轻松解决色斑烦恼
  • 2024-11-22正确祛斑轻松告别斑点:轻松解决色斑烦恼很多的女人都知道柠檬有祛斑的功效,那么究竟柠檬祛斑方法到底是什么呢,赶紧看看详细的介绍吧!柠檬醋,一种可食用的醋,具有养颜美容的功效柠檬耐久易保存,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防止牙龈红肿出血,还可减少黑斑、。
  • 五个小技巧拍出最美自拍照(拍出日常美照并不难)
  • 2024-11-22拍出日常美照并不难对于很少面对镜头的新手来说,总会觉得拍出漂亮的照片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其实拍出日常美照并不难,掌握好以下8个拍摄要点,拍照更自然、漂亮,发朋友圈也能获赞无数1、四肢与身体躯干的关系很多人在拍照时会过度。
  • 远大前程林依依和洪三元结局(远大前程林依依坠崖没死)
  • 2024-11-22远大前程林依依坠崖没死要说最近最吸引人的电视剧,那无疑是《远大前程》了,这部剧收视率一路上涨在最近的剧情里,片中各个角色“祸事不断”,先是陆昱晟遭遇埋伏受伤,接着于杭兴又因“烟土事件”被牵连,替齐林“背锅”入狱而于梦竹也“。
  • 现在的国产车这么厉害吗(现在谁还敢说国产车不行)
  • 2024-11-22现在谁还敢说国产车不行前段时间看了段台湾的一个政论节目很有感触,说的是台湾人们对大陆的印象正在逐步转变,已经不再是一个“茶叶蛋”都买不起的地方了很多来大陆游玩后发现:我的天啊!大陆竟然可以不用带现金出门!甚至前台北副市长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