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有本性,有气质之性就本性言,人乃天地所生,所谓乾为天,坤为母天地之大德曰生,其生万物正理皆善人得天地之正理而有人性,故本性皆善,即人之初,性本善也亦人与他动物根本区别,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怎么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怎么把心思用在学习上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有本性,有气质之性。就本性言,人乃天地所生,所谓乾为天,坤为母。天地之大德曰生,其生万物正理皆善。人得天地之正理而有人性,故本性皆善,即人之初,性本善也。亦人与他动物根本区别。
就气质之性言,人得天地之正气而有人形,谓之气质。天地之间有五行之气,各有阴阳之属,谓之阴阳五行。其春木生、夏火长、秋金收、冬水藏、运于中土,所以成就万物,是其善也;其寒暑冷暖之气有偏,故阴阳五行之气不调则有自然灾害,是其不善也。人受阴阳五行之气,成就形体过程中,虽十月怀胎四季皆过,而出生之时受气最重,故有性格之偏。比如春生者仁,而木钝;夏生者敏行,而躁急;秋生者廉正,而冷漠;冬生者聪明,而好行小智;长夏生者敦厚,而死板。此即朱子所谓“气秉(秉五行之气)所拘(局限)”也。而生辰八字,乃出生年月日时,对应天干地支之八字,乃其细目耳。故气质之性有善有恶。
既生之后,形体冷则欲暖,热则欲凉;饿则欲食,渴则欲饮,乃欲望之始也。是乃在生命之内者,谓之常,亦人体之所需。由此出发,若习染于父母戾气,则心气不和,多见人恶;习染于虚荣好胜,则饮食求好,穿戴欲美;习染于无所节制,则成年好色,富贵贪求;习染于不劳而获,则喜好安逸,厌恶劳作等,而习惯成自然,贪欲旺盛矣。贪欲障蔽本性之心,则呈现为恶,是习染于恶也。若其相反,而习染于善,则亦向善矣。皆由形体气质引发,亦谓之气质之性,而向善向恶两分矣。
故人有本性,皆善;生之初气质之性,有善有恶,而恶不显,是孔子所谓性相近也。既生之后,习于善则向善,习于恶则向恶,愈久愈远,是孔子所谓习相远也。
朱子曰:“此所谓性,兼气质而言者也。气质之性,固有美恶之不同矣。然以其初而言,则皆不甚相远也。但习于善则善,习于恶则恶,于是始相远耳。”程子曰:“此言气质之性。非言性之本也。若言其本,则性即是理,理无不善,孟子之言性善是也。何相近之有哉?”
可见程朱之解,朱子兼及本性,程子仅就气质之性。在下以为,朱子之说更为圆满,而程子亦不为错。
事物特点,高处可以盖尽,落实则易疏漏,注家所以言不繁也。此篇之说或有疏漏不足,还请读者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