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祐七年(1062年)5月,正在枢密院上班的包拯突然倒地昏迷不起,回家休养后也不见好转,不久后包拯便因病去世。
相比于突如其来的离世,更让当地百姓不解和无法接受的就是包拯出殡的古怪方式!
当天总计有二十一口棺材从包拯灵堂处抬出,分别从七个城门口运到城外,且目的地各不相同。
这让想为包拯送行的老百姓看的是“眼花缭乱!”完全不知道该跟着哪一支队伍走。
而这堪称“独树一帜”的出殡方式,完全是包家族人的无奈之举。
其中隐情,就连盗墓贼知道后,也深表理解,还从此为包拯立下一条行规!
那么,包拯的族人为何要为他准备如此多口棺材?而盗墓贼又立下了怎样的规矩?
(包拯画像)
这一切还得从包拯生前的所作所为和官场关系谈起。
早年至孝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包拯出生在一户官宦之家,父亲包令仪曾任福惠安知县、朝廷虞部员外郎、应天府留守。
宋真宗画像
跟随父亲履职的足迹,包拯自小游学四方,除了饱读史书外,也体会到民间百味,为民入仕的种子悄悄地在他心里播下,并逐渐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包拯曾评价自己“生于草茅,蚤从宦学”,意思是自己生于普通人家,从小受到儒学教育。
而在包拯的一生中,除了父亲外,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无疑就是刘筠了。
那么,刘筠又是何许人也?
刘筠是北宋名臣,翰林学士,曾授龙图阁直学士。
宋真宗执政晚年,长期因病卧床不起,朝堂大权被佞臣丁谓把控,而丁谓一门心思想着以权谋私,不愿与之为伍的刘筠怒斥道:“奸人用事,安可一日居此!”
随即就自主申请远离中央,调到庐州(今合肥)任知州。
(包拯形象图绘)
不得不说刘筠作为北宋名臣还是挺有含金量的,骂完当朝掌权宰辅后,还能安然无恙地按自己意愿到地方任职。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筠与包拯相遇了。
作为庐州当地有名的青年才俊,包拯无论是品行还是才学,都为刘筠所看重。
更为重要的是,包拯身上刚正不阿、宁折不弯的气概,让刘筠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于是,刘筠自然而然地将包拯收入门下,成为他的授业恩师。
在刘筠的教导下,包拯进步神速,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进士及第,被授任为大理评事,出任建昌县知县,算得上是前途无量。
可就在这时,包拯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瞠目结舌的决定,他毅然拒绝了朝廷的调任,选择回家侍奉双亲。
此后,朝廷又多次征辟,皆被包拯一一拒绝,直到包拯双亲去世,包拯守孝期满后,才在再三犹豫后赴京听选。
而此时的包拯虽然年近四十,但近十年的打磨、沉淀,使他更加明确了自己为官的初心,意志也更为坚定。
二、一心为民正所谓知行合一,正式登上官场后,包拯便开始朝着自己信仰的道路大步前行。
今天的端州(肇庆)
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包拯任端州知州,而这个端州,正是端砚的产出地。
端砚研墨,不仅发墨快,且墨汁顺滑,用其写出的字迹经久不变,甚至有“呵气研墨”的传说。
如此一来,端砚在文人圈子里的地位极高,成为众多士大夫追捧的对象。
物以稀为贵,当时北宋朝廷对端州当地的要求是“端州岁贡砚十”(《宋·九域志》),这个产出其实并不高,所以也就造成了端砚有价无市。
可这并不妨碍被有心之人从中作祟。
不知从何时起,赴职的端州知州都会私自篡改朝廷的旨意,要求砚民每年提供数倍于标准的端砚,这些多出来的端砚,除了用于中饱私囊,还用于贿赂上官,打通人脉。
砚民们在付出劳动的同时,却分文无收,加之官官相护,地方实情始终得不到上报,当地百姓有苦说不出。
这种情况在包拯上任后肃然一清。
包拯来到端州后,首先到端砚开采现场进行实地勘察。
原来,端砚开采一般在寒冬腊月水涸之时,砚工要从洞口拉绳索,从地面缓缓滑向深三十丈的矿洞中,仔细摸索清楚矿洞脉络后,在慢慢开凿石壁,再将砚石一块块运回地面。
见识到砚工艰苦的工作条件后,包拯深感愧疚。
一气之下,他将负责贡砚的属官一一惩治,并命人将不得随意扩大贡砚数目的布告张贴出去。
现在的砚工
包拯在端州就职的三年间,不仅以身作则,贯彻两袖清风的为官风格,还带领当地百姓治理洪灾、开挖水井、治疗疫病。
三年后,当包拯离职之际,端州已有欣欣向荣之相,一扫昔日荒颓。
离任之际,包拯没有如前几任知州那样掠走大量端砚,甚至连一块端砚也没有带走,留下“不持一砚归”的美名。
除了为官清廉外,包拯无论是面对王公贵胄,还是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做到了铁面无私、秉公执法。
宋代大儒朱熹曾评价他为人“不可干以私……为长吏,僚佐有所关白,喜面折辱人。”
(包拯雕塑)
包拯在庐州任知州时,已是颇有名望的官员,家乡前来投奔他的亲戚多如牛毛。
与包拯不同,这帮亲戚并没有高度的思想觉悟,仍秉持着那套“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迂腐观念。
他们仗着包拯的身份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做出许多为人所不耻的勾当。
久而久之,百姓中间怨言四起,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亲戚为非作歹的行为终究还是传到了包拯耳中。
包拯自然是大为震怒,一次,包拯的堂舅犯法被逮个正着。
正当百姓们好奇包拯会如何处理时,包拯直接将堂舅押送公堂,当着所有人的面从公断案,将堂舅严加处置。
根据《五朝名臣言行录》记载,从此之后,亲旧们再也不敢借着包拯的名头使坏,官吏和百姓们纷纷被包拯大义灭亲的行为所折服。
三、谏臣包拯对于同僚高官,无论对方的后台多硬,哪怕是皇帝给对方站场,只要他德行有亏,包拯也会追着他弹劾。
王逵是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中的进士,比包拯早了8年,更是比在家侍奉双亲的包拯多了十几年官场浮沉的经验和人脉。
在他历任各地地方长官期间,由于他擅长压榨百姓,收刮民脂民膏,所以总能比同僚交出更多赋税,纸面成绩可以说是独一档,他也因此受到皇帝及部分京官的喜爱。
包拯上任监察御史后,监察百官成了他的职责。
(包拯雕塑)
对于王逵的情况,包拯早有耳闻,始终觉得哪里出了问题。
在经过实地考察后,包拯了解到,王逵为了收缴更多的赋税,不惜竭泽而渔,高额的税款将百姓逼得家破人亡,不少人落草为寇,为此王逵还多次率武装力量强行镇压农民起义。
得知真实情况的包拯立刻起草奏折上报皇帝,弹劾酷吏王逵!
虽然仁宗皇帝想保住这个能提高GDP的“能臣”,但又不好掩盖王逵的罪行,就只好假模假样地将王逵贬到池州当知州。
虽然受到贬谪,但王逵并没有收敛,他暗中联系当朝宰相陈执中等人,让他们在皇帝面前为他美言,没过几年,仁宗又将他提拔到江西当转运使,变本加厉地压榨百姓。
听说王逵官复原职后,包拯立刻进行走访调查,取得王逵罪状后,包拯连续进行了三次弹劾,可此时仁宗不仅懒得理会包拯的谏言,还继续提拔王逵。
皇帝的宠爱冲昏了王逵的头脑,大权在握是他野心不断扩大,膨胀到以为自己能一手遮天。当王逵得知前任洪州知府卞咸,私联包拯告发自己的罪行后,王逵大为震怒,利用职权一口气监禁了与卞咸有关的五百多人。
这一举动实在是太过僭越了,导致朝野上下对王逵骂声一片,王逵过去的保护网也不好使了,包拯借机接连对其弹劾三次,王逵再次被降职为徐州知州。
京剧包公形象
万万没想到,这王逵就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又在皇祐二年(1050年)东山再起,升任淮南转运使,消息传出后,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无不骇谔!
几年前的惨案历历在目,天晓得王逵的本事是多大,居然还能升职。
包拯开始了第七次弹劾,他在奏疏中直言朝廷包庇酷吏,这相当于是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了,得亏宋代重文轻武,有“刑不上大夫”的传统,换其他朝代估计包拯就被当庭拿下了。
这一次,由于朝堂反对之声更多,而包拯的言辞也更加犀利,皇帝终究还是下定决心,直接将王逵的职务一撸到底,没给他仰卧起坐的机会。
这样的包拯看上去有些不近人情,但实际上,只要是于国有益,包拯都会鼎力支持。
庆历新政
庆历新政期间,朝廷分为两派,一为新政派,一为保守派。
包拯是保守派重要人物权御史中丞王拱辰推荐入朝,按理来说应该站在保守派这一边,实则不然。
包拯从不愿意站队、拉党派,新政中的大部分政策,包拯都认为能够令国家富强,所以他都是明牌支持。
同时,对于新政中不合理的方面,包拯也都直言不讳地表示反对。
庆历新政失败后,领导人范仲淹、欧阳修纷纷被贬谪各地,新政派彻底倒台,保守派则趁机落井下石,对新政相关官员进行打压。
范仲淹画像
值此风声鹤唳之际,包拯站了出来,反对矫枉过正的行为,对于“非辜被谴”的执行新政官员,他主张甄别录用,这样的做法为大大减少了朝廷的人才流失。
就连保守派中的魁首司马光也不禁称赞他“弱者仁宗时,包拯最名公直”。
四、留得生前身后名嘉祐七年(1062年)5月,正在枢密院上班的包拯突然倒地昏迷不起,回家休养后也不见好转,不久后,包拯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包拯去世的消息传出后,“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就连皇帝仁宗都决定辍朝一日,亲自赶到包拯家中吊唁。
北宋京师汴梁
故事回到了文章开头那一幕,当百姓们看到二十一口棺材的阵仗后,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一般来说,只有当时的王公贵胄在出葬时才会准备多口棺材,目的是为了防止盗墓贼找上门来。
那两袖清风的包拯,为何要如此行事?他难道私下里藏了不少昂贵的陪葬品?
实则不然。包拯生前由于为人太过忠直,因此得罪过不少人。
在他生前或许这些人畏惧他的名声不敢有所动作,但当包拯死后,掘坟鞭尸这种行为他们未必不敢做出来。
事已至此,百姓们分不出哪一口才是真正装有包公遗体的棺材,只好看着出殡队伍扬长而去,那些有心人也只好作罢。
饶是如此,包拯还是安排好了身后事。当时的棺材造价是非常昂贵的,普通人家根本用不起。
比如说后来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贫民出身的他年幼时只能用竹席将父母的尸体一裹就埋土里去。
所以,一向节俭的包拯不愿意铺张浪费,于是他立下遗嘱,在真正的棺材下葬后,将其余二十口棺材送给普通百姓。
包拯雕塑
而盗墓贼看到这幅光景后,就此立下了“盗墓不盗包拯墓”的行规。
一来是对这位清官的尊敬;二来,在民间各种传说里,包拯死后成为地狱的阎罗,古人多有迷信思想,盗墓贼也不例外,自然对包拯墓敬而远之。
此后,除了包氏后人外,包公墓的下落成为不解之谜。
时间来到1973年,合肥二钢计划在安徽省合肥市大兴集建石灰窑,当地存在900多年的包公疑冢也不得不迁走。
今日庐州(合肥)
虽是疑冢,但人们出于谨慎,还是成立发掘小组对墓室进行探索。
意想不到的是,小组居然在这一墓群中的小角落,发现了一口金丝楠木棺材,以及包拯和妻子董氏破碎的墓刻石碑。
根据宋制,金丝楠木棺是二品以上官员才可以使用的,考古专家又通过对遗骨的年份判断,确定为包拯本人。
可是,根据对墓室的观察,无论是规格还是遗骨摆放,都有些不和规范且相当凌乱,这显然不是包公墓原墓,极有可能是后人迁移的结果。
就当专家们思考原墓址时,一位名为夏广宏的老人迈着蹒跚的脚步出现,他自称祖上曾受包公恩惠,于是自愿在此为包公守墓。
金丝楠木棺
在他的指引下,专家找到了真正的包公墓。
根据初步勘探,专家发现这一墓穴的规模明显更大,更符合规范。
但令人气愤的是,原墓已经被人用“大揭顶”的方式掀开,手法十分粗暴,不似盗墓贼的手笔,倒像是军队洗劫。
因此,专家估计是金兵南下时,为了避免包公遗体被破坏,包氏后人仓皇将遗体转移至包公妻子董氏的墓穴,两人合葬。
而包公原墓则应该是受到金兵洗劫,陪葬皆被一扫而空。
此后,当地政府联系到包氏后人,并帮助他们在合肥市重建包公墓。
“有些人死了,但他还活着,人民群众将他举得很高,很高”
作为一代名臣,包拯身上所展现的刚正不阿、两袖清风,一直都被视为官员的榜样,为人民所称颂。
包公墓
参考文献:
《德法并举的传统官员典范——包拯》王军 -安徽省委党校 -2006-5
《略论包拯的儒家风范》陈永芹 -聊城市博物馆 -2004-4
《朋党之争中的包拯与范仲淹》 孔繁敏-道巴客客
编辑:李冕智
责编:林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