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常常对他们的悲伤保持沉默,甚至直到成年,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如何给孩子讲述亲人离世?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如何给孩子讲述亲人离世
孩子们常常对他们的悲伤保持沉默,甚至直到成年。
关键点
孩子们默默的悲伤,这可能会让我们误解孩子的实际情况。
想象可以让孩子与死去的人重聚。
孩子可能不会有意识地记住一位慈爱的父母,但他们会受到关于他们养育的内隐记忆的引导。
失去重要的人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寻求反应——重新团聚的尝试。
过去的理论家认为,幼儿不可能哀悼,因为儿童无法将现实与希望分开。因此,他们无法放弃再次找到失去的父母的执着幻想。
但最新的研究证明,当孩子们失去亲人并要求(想象)失去的亲人回归时,他们表现出了对不可挽回的痛苦的意识,但他们也在朝着接受现实迈进。孩子最终会容忍放弃死者的想法。
但是,在悲伤的沉默这方面,尤其是在儿童中,他们记得、哀悼,但不太可能告诉我们。简单的说就是他们不会“克服”这种重大的损失。
虽然孩子们最终会意识到不可挽回,但是在童年时期,关于亲人在场(还活着)的丰富想象可能代表了一种应对机制,以应对他们在孩子生活中的缺席。
这种死亡与生命之间难以捉摸的心理关系(想象)是一种认知过程,它使人类能够构建视觉、感官或想象的场景,否则这些场景会存在于记忆中。这些想象可以具有与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和运动相关的感官品质。它们也出现在我们的梦中。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创建图像,让我们与死去的人重聚。
早期的理论家并不认为失去父母的孩子可能会在他们承认父母永远不会回来之后很长时间继续与父母的联系。孩子们利用想象力和意象,让他们的亲人在清醒生活和梦境中都保持亲密。他们在克服悲伤的过程中挣扎,因为他们从未真正克服它;相反,他们默默地继续与死者的联系。
就像成年人记得理想化的已故亲人一样,孩子们也倾向于理想化已故父母。无论理想化与否,在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中,已故的父母是孩子认识的人,其形象继续指导孩子的生活,无论好坏。
七岁以下的儿童缺乏能够进行长期记忆存储的完全发达的大脑结构。因此,在童年早期失去父母的成年人可能会感叹没有父母的记忆。但是,内隐记忆(无意识记忆、感官记忆)不会出现这种相同类型的缺陷。因此,与父母关系的各个方面仍然存储在孩子的内隐记忆中,因此,尽管我们可能不会有意识地记住一位慈爱的父母,但我们会被我们对他们养育的内隐记忆所引导。
我们经常将悲伤和寻找失去的亲人融合在一起。寻找丢失的东西,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共同的主题。
然而,事实上,失去生命中重要的人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寻求反应——重新统一的尝试——这在以前甚至现在都被认为是一种病态的经历。这种寻求行为的形式可能是,例如,在路上的车里、在远方或在梦中“看到”他们失去的亲人;甚至有流浪的冲动。提醒所爱之人所激发的情绪通常会激发孩子寻求,因为他们正在寻求与生活中想要和需要的人重聚。
其他经历过失落的孩子可能会沉浸在日常活动中。其他一些人可能会表现出他们的情绪状态,在他们的生活中,成年人可能会将其视为行为问题或抑郁症。
一个12岁的男孩说他的狗已经死了,他想知道该怎么做,因为他不能和她说再见。他补充说:“我认为我永远无法用她剩下的东西填满我的心。”
一名13岁的女孩说,自从她妈妈几年前去世后,她的爸爸就试图同时成为妈妈和爸爸,并补充说,“但总感觉好像少了点什么。”她问:“我怎样才能让我妈妈活过来?”这几乎是所有孩子都在努力思考的他们必然会经历的过程。
孩子们以自己的方式哀悼,他们经常通过持续的联系让失去的亲人与他们在一起。他们不一定放弃对死者的强烈依恋,而是经常使用想象来帮助自己,想象他们为自己的成就感到自豪,跌倒时感到失望,悲伤时感到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