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察热,加霞热,加梭热!”(茶是血!茶是肉!茶是命!)一句藏族谚语道出了边疆少数民族同胞与茶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在藏区住了几十年的退伍老人能清晰地回忆与茶的因缘:
“那时候,我们到当地老百姓家做客,都会在附近的小卖部拿上两片砖茶、一箱牛奶,就可以了,表明关系比较到位。如果有点信仰的,那还可以加一条哈达。”
茶砖是敲门砖,有了它可以畅通无阻,主人们都会笑脸相迎。茶也是各族民众交往交流的通用媒介。
小小的茶砖为何能够让边疆同胞动容呢?
北方和西北气候寒冷、干燥、缺乏蔬果,当地各民族从事畜牧业,食物以肉食和奶制品为主,很难摄取到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茶叶中的茶碱能助消化、解油腻,茶叶也能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因此边疆少数民族对茶叶青睐有加。“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
正是由于这种特性,唐代政府制定了以茶治边的国策,既然是以茶治边,就需要源源不断地从中原把茶叶运到西域,从西域把良马换回来,于是就有了茶马古道,这种贸易形式也被称为茶马互市。
宋、明、清三代还专门设立了茶叶交易的职能机构茶马司。新中国成立后,同样对其实行计划管理,将其列为国家一类物资,以保证茶叶的充分供给,这一政策一直维持到21世纪初才宣告结束。
最早供应的茶叶是散茶,古代的散茶并非我们如今论斤称而后装盒的茶叶,而是指将加工好的茶叶,用竹片一卷一卷地包裹成圆柱形,再放到马或者骡子身上。
当时的茶叶集散地为四川雅安和陕西的汉中。人们由雅安出发,人背马驮抵达西藏,至少有2至3个月的路程。当时由于没有很好的遮阳避雨工具,雨天茶叶常被淋湿,天晴时茶叶又被晒干,这种干、湿互变过程使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发酵,产生了品质完全不同于起运时的茶品,“黑茶是马背上形成的”就是这个意思。
这种茶品更易保存并含有更多茶碱。久之,人们就在初制或精制过程中增加一道渥堆工序,于是就产生了黑茶。而这种适合长途运输和长期保存的茶类被转销到边疆民族地区,就成为后来的边销茶。
在西北诸族中,普遍有饮茶的爱好,而惟有藏族人嗜茶成瘾,这成为日后明王朝“以茶驭番”政策的重要条件。从西夏人缺茶求和到吐蕃所嗜惟茶,说明茶叶对边疆少数民族的重要性。
生活在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以及绵延数千里丝绸之路两侧的蒙古、藏、回、维吾尔、裕固、锡伯、哈萨克等20多个少数民族,由于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养成了常年饮茶的习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所饮用的边销茶品种也不同。
云南的普洱紧茶主要供应给云南本省和西藏、四川等地,现在的边疆少数民族都很熟悉“宝焰牌”下关紧茶。而茯砖、黑砖、花砖、米砖主要是供应到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康砖和金尖主要是供应到西藏和青海;青砖茶主要供应到内蒙等。
藏民的酥油茶闻名遐迩,蒙古牧民的奶茶驰名天下。但这些地区的土壤气候皆不适于产茶,我国茶叶主要产于温暖湿润的南方。于是,边茶贸易成为汉族与少数民族稳固的经济联系。这体现的不仅是一种贸易关系,更是一种民族关系。
茶马互市在我国民族贸易历史上持续长达一千余年,历经唐、宋、元、明、清5个朝代。但由于历史因素和战乱的原因,大大小小的茶号纷纷破产,边茶贸易逐渐荒芜。到新中国成立前夕,整个雅安地区仅存茶号48家,年产边茶17万包,边茶业衰落到极点。
但少数民族同胞们却不可一日无茶,为了改变这一局势,新中国的老茶人纷纷献言献策。而下关茶厂所在的大理,正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的交汇点,优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历史因素,决定了下关茶厂将承担起生产边销砖的历史使命。
1950年,北京新成立的中国茶业公司收编了云南所有公营茶叶机构,首先接收的就是负责生产边销砖的康藏茶厂,并于次年开始试制茶叶。
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虽然交通和经济发展都有了极大进步,但对于边销茶来说,还是需要茶厂的销售人员亲自跟车,跋山涉水把边销砖运往各区域。
是交通不便,条件艰苦的地区,就越是需要喝边销茶来补充维生素,因此边销茶的运输,常常需要人背马驮,甚至是步行数天才能到达目的地。
那时的下关茶厂,在边销茶的销售路线大致可以分为东、中线、西三条线路。其中东线是从丽江宁蒗线出发到四川盐酒、途径盐边、攀枝花、西昌等地区。
而中线则是从丽江至香格里拉,中间经过中甸和维西,再从德钦线进入西藏,
而西线是保山、怒江、六库、福贡、贡山连片,可以说每条线都是历经磨难。
在下关茶厂边销砖生产最鼎盛计划经济的时期,每年生产量可达近300吨,而且市场上仍是供不应求,那个年代的下关茶厂,普洱茶生产只能算“副业”。
但市场在变迁,人的消费习惯也在变化,到城里少数民族家做客,不时兴拿砖茶了,砖茶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社会节奏快了,忙人没时间煮砖茶,如果用89度(拉萨的沸点)的开水泡砖茶,可能人走了茶砖还没散开。
这是个全球信息同步时代,不要以为边远农牧区群众非边销茶不喝。三四十岁以下的接受新生事物非常快,条件好的牧民在西宁或成都购买了房子,以便孩子上学。他们冬季进城,并且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城里,让下一代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牧区的消费观念也在变,面对喝茶这件事,他们也学会了大胆的尝试。内地流行的茶具和更鲜嫩的茶叶,成为很多人的选择。
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边境地区大多经济落后,而销往这里的边销茶,价格往往还不到其他产品线的一半,全靠政策补贴来维持运转。而下关茶厂坚持了几十年。
到了2010年,出于时代发展考虑,政府取消了对边销茶的财政补贴,很多本就在亏本卖茶的茶企和经销商,实在无法继续边销茶的买卖了。
时代在发展,交通在进步,边销茶砖如今的日益落幕,反映的是祖国的强大,是边疆人民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
而对于下关茶厂来说,生产边销茶不仅是多年来的坚守和使命,更是这家茶厂需要承担的有社会责任,有历史责任,无论市场多大,都会继续坚守下去。目前云南省下关沱茶集团仍然是国家边销茶定点生产和原料储备企业。
曾经的天堑变成了通途,昔日的村寨发展为乡镇,唯一不变的,是少数民族同胞围坐在火塘前喝茶的习惯,茶叶,酥油,茶罐,乳香,这就是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