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竹枝横,浓荫雀鸟鸣。从云许线到戴尖线,一路竹影婆娑,风光旖旎。走过方溪村的一座小桥,在“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大LOGO背后,有一间豆腐“工作坊”藏身其中,这里就是丁和明的水芳豆制品作坊。
每天凌晨2点,丁和明起床将之前浸泡好的黄豆经过磨、煮、点、压等工序做成豆腐,然后骑着三轮到本村及周边村进行售卖,日营业额可达上千元,“一天下来,基本上10多板豆腐、50斤豆腐干、20斤油豆腐和20斤老豆腐都会卖光。”
保品质 四十三年如一日
走进作坊,地板湿滑,一进门就是一个大水缸,旁边装豆浆的大缸则满满都是豆香味。丁和明穿着雨鞋,自如穿梭其中,先是用磨机将黄豆进行加工。几分钟的时间,一个桶里装满生豆浆,一个桶里装满豆渣。
咕噜咕噜,煮开豆浆后,豆香扑鼻。“现在就到了关键的‘卤水点豆腐’这一步。煮开后的豆浆形成不了‘胶体’,只有借助卤水才能使豆蛋白质团粒聚集在一起形成豆腐脑,我用的卤水是石膏卤。”只见丁和明拿出一个满是膏粉的杯子放到称重器上,“过去常说‘一升豆子四两膏’,我现在是凭经验倒的。”
一边快速搅拌豆浆,一边将溶解后的石膏粉缓慢倒入其中,“一定要一边倒一边搅,看到豆浆当中出现针头大小的凝固物之后再停止。”随后,将制成的豆腐脑放到透水纱布挤压出水分,然后再用木质磨具挤压一段时间就形成了豆腐。
17岁入行,现在已经四十三年,丁和明一直在琢磨怎么让豆腐保量又高质。丁和明的豆子都是从围垦收过来的,“我挑的都是老的不烂的颗粒饱满的,‘基础’好了,产品才能好嘛。”其中最难的环节绝对是“点浆”,“南方喜欢吃水分较大的豆腐,口感上更细嫩。但石膏粉稍微多那么一点就会太‘水’,少了又无法成形,需要积累足够多的经验。”
齐上阵 红红火火过日子
“老丁,来一斤豆腐干,今天女婿过来了,做个芹菜炒肉,再来个豆腐干红烧肉。”丁和明熟练地挑拣、称重。记者早上9点多到了丁和明的出摊车,就在作坊的右边,来的大多是同村同镇的人,大家一起拉拉家常,10点的时候基本上就售罄了。
“我老婆在沈村村那边卖,这儿结束了之后我就去接她,加在一起一天营业额能有千把块钱。”丁和明边说边擦手,这是他一天中最悠闲的时候:凌晨2点起床做豆腐,做到6点,7点开始售卖,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休息,下午3点再去另一个市场售卖,晚上8点睡觉。日复一日,全年无休。
“爸爸太辛苦了。为了帮他分担,我跟老公都向爸爸学过手艺,不过都在‘点浆’那一步败下阵来。在其余的步骤,我们能帮上的都会帮帮爸爸,妈妈则是帮忙卖豆腐,算是一家齐上阵了。”丁和明的女儿介绍,由于豆腐新鲜品质好,除了本村本镇的人,还有不少从杭州来的客人慕名而来,“他们会提前预订后过来买。”
不止售罄,年节时还会出现供货不足的情况,“南片在过节的时候会用到豆腐。爸爸就会把豆腐留给客人,宁可自己家不够用。”到要出门的时候,丁和明也没有换下雨鞋,笑着对记者说,“大家相信我才过来,总不能让他们空手而归吧。”(周珂 任舒婷)
(来源:杭州市萧山区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