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果乡大塬,依然格外繁忙。苹果的销售、入库等工作正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果农们赶抢时间忙着清园、施肥,为明年的丰收打基础。
“22年不出门,不和人交流,今年主动修房子啦?”引起周围邻居一片惊讶声的是洛川县朱牛便民服务中心小里村贫困户王东文、王超父子,以往游手好闲的父子俩,此时脸上挂着笑容忙着收拾新房,宽敞明亮的新房与隔壁破旧的老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王东文父子在自家新房里忙活)
今年,两人不仅破天荒地花了3万元主动修房子,还和其他村民一样在果园干活,闲暇时间外出打零工。“以前给他们打电话根本不接,可是昨天,王超帮着村里清扫道路一直忙到晚上十点,父子俩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该村第一书记王健林说。
王东文、王超父子俩的变化得益于洛川县开展的扶贫扶志活动。今年以来,洛川县把扶贫扶志,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乡风文明建设为引领,通过在全县扎实开展扶志“六法”“八比八评”“移风易俗”“爱心超市”“扶贫扶志宣讲”等工作,有效破解了部分贫困群众“习惯穷”“争当穷”“无奈穷”等思想顽疾,帮助他们树立摆脱困境的斗志。
“贫困户不光是生活贫困,更是精神贫困,他们普遍觉得自己的光景走不到人前,精神懈怠、斗志不足。我们洛川开展的扶贫扶志工作就是要让贫困户‘走在人前’,赢得全社会的尊重、建立信心,从而对生活充满渴望。”洛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建说。
学习榜样 树立脱贫信心
▼
黄章便民服务中心埝里村的村民李民安被评为村上的务果能手已经几个月了,在果园里忙活的时候,他还是能想起那天胸戴小红花,手拿获奖证书的场景。“自己卖的果子钱是自己的,还得了荣誉,这怎么能不让人高兴?”李民安笑着说。
“他的12亩地,每一年最少能卖十几万,甚至卖到了18万元,他得这个荣誉大家都服气。”同村的村民邓安林说。
黄章便民服务中心副书记孙阳介绍,“中心开展的‘八比八评’先由村上推介,后经商讨、评比出结果,被评出的先进模范通过微信群广泛宣传,并奖励纪念品和一些实用的农具。”
(李民安查看果园生长情况)
“难怪人家能评上务果能手,看看人家的果园一年能卖多少钱,哪一次果树培训人家没去?人家还自费出去学习。”“难怪人家能评上好媳妇,看看人家对婆婆多好。”……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民之间这样的议论逐渐多了起来。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评比,在群众之间树立起一面镜子,向我们周围的人学习。”洛川县宣传部副部长霍海全说。
今年以来,洛川县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农村开展“八比八评”活动的实施意见》,通过在全县农村开展以“比技能,评务果能手;比孝爱,评和谐家庭;比公德,评身边好人;比教育,评优秀学子;比环境,评花园式庭院;比新风,评移风易俗先锋;比自励,评脱贫致富之星;比贡献,评心系故土乡贤”为主要内容的“八比八评”评选表彰活动,在全县农村特别是在贫困村树立了一批立得起、叫得响、能示范的脱贫先锋模范。
目前,洛川县、乡、村三级评选表彰机制已形成,今年全县共开展评选表彰活动18场次,表彰这八类典型400余人。
成风化人 换发乡村文明
▼
“新农村,共同建,多行善,黄赌毒,莫要沾……”靳家塬村便民服务中心旧县镇党员活动中心墙壁上村规民约特备醒目。村规民约从遵纪守法、倡树新风、团结邻里、孝敬父母等方面对村民的行为习惯进行约定,朗朗上口的三字经在群众之间广为流传,并潜移默化成为了村民的行为准则。 村支书栗周荣提起村规民约创作初衷时说,“我们村是三个村合并而来,合并后,由于各村发展不平衡,需要有个统一的价值取向规范大家,我就写了这个村规民约。”在当时现实需求的基础上,制定的村规民约,为村干部公正办事提供了依据。三个村的村民不仅经济差距逐渐缩小,还形成了邻里和睦的氛围。
“我承诺,要是喝酒赌博就不评贫困户。”每年,靳家塬村村干部都依据村规相约与本村村民签订“不喝酒、不赌博”的承诺书,全村逐渐形成良好风气。
“和睦的气氛不仅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更拉近了群众与村干部们的距离。从而提高了群众对脱贫攻坚的满意度,对我们的工作也更配合了。”该村第一书记霍德荣说道。
对于洛川来说,苹果每年都带给农民不错的收益,长年累月,也形成了红事、白事大操大办的“面子工程”。如何摒弃陈规陋习,在群众之间树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新风尚?黄章村红白理事会出新招。
年关将近,红事扎堆的好日子接踵而至。黄章村红白理事会负责人李金拴正忙着处理《黄章村红白理事申报单》,他说,“村上的人要办事前,提前半个月申报,然后我们统一招标定价,统一管理。”
与其他村不同的是,永乡镇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更加明显,“外村在本村过事或者本村人在外地过事,也一律遵守我村的章程。”李金拴一边说,一边为前来咨询的村民翻看费用标准,“每桌烟两盒(共50元),酒(白酒一瓶或啤酒一箱)50元标准,女嘉宾席每人饮料一罐……”白纸黑字的《红白诸事商家一览表》《黄章村红白理事改革管理制度》《黄章村委红白理事会职责》等给村民吃了定心丸。
“以前过事,光烟酒就得花两三万元,把一年的积蓄都花完,一家人接下来的生活就难过了。所以,现在大家都感觉村上的这个规定好,都按照要求办事。”村民王谋说。
洛川县通过《关于落实移风易俗加强红白喜事管理反对铺张浪费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一约四会”建设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全县196个行政村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一约四会”制度,形成了广大群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准则,并成立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今年共规范红白喜事节约费用90万余元。
爱心兑换 激发内生动力
▼
“新民,你又来了,这次要兑换什么?”乞佛村“爱心超市”管理员杨槐东麻利地把兑换的人名、时间、分值写在“爱心超市”管理台账上,将一瓶洗洁精递给同村的杨新民。背后的货物架上琳琅满目地摆着各种物品,喝水杯、卫生纸、剪刀……
“这是我们前几天打扫党建室广场获得的5分,总体来说活不重,兑换的东西也实用。”作为“爱心超市”的常客杨新民,已经养成了“爱心超市”兑换的习惯。
(杨槐东整理“爱心超市”物品)
“一系列的公益劳动,大大地提升了人居环境的质量。”说起“爱心超市”的意义,石头镇朱牛便民服务中心主任任智锋有自己的看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爱心超市’,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通过劳动换取物品的意识。”
脱贫攻坚以来,曾出现过贫困户门口晒太阳,帮扶群众提着米面油上门“服务”的现象,“爱心超市”的出现逐渐在群众间形成“你看他是贫困户,也要自己劳动换取物品”的氛围。
“‘爱心超市’不是逼贫困户行动起来,而是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一方面物质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又制约他们不劳动就得不到物品。这么一来,日积月累,才会真正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霍海全说。
洛川县在“爱心超市”建设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社会协同”原则,多方筹措100多万元,为全县73个贫困村建成了“爱心超市”。全年,群众通过积分兑换商品1.4万余件,价值15万余元。
巡回宣讲聚合脱贫动力
▼
“这片矮制密化果园合理利用了光能,肥料成本低、套袋简单、劳务成本低……”潘晓平正在自家的果园里给各村的技术员讲解新型果园的优势。
依靠勤奋发家的潘晓平,今年积极参加了县上组织的宣讲团,把自己的脱贫故事通过宣讲的形式,分享给其他未脱贫的困难群众。“我当年的致富信心,是从政策的了解和致富方向中获得的,那时洛川种植苹果还没有这么大的面积,我抓住了洛川大力发展苹果的好机遇,也想通过宣讲,让大家都聚焦机械化作业的问题。”潘晓平以前生活贫苦,谈起致富的信心他有自己的认识,“送化肥、学习资料作用不是很大,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他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方案。很多人觉得贫困的日子也能过,为什么要那么累?这就是我们宣讲的意义所在。”
(在老庙镇扶贫宣讲)
同村的王生琪多年挣扎在温饱线上,潘晓平一方面帮他鼓舞信心,一方面给他制定5年计划。积极乐观的王生琪现在年收入基本能稳定在15万元左右,有房有车,孩子也被送到西安读书,完全摆脱了贫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潘晓平的影响下,杨舒便民服务中心北谷北街村村民都辛勤劳作,卖出的是苹果,得到的是脱贫致富的信心。
洛川县组建了“脱贫之星”典型事迹宣讲团、“道德模范事迹”报告团、“文艺演出”宣传团等团体,先后深入全县农村,特别是73个贫困村开展了道德模范事迹宣讲、脱贫攻坚典型人物事迹宣讲和文艺演出,通过政策宣讲、励志宣讲、对症帮扶,帮助贫困户树立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树立自主脱贫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全县共开展各类宣讲、文艺演出、技能培训300多场次,受益群众近10万人。
“脱贫不等不靠,幸福自己创造。”在刚刚参加完县上组织的脱贫故事宣讲后,洛川县老庙镇贫困户赵稳心感慨地说道。
来源:延安日报
记者 朱佳雨 通讯员 屈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