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8节(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8节)
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8节(解读王阳明传习录118节)
2024-11-08 01:02:49  作者:以目光为掌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zlr143445.html


原文:

来书云:“教人以致知、明德,而戒其即物穷理,诚使昏暗之士,深居端坐,不闻教告,遂能至于知致而德明乎?纵令静而有觉,稍悟本性,则亦定慧无用之见。果能知古今,达事变而致用于天下国家之实否乎?其曰:‘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①’,‘格物如格君心之非之格’②。

语虽超悟,独得不踵陈见,抑恐于道未相吻合?”

区区论致知格物,正所以穷理,未尝戒人穷理,使之深居端坐而一无所事也。若谓即物穷理,如前所云务外而遗内者,则有所不可耳。昏暗之士,果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则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大本立而达道行,九经③之属,可一以贯之而无遗矣。尚何患其无致用之实乎?彼顽空虚静之徒,正惟不能随事随物精察此心之天理,以致其本然之良知,而遗弃伦理,寂灭虚无以为常,是以要之不可以治家国天下。孰谓圣人穷理尽性之学,而亦有是弊哉?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有知而后有意,无知则无意矣。知非意之体乎?意之所用,必有其物,物即事也。如意用于事亲,即事亲为一物,意用于治民,即治民为一物,意用于读书,即读书为一物,意用于听讼,即听讼为一物。凡意之所用,无有无物者。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矣。物非意之用乎?“格”字之义,有以“至”字训者,如“格于文祖④”、“有苗来格⑤”,是以“至”训者也。然“格于文祖”,必纯孝诚敬,幽明之间,无一不得其理,而后谓之“格”。有苗之顽,实以文德诞敷而后格,则亦兼有“正”字之义在其间,未可专以“至”字尽之也。如“格其非心⑥”、“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是则一皆“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之义,而不可以“至”字为训矣。且《大学》“格物”之训,又安知其不以“正”字为训,而必以“至”字为义乎?如以“至”字为义者,必曰“穷至事物之理”,而后其说始通,是其用功之要,全在一“穷”字,用力之地,全在一“理’字也。若上去一“穷”,下去一“理”字,而直曰“致知在至物”,其可通乎?夫“穷理尽性”,圣人之成训,见于《系辞》者也。苟格物之说而果即穷理之义,则圣人何不直曰“致知在穷理”,而必为此转折不完之语,以启后世之弊邪?盖《大学》“格物”之说,自与《系辞》“穷理”大旨虽同,而微有分辨。穷理者,兼格、致、诚、正而为功也。故言穷理,则格、致、诚、正之功皆在其中。言格物,则必兼举致知、诚意、正心,而后其功始备而密。今偏举格物而遂谓之穷理,止所以专以穷理属知,而谓格物未常有行。非惟不得格物之旨,并穷理之义而失之矣。此后世之学所以析知行为先后两截,日以支离决裂,而圣学益以残晦者,其端实始于此。吾子盖亦未免承沿积习,则见以为于道未相吻合,不为过矣。

词语解释:

①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此句不见于《王阳明全集》,日本注释家认为出于已佚的《大学旁释》。“体”指本体、本源、根据,“用”指作用、表现、功能。

②格物句:见009节注释①。

③九经:见113节注释④。

④格于文祖:语出《尚书.舜典》,原文:“归,格于艺祖,用特。”文意是:(舜)归来后,到尧的太庙祭祀,用一头牛作祭品,“艺祖”,即“文祖”。

⑤有苗来格:语出《尚书.大禹漠》,原文:“七旬,有苗格。”“苗”,指苗人。

⑥格其非心:语出《尚书.同命》。

译文:

来信说:“(阳明先生您)教人致知、明德,但却禁止他们即物穷理,这真的能让那些昏庸的人深居端坐,不接触外界的教导,却能做到致知、明德吗?就算是他们在静坐中有所觉悟,稍能悟到自己本来具有的天性,则也是佛家那些定学、慧学之类无用的见解。(这些见解)果真适用于天下国家的实务吗?您所说的‘知者意之体,物者意之用 ’ ,‘格物 ’的‘格 ’字如同‘格君心之非 ’的‘格’字,这些话虽然说得超尘脱俗,有独到之处且不囿于旧说,但只怕与儒道不相吻合?”

鄙人所说的致知、格物,正是用来穷理的,又何尝禁止人穷理,让他深居端坐而无所事事啊!所说的即物穷理,就如同前面所说的务求于外而遗弃了内在一样,如此就不对了。昏庸的人,果真能随事随物来体察自己心中的天理,从而致其本来就具有的良知,则愚昧的也可以变为聪明的,柔弱的也会变为强大的。只要把最根本的原则确立了,天下的五种达道就可以实行了,像九经之类的,也就可以触类旁通一以贯之而没有遗漏了。如此又何患其不能在实事上致用呢?像那些冥顽不化,空守虚静的一类人,正是不能随事随物缜密体察自己心中的天理,以致他本来就具有的良知,而又遗弃了伦常之理。以寂灭虚无作为常久(的持守之道),所以邀请他们来也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谁又能说圣人穷理尽性的学问,也有此弊端呢?心是身的主宰,而心的虚灵明觉,就是(我)所说的人本来就具有的良知。人的虚灵明觉之良知(接受了外界境遇而产生)感应所发动的,就叫意。人有本来就具有的知(觉),然后才会有意,没有知(觉),也就没有意了。(如此来说),知不就是意的本体吗?意能产生,必定有有其产生的对象,(这个对象称之为物),物就是事。比如意用于事奉双亲,事奉双亲就是一个物;意用于治理民众,治理民众就是一个物;意用于读书,读书就是一个物;意用于听诉讼,那么听诉讼就是一个物。凡是意的起用,不会没有与其相应之物的。有这个意就有这个物,没有这个意就没有这个物了。物难道不就是意的作用吗?“格物”的“格”字的意思,有解释成“至”之意的,比如《尚书》中说的“格于文祖”(中的“格”字),“有苗来格”(中的“格”字),就是解释成“至”的意思。然而“格于文祖”,一定要(从内心发出)纯孝诚敬(之心),无论是幽暗独知之地,还是通衢公众之前,没有(一丝一毫)的念头是不切中事物的理的。具有这些条件之后,才能称之为“格”。“有苗来格”中,以有苗氏的顽钝不化,就要着实修文德去感化他们,然后才能称之为“格”,那么也是有“正”的意思在其中的,不能专以“至”的意思就可以将含义完全解释尽的。像《尚书》中说的“格其非心”、“大臣格君心之非”之类,这其中的“格”字全部是“正其不正以归于正”的意思,而不能解释成“至”的意思了。既然如此,《大学》中“格物”的“格”字之意,又怎么能确定不能用“正”的意思来解释,而必须要用“至”的意思来解释呢?如果用“至”的意思解释,必定要理解成“穷至事物之理”,然后整个文意才能解释得通,要是这样的话,则下功夫的要点,全在一个“穷”字上,下功夫的地方,全在一个“理”字上。如果上文去掉一个“穷”字,下文去掉一个“理”字,而直接说“致知在至物”,这样可以讲得通吗?“穷理尽性”,是圣人的训则,见于《易经.系辞》里。假如格物的说法果真就是穷理的意思,那么圣人为什么不直接说“致知在穷理”,而一定要在这里绕圈圈说些意思不完整的话,为后世人留下(没法完整理解)的弊病呢?《大学》中“格物”,和《易经.系辞》中的“穷理”其大意虽然是相同的,但是也稍有差异。“穷理”兼有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所以说到“穷理”,默认的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的功夫都包含在其中了。说到“格物”,则必须兼顾提到致知、诚意、正心,然后功夫才完备和严密。现在单单举出了“格物”来而就称其为“穷理”,这样也就是只把穷理认为是“知”,而“格物”中不包含“行”。(这样理解的话)不但不能抓住“格物”的要旨,并且连“穷理”的意思也丢失了。后世求学的人,之所以将“知”与“行”分割为有先有后的两截,以导致儒学日益割裂,日益碎片化且晦涩难通,其原因实肇始于此。亲大概也不免沿袭旧说,所以闻听我的观点后,就认为和儒道不相切合,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解读:


一副图胜过千言万语,请看上面的图,基本涵盖了这段阳明先生想要表达的意思,我们看图来说明此段的含义,就会容易多了。

阳明心学体系图

这幅图是按照阳明先生的思想主张而画的,大家可以看到,阳明所理解的穷理,包含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四个环节。而顾东桥认为,格物就属于穷理了,如此理解的话,除去阳明先生在本段所反驳的话,我认为还可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反驳。

因为顾东桥理解的“格物”其实就是即物穷理,那么,首先,我会反问他,世界上的事物万万千千,那么你所选的要“格”物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面对着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你现在要“格”甲物,而不去“格”乙物,你做出这个选择的依据是什么?如此一问顾东桥必然要往上追溯,随后可以得出,是自己的“知”对自己的“意”做出的选择,这个可以在自己的“意”中选出切合事理而去执行的东西,就是“良知”。

按照图示,我们可以看出,“良知”也是人的“知”派生出来的具有善恶判断功能的知;同时人的“知”还会派生出另一种无善无恶的“觉知”,或者称其为“感知”也行。这个“知”和外界事物接触后,就产生了“意”。良知在“意”产生的同时,就可以对其进行善恶判断。

在“对意做出判断”这个环节,我只列出了两种选择分支,一个是“善念扩充”,一个是“恶念遏制”,其实这两种选择都可以说是“圣贤之梯”的选项。事实上,世间的大多数人,会选择“凡夫之梯”,那就是既不会扩充善念,也不会去遏制恶念,而是选择按照自己最习惯的、最喜欢的方式来放任自己的“意”。虽然我在图上没有标出,但是大家要知道,在现实状况中,踏向这个选项的不在少数,而且在大多数踏向“凡夫之体”的人中,其中又有很多还会认为自己做自己想做的,喜欢做的,这不正是“从吾良知”吗?却岂不知正是这种认贼作子的误判,不知道耽误了多少天下英雄!这里是心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这里不是这段要详细谈到的,我们也就点一下就过,别的段落我们会再谈。另外,还有一条线我图上没有画出,那就是“善念扩充”环节之后,也应该连接到“格物”这一环节中,其中的原因,大家可以自己思考一下,我不再多说。

通过上面的梳理,我们就可以看出,顾东桥孤零零的将一个“格物”当作“穷理”看,就像是在荒天野地搭凉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也可以比喻为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而阳明认为的“格物”,只不过是他的一套严密的心学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就像是一个人的手,只有长到人身上才具有意义,才能称其为“手”,一个脱离了活人躯体的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顾东桥就是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毛病。

欢迎关注我:

“一生伏拜王阳明、曾国藩,想交一起知行合一、修身养性的朋友”

  • 林正英僵尸片实力排名(打着林正英徒弟的旗号)
  • 2024-11-08打着林正英徒弟的旗号说起警匪片、喜剧片、功夫片等等不同类型的电影,大家就会想到不同的演员,他们在不同的电影领域里各有建树,像成龙的功夫喜剧,周星驰的无厘头喜剧等等都深入人心,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演员淡出新的演员又接替。
  • 江西省是哪座城市(了不起的江西省)
  • 2024-11-08了不起的江西省了不起的江西省,一个存在感被低估的省份,11个城市名字怎么来的?今天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环江西这三个字,就会弹出:环江西经济圈、环江西高铁圈、环江西自贸因病,甚至还有环江西疫情圈,还有,如果你再在搜索。
  • 故都的秋分几个场景(在哪探访祭月遗迹)
  • 2024-11-08在哪探访祭月遗迹北京晚报·五色土|记者陈梦溪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春秋繁露》云:“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时,太阳达到黄经180度,直射北回归线,白天夜晚一样长,从这天之后,天气渐冷,。
  • 霸道总裁追高冷美妻漫画(漫画家丁冰续航二十年)
  • 2024-11-08漫画家丁冰续航二十年从对日本漫画的崇拜、学习到祛魅,再到探索属于自己的内核,丁冰二十年职业生涯的轨迹,某种程度上是国漫发展的缩影“国内的漫画还处于一个野生状态,现在寄生于互联网行业或娱乐行业中,还没形成‘行业’但漫画是否。
  • 浏览器清除的历史怎么找回(找回清除的记录方法)
  • 2024-11-08找回清除的记录方法打开浏览器,点击右上角的三个横杠图标,进入界面上下滑动点击左侧栏的历史记录图标进入界面以后,发现历史浏览记录不见了,其实只要找到昨天的历史记录备份,将它复制到对应的文件夹里就可以点击主界面左下角的放大。
  • 内蒙古自治区绿水青山(内蒙古以水)
  • 2024-11-08内蒙古以水新华社呼和浩特4月28日电题:内蒙古:以“水”为笔绘生态宜居画卷新华社记者恩浩4000余条河流奔流不息,6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辽阔的内蒙古大地,在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闪耀着夺目的光芒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 易经讲的阴阳(五音的时空与方位)
  • 2024-11-08五音的时空与方位琴律五音是怎么来的?“夫物生而有情,情发而为声,故天五与地十合而生所谓天五地十,乃大衍之数”河图洛书出于宇宙自然,而后于人世建立礼乐,依礼乐来治世左边的图叫四方五位图,河图;右边的图叫八方九宫图,洛书。
  • Z开头的火车是什么类型的车子
  • 2024-11-08Z开头的火车是什么类型的车子火车票Z开头的是直达特快列车拓展资料:直达特快列车简称直特,是中国铁路在2004年4月18日实行第五次大提速后新开行的夕发朝至空调列车等级,在2014年12月10日调图之前,直达特快列车多为全程一站直。
  • 芽菜葱花饼怎么做(怎么做芽菜葱花饼好吃)
  • 2024-11-08怎么做芽菜葱花饼好吃面粉适量、芽菜、葱花、食用油面粉慢慢加水揉成面团,放置10分钟准备好葱花和芽菜,蒸扣肉,芽菜本身就有盐味,所以不需要再加,芽菜和葱花的比例1:2吧,芽菜多了会太咸,可以加点肉末再把和好的面团处理一下,。
  • 青岛琅琊镇山东头(青岛的东境上邑)
  • 2024-11-08青岛的东境上邑登临琅琊,感慨万千,在西海岸新区——这片厚重的土地上,从原始社会到春秋战国,再到秦皇汉武,五千多年来曾经上演过多少风云际会、铁戟沉沙悠久的历史给这座城市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的足迹烙印在了这片大地。
  • 绿纳汽车内饰清洁胶(绿纳汽车内饰清洁软胶)
  • 2024-11-08绿纳汽车内饰清洁软胶绿纳多功能清洁软胶,脏东西一按及粘,免清洗,清洁死角,除尘换新,气味芬芳,便携存储!可反复使用,温和成分!清洗不伤,无异味~车上办公室放一块,再也不怕灰尘啦!产品图片汽车内饰的清洁,一直都是一件比较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