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年法
(1)古代干和支组合后用于纪年
干 支:
A.干指天干,共有10个符号: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B.支指地支,共有12个符号: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时辰的变化。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对照表: 子(23-01) 丑(01-03) 寅(03-05) 卯 (05-07)辰(07-09) 巳(09-11)午 (11-13)未 (13-15) 申 (15-17)酉 (17-19) 戊(19-21)亥 (21-23)。
它们的读音分别如下:
甲(jiǎ)、乙(yǐ)、丙(bǐng)、丁(dīng)、戊(wù)、己(jǐ)、庚(gēng)、辛(xīn)、壬(rén)、癸(guǐ)。
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
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其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C.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按此排法,当天干10个符号排了六轮与地支12个符号排了五轮以后,可构成60干支。续排下去又将恢复原状,周而复始,即如民间所说“六十年转甲子”。
D.天干的确定方法:任何的一个年份,只要看它的尾数是0—9中的哪一位数,根据下表即可对照出这一年的天干:4甲、5乙、6丙、7丁、8戊、9己、0庚、1辛、2壬、3癸。
例如:1972年尾数为2,即为壬年。公元前的算法是7甲、6乙、5丙、4丁、3戊、2己、1庚、0辛、9壬、8癸。
E.地支的确定方法:任何的一个年份,只要用它去除12,看所得余数是是0—9中的哪一位数,根据下表即可对照出这一年的地支:4子、5丑、6寅、7卯、8辰、9已、10午、11未、0申、1酉、2戌、3亥。
例如:1972年除以12的商为164余数为4,即为子年
如《五人墓碑记》:“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
公元前的算法是9子、8丑、7寅、6卯、5辰、4已、3午、2未、1申、12酉、11戌、3亥。
近世还常用干支纪年来表示重大历史事件,如“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赔款”、“辛丑条约”、“辛亥革命”。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 即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如《左传。骰之战》:“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指鲁僖公三十三年。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