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丧嫁娶礼仪
1
婚嫁
古礼分冠、婚、丧、祭四类。冠礼久亡。生子之家三日请客曰洗三,弥月宴亲朋曰过满月。外家送礼物,不论男女皆日小嫁妆。现在,为孩子过三岁、过十二岁的比较普遍,也很重视,可谓冠礼之变化。
男婚女嫁,乃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传承久远,甚为隆重。儿女长大以后,父母都要为儿女操办婚事。以前讲究门当户对,有钱有势的门槛高,没钱的高攀不上。旧时,儿女的婚事一般都由父母包办,叫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由男女两家父母代儿女相定匹配。定亲时,央求媒人牵线搭桥提亲,双方同意后再择日定话。定话时要设宴招待、换活,就算定了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移风易俗,童养媳妇、纳妾、买婢休妻、守寡均属旧习一律去除。但在五十年代初,儿女十五六岁就定亲的还为数不少。等到男女双方到了结婚年龄,就许亲,叫提棉花。提棉花一般是八斤八两。提棉花后一个月内举行婚礼结婚的日子由男方选定,由媒人告之女方,女方再将所要求的不足之处告之媒人。如果要求过高,媒人就得替男方说好话,以至达到协议,再选日送礼。
以前人们都不富裕。女方的要求也不算高,1980年以前,要一辆飞鸽牌自行车,缝纫机等即可,彩礼240元。现在大家都比较富裕,时代不同了,年轻人自由恋爱,父母包办不了,娶外地媳妇,嫁到外地的女儿都很多。目前,一般女方要求普通很高、彩电、电脑、空调、洗衣机、新式家居,电动车、小轿车、城里楼房等,彩礼也很高,一般是八万八,也有要十几万的。
结婚时,从前是男方请来唢呐队抬着花轿迎娶新人,轿子上挂着七星宝剑、铜镜、枸杞等以此辟邪。合作化以后。以马代轿。“文化大革命”时期。“破旧立新”。改成用自行车推着新娘,禁用唢呐,用军乐队迎娶。现在结婚更为排场,一溜小轿车就有十几辆,还讲究“白头偕老”,就是第一辆最后一辆必须是白色的。
迎亲前要派人到女方家取嫁妆,嫁妆装好后,女方要让自己的弟妹等五六个人坐在车上押嫁妆。到男方家后卸嫁妆时,押嫁妆的要向男方索要车封。
迎亲队伍出发时,迎亲食箩先走,食箩里装有香烛鞭炮、上头封、上下棚封、祀先祭品、上头糕等。新郎官胸前佩戴大红花、西装革履,由伴郎引领,随着唢呐或军乐队,遇到人多时要作揖或行礼。有时有人用板凳横挡住,唢呐队要吹唱一段。新娘娶回后,下轿时面向哪方,避何属相,提前写好,贴在下轿的地方。下轿后新娘要有伴娘引领,脚踩红布,头撒五谷,走进新郎家,到大门口,少不了一些淘气鬼要脱掉新娘的红绣鞋,整得新娘哭笑不得。
现在典礼仪式也和城里一样,请来婚礼公司的专业司仪,配置有现代音响和影像设施。典礼仪式完后要拜祖入洞房。旧时,入洞房时新郎和新娘要抢先上坑,上坑后新郎要踩四角。傍晚时分娘家人要给女儿送马灯,现在改成矿灯,手电筒,称送灯。晚上请几个全人,即有配偶和儿女双全的妇女,擀长寿面、吃馄饨。早先村里还有闹洞房淘媳妇的习俗,谓三天不分大小,此项习俗现在已经去除了。
结婚第二天要回门,也叫认亲。请来月老媒人、亲戚朋友,大摆宴席。因为是大喜之日,亲友们都要上贺礼多少不等。
旧时,第三天一早,新郎官端着盒子,内装一吊肉和糕点、烟酒等礼物,去谢月老媒人。新媳妇还要由人领着到各家各户去磕头,俗称拜巷,现在这个项目已不进行了。新娘在十天里,娘家的亲人们都得叫到他家停一天,新娘回来时,带着亲人准备的核桃、花生、枣、糖果等零食,回去好让淘气的人们吃。十天后,新娘回娘家住数天,叫住十。
2
丧祭
丧葬也叫殡葬,俗称“过白事”。
【送终】
老人病重,安放床上,儿女守护,临咽气之际,穿好寿衣,含上“口含钱”,一般在长子的半抱中咽气,所谓寿终正寝。儿女的泣泪不能滴在寿衣上,寿衣需要在咽气之前穿好,否则不能随逝者而去。两脚用红绳绑住。“口含钱”源出“饭含”古礼,本意死不虚口。后衍为“口含金银,遗福后人”。
【移殡】
人死曰尸,停尸日殡。人们将逝者移安放在门板上、用白布一方盖住死者的面容。在地上铺上干草(麦杆谷杆),寓义萱草,古时母亲生小孩都坐在萱草上。摆上供桌,祭桌上做劳饭碗,,饭碗上插纸伞,摆上遗像,点上长明灯。祭桌下放上发罐盛供献饭菜。抱来“守魂鸡”“金童玉女”为逝者守魂。
【帮忙】
村里人闻讯后,四邻八舍的村民都主动到来料理后事,是谓帮忙。也是大家常说的“红事要叫哩;白事要到哩”。来帮忙的各干其事,妇女们纳孝裤、鞔孝鞋;男的布置灵堂,派人砍柳枝、做孝棍等。帮忙的要出去报丧,报丧时不能进人亲戚家门,要在门外叫出来说话。做好纸幡,也叫招魂幡,挂在大门外。纸幡用白麻纸剪就,数量与死者的年龄一样,一岁一张。幡上一般挂有五种物品,即两根双杆葱(聪明)、一块琉璃(伶俐)、两头蒜(会算账)、两棵红枣(红火)、一根枸杞(勾连心)五种物品寓义“五福临门”。
【入殓】
按旧礼,亲丧第三天入棺,日入殓。亲戚要为死去的亲人洗脸后而入殓封口,见最后一面。尸体人殓后,灵柩。凡遇到雨天吼雷闪电,需要在灵柩上压上犁铧、以防惊尸。现今普遍实行给逝者入冰棺为妥。请来堪舆先生出讣布,出期数单,到地里看风水山向,定墓穴深度。
【祭奠】
布置灵堂,即室内停殡并祭奠的地方。灵堂要孝子尽夜守护,可轮换,,“守孝”,承担亲友祭奠的助祭活动。戴孝、孝布用白麻布(棉布)。破孝,即裁制孝服,由族中年长辈大的妇女承担。旧礼,孝子、媳、女、婿、成年孝孙戴长孝孝服,叫“拉孝”,腰系麻绳(古之腰垤),鞔鞋即鞋不扣。孝布断处外露不缉边,形同“斩衰”。孝子背书“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欲报深恩,昊天罔极”四语。托杖丧棒。按古礼,孝杖桐,上圆下方。今俗用橛柄,取其形似以代之。
【祭礼、哭礼】
源于周礼,久久流传。男子表现在容颜上的哀泣、抽泣。女子哭礼,尤有古之遗风。不在身边的女子闻丧而哭,问故而哭,来娘家的路上过村庄要哭,临近本村一直哭到灵前,迎客要哭,上祭要哭,埋葬要哭。哭礼,既是哀情的表达,又是礼数的需要。迎客,来客不论年今辈分,孝子一律要磕头下跪。对娘家人要有象征性的仪式。墓打好后,出殡前夕,儿女们要进人墓穴,四角点火,油饼,俗称暖窑。暖窑人数不限,一般单数。传说暖窑始于三国时期的孝子徐庶。他在母亲安葬的前一天晚上一人跑到墓内,用自己的身体来驱逐潮湿,想让母亲少受点寒冷。徐庶此举受到人们的赞赏而效仿至今。
【起灵】
也叫发丧。小材头在前,八人抬起起灵柩上。。棺材上搭绑着十几丈白布,在灵柩前端由众孝子举过头顶牵引,叫“扯丧”、“扶丧”(这是出自古云“扶”挽礼)。执绋即孝子穿孝服拉棺材的大绳,本意拉车,为代表性仪式。女人跟着灵柩嚎哭,叫“哭丧”。在吹鼓手的引领下,孝子孙持“引魂幡”,抱神主牌位遗像,走在队伍前列,一边抛撒“撒路钱”,快速向墓地行走。
【下葬】
灵柩到了墓,,小材头在前,逆时针绕墓穴一周,以大材头靠近墓道落柩。下葬时,在墓室里放好陪葬品,发罐以及纸做的引路鸡、金童玉女、桌椅板凳、摇钱树、四季花。。清扫后点上灯。孝子们要填三锹土,土填一半后,孝子们向葬穴各扔一张冥币,扯一条棺罩红布系在自己身上。抬棺人把墓穴填好,把坟头堆好后,在铁锹把上系一条棺罩布作为染。坟头上插好纸幡,放好孝棍,然后烧纸和花圈祭祀。回家路上一路嚎哭,遇到人要磕头,到家时一步一磕头,称为孝谢。傍晚,主孝要为死者送面条,第—天送到坟头,走时不能回头看,俗称典汤。第二天将面汤送到半路,第三天晚上将开水送到村口。
【过期数】
人死后每七天为一“期”,共过七个“期”。每个“期”,孝子们都得为死去的亲人烧纸化钱等。五期人们尤为重视,传说是敬献五阎王的,说他是管生死簿的,很难缠。因五阎王爱吃鸡,献品多有鸡,也有用面鸡代替的。五阎王有个女儿叫梅娃,早年夭折,他听到女儿哭心就软了,因此,五期晚上要让女儿坐在门槛上放声大哭,五阎王听到后心就软了,对死者就会好一。七期前一天晚上点纸,到五十天时到坟地烧纸,曰七七不烧五十烧。再后,到百日时再烧一次纸。
【三年服丧】
子曰:“子生三年,然后负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旧礼,儿女为父母服“斩衰”三年。服丧者,个人家庭生活多有禁忌,如三年不贴红对联等。头周年小祭,二周年再祭,三周年大祭。过三周年时,亲戚们来时带的各色各样的纸扎中,有房、四合院、冰箱、彩电、电扇、手机等现代化用品,吃过早饭后,穿好孝服,拿上奉献了三年的七咀大山,向坟茔走去。烧完纸后,要给死者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