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戏曲艺术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让这种文化传统更持久、更良性、更能与时俱进地影响国民素质、提升文化修为、滋润子孙后代,则需要从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着手,认清艺术本质,辨识艺术特点,促进艺术发展,进而真正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戏曲传承一直在路上?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戏曲传承一直在路上
古老的戏曲艺术是根植于中国人血脉的一种文化传统,如何让这种文化传统更持久、更良性、更能与时俱进地影响国民素质、提升文化修为、滋润子孙后代,则需要从戏曲艺术的文化内涵及发展规律着手,认清艺术本质,辨识艺术特点,促进艺术发展,进而真正实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王国维先生在《戏曲考原》中明确指出:“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这里的“歌”主要指戏曲的音乐属性,这里的“舞”主要指戏曲的表演属性,这里的“故事”是戏曲的文学属性,这里的“表演”是连接音乐、表演和文学的二度创作,体现了戏曲的综合属性。中国传统戏曲是以“歌舞表演的方式”来讲故事、抒情愫、达道义的载体,“表演”是戏曲艺术的核心。
“表演”的最重要承继方式是口、耳、手的活态传承,无“人”无以传递,这也是全球范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以推进的根本原因。因此,戏曲艺术特别讲究师承和流派,换句话说,看戏主要是看角儿的技艺、角儿的魅力和角儿的神采。戏曲界常说——戏曲是“角儿”的艺术,说的正是这个道理。同样是《锁麟囊》,张火丁的表演就一票难求,新毕业的学生的表演就差强人意。然而反之,同样是张火丁的表演,《春闺梦》《锁麟囊》《荒山泪》等经典传统戏的魅力就会超过很多新编戏,这就涉及守正与创新的辨析。
相比较电影、电视甚至文学等其他艺术样式而言,戏曲艺术是需要以“守正”为基础和前提的艺术。具体看,守正又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在内容上,要反映生活生产方式、传递民族思想情感、提炼民族精神气质、展现民族风格气派,就这一维度而言,京剧《春草闯堂》和越剧《梁祝》、评剧《杨三姐告状》、豫剧《朝阳沟》等艺术经典具有相通的美,它们的剧种特色不同、反映的时代和地域不同,但都折射了戏曲艺术在内容方面对生活的萃取和加工,对民族或地域文化的提炼和反映。在形式上,戏曲艺术所要“守”的最主要的“正”是戏曲的三大特征,即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特别是程式性中的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是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有的发现与补充。因此,堆砌的舞台、“话剧加唱”的表演和魔幻而消弭表演的舞台美术不是也不应该是戏曲的主流。
当然,任何艺术不可能一成不变,戏曲艺术亦然,创新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纵观戏曲艺术发展史,从萌芽、雏形到成熟、发展,再到繁荣、集成和转折的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艺术形式和代表性剧目,明清传奇掩盖不了元杂剧的价值,同样,明清传奇的魅力正是在不断创新中被发现、建构和确立。所以,关汉卿和汤显祖一样伟大,《窦娥冤》与《牡丹亭》都是经典。从演出场地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戏曲的创新与发展,从勾栏瓦舍到广场艺术、剧场艺术再到新表演空间,从“四面观”“三面观”到“一面观”再到“沉浸式”,剧场空间的变化影响着演剧形态的变化,也影响着观演关系的变化。
在多声部的旋律中,舞台美术的变革与发展成为新时代戏曲艺术创新发展的一大亮点。特别是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舞台美术不仅可以布景、装置、照明,而且可以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切割空间、推动剧情发展。多媒体、数字影像、全息投影的运用,可以在抽象的形式下展现艺术造型的美感。结合美术观念变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用现代审美重新诠释和深掘传统精华,可以有效调动传统艺术的精髓,展现戏曲艺术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和共融性,形成有中国传统文化气息的新时代艺术语汇。
总之,戏曲艺术是表演的艺术,必须以人物塑造为中心;但同时,戏曲艺术又是综合的艺术,文学、表演、音乐、导演或舞美等任何一个维度的发展都可以为其注入活水,使其在新的社会语境和技术条件下诞生出新的艺术经典。这正是守正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守正是前提,创新是关键;以守正可以促创新,以创新能够强守正。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相促相融。(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