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以来,长江流域有三个城市在夏天特别炎热这三个城市在一年中有70天的温度超过了30度,甚至有时还会突破40度这就是有着“三大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当然,这些城市的民众早已习惯了高温,具有了一定的耐热能力并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消暑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关于铅锡最低温度?我们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
铅锡最低温度
民国时期以来,长江流域有三个城市在夏天特别炎热。这三个城市在一年中有70天的温度超过了30度,甚至有时还会突破40度。这就是有着“三大火炉”之称的南京、武汉、重庆。当然,这些城市的民众早已习惯了高温,具有了一定的耐热能力。并且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消暑也并不是一个大问题。
(网络配图)
但若是这种温度出现在北方,会造成什么影响呢?
历史上,乾隆八年(1743年)时,北京、天津、河北等北方地区的温度,就长期高达40度。那一年,也被人们称为“中国历史上最热的夏天”。
当时到底有多热呢?我们从历史资料中看一看当时的情况。
由于1743年炎热异常,多地的县志中,都对这一年有明确的记载。《续东华录》记载:“六月丙辰京师威暑。”这里的威字作为一个表程度的形容词,应当是说暑气威势强大。一般的三30多度天气,并不足以被冠以“威”字,更不足以载入史籍。
《浮山县志》记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这段话意思简单易懂,在那一年的夏天,有行人走在道路上,往往都会被炽热的太阳烤晕,热死在路上。而北京的情况则比山西还要严重一些。
另有两地的县志内容较为一致。《续天津县志》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高邑县志》载:“五月廿八至六月初六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
(网络配图)
这两地的县志都提到了一个现象,那就是气候炎热导致了金属熔化。不过,这两段记载明显有一些夸张成分在其中。铅的熔点在300多度,而锡的熔点也有200多度。要想让这些制品熔化,哪怕50度的温度也做不到啊。
当然,既然是多地县志都对这一事件有记载,那当年的温度很可能确实不太正常。根据《北京志·气象志》记载,1743年7月下旬的连续6天,最高温度都超过了40度。7月25日当天,温度甚至高达44.4度。
这里很多人不禁要问,能够把温度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难道当时就有温度计和摄氏温度这个概念吗?笔者带着同样的疑问查找了诸多资料,最终发现这是一个法国传教士的记载,后经现代换算之后的结果。
根据这位传教士的说法,6月到7月的京畿地区,仅仅是因为炎热,就导致了11400人死亡。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事件。
以当时的科学条件来看,人们能够避暑的方式,不外乎就是下水或者冰块,要么就是搭凉棚摇扇子。条件好一点的,也可以啃两口西瓜来增加体内水分。当然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否则肯定也不会造成大量死亡了。
乾隆皇帝曾做过一首诗:“冰盘与雪簟,潋滟翻寒光。辗转苦烦热,心在黔黎旁。” 作为皇帝,乾隆皇帝当然有比民间百姓更好的避暑条件。比如在皇宫中就有十多个冰窖,通过取用大量的冰块,制造一些冰镇饮料,是能够很好地达到避暑效果的。皇宫里实在没法呆了,乾隆还可以去他的避暑山庄。
不过,连有着良好避暑条件的乾隆,也忍不住写诗吐槽,那民间的百姓显然是更加痛苦的。
(乾隆剧照)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大暑这种现象呢?
在明朝末年时,曾经出现了一段“小冰河时期”。在那段时期,全国温度大幅度降低,福建、广东等地区冬天大雪不止。受到温度的影响,明朝粮食产量大幅度降低,这也间接地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的“小冰河时期”和乾隆八年的大暑,都属于极端天气现象。一般来说这种现象的发生概率很低,基本上是50年或者100年一遇的小概率事件。能遇到这些天气,崇祯和乾隆也只能是自认倒霉。
但随着人类科学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极端天气现象出现的频率就越发地高了。比如2013年,日本、美国、英国均出现了40度高温造成民众死亡的情况,我国南方地区也出现了持续不断的高温天气。
如此看来,“历史上最热的夏天”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被超越了。
(参考资料:《北京志·气象志》《浮山县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