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欣赏的这篇作文来自2013年的山东高考满分作文之一。之前分析了不少山东省的高考作文,能够看出在出题上,是简约而不简单,出题的深度一般,理解起来不难,不过想要写好作文,就需要同学们去深思。
这段作文题目的材料是比较贴近生活的,这段材料本身是可以作文论据的,同学们可以积累下来,在未来写作中用得上。从这本《咬文嚼字》杂志给作家“挑错”说起,列举了著名作家铁凝和莫言对于这个做法的反应,体现了这些作家的治学态度。面对批评,正确的做法就是虚心接受,感谢提出问题的人,在事后认真地改正。
这篇《闻吾过,心窃喜》就是当年的满分作文之一,这个标题使用文言文来写的,非常简练,一眼就能够看出这与作文题目中的材料相关,在听到别人指出自己过失的时候,会很开心,也体现了这些作家的胸怀,这也是为人的博大胸怀,使得文章的基调就是这样积极向上的。
在文章的开头,作者引用了屈原的话,提出了圣人和庸人的区别在于对待过失的态度上,圣人闻过则喜,庸人闻过则怒。
接着就写了闻过则喜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能够成就一个人的一生,这里举了美国芝加哥大学校长罗勃初任校长之职的例子,这个年轻的校长,面对其他人对于自己的指责,批评,没有失落,愤怒,而是把这些对于自己批评收集起来,好好的反省,最后成为了优秀的校长。这时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反问,如果罗勃选择闻过则怒,则就不会有这样的成就。也强调了在面对批评的时候要有这样闻过则喜的姿态。
之后,作者举了战争中指挥官的的做法,和唐太宗的故事,说明了闻过则喜对于战争,对于国家的重要性。
在文章的结尾处,联系了作文题目中的材料,说明了闻过则喜更是一种传统美德,是一种道德修养,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议论文,而且细细看下来,这篇文章也是颇具杂文风格的,有现代文,有文言文,显得比较丰富。老师在点评的时候,称这篇文章:“睿智深刻而不消极,语句锤炼彰显生动”。
文章的结构很清晰,开头利用三闾大夫的名言做开门之句,再使用孔子的名言过度,承上启下,再借用唐太宗的结束全文。中间的论述部分很丰满,以“闻过则喜”为每一段的开头,使得文章比较整齐。
本文的论据汇合了古今中外的名人故事,这样广泛的论据,应用得也很恰当,使得全文的说服力很强。
文章的语言也是很有趣的,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全文中多处使用了大量的反问句,通过反问的句式,增强了文章的情感,也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增加了文章的厚度。
当然对于这篇文章还是有一些提升的空间的,虽然文章的主题的闻过则喜,闻过则怒没有过多的篇幅,在不影响中心论点的情况下,可以再增加一些闻过则怒的篇幅,加入一个或者几个小事例,作为反面论据,能够增加文章的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