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哏都”,常去园子听相声的观众应该对刘春山、许健这对叔侄火档并不陌生。为什么说叔侄呢?刘春山师从相声名家范振钰,许健则是苏家门的再传弟子,师父是刘俊杰先生。一般来说,捧逗一场买卖即便存在辈分之别,也是由长辈给晚辈量活。他们这不然,虽然两位也时常“打铁”,但还是许健捧哏居多。
在天津的相声园子里两位合作了十余年之久,因其火爆热烈的表演风格收获了一大批忠实拥趸。“说学逗唱”四门基本不存在短板,且新活老活没有偏颇。一般青年相声演员往往是精于一门,比如刚刚加入德云社的张番善使柳活,高峰善使文哏段子。而刘春山、许健在表演类型方面一直比较均衡。不管是文哏的《西江月》《韵调诗》《四大美人》,还是柳活的《杂学唱》《学大鼓》抑或是腿子活的《汾河湾》都拿的起来 ,可谓“文哏不温,打哏不噪”。老粘子们提到“武老板”和“铁刨花”两个响亮的外号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长期植根地方民间相声团体的演员想要大红大紫确实比较困难。虽然经常登上天津电视台的舞台,但全国观众对他们仍旧很陌生。在2012年的第六届CCTV相声大赛上,由刘春山创作《韵调诗》获得最佳作品奖,这对磨合多年的搭档在此次大赛中也获得了非职业二等奖,一等奖则是被张番、刘铨淼收入囊中。虽然登上了央视的舞台,也获得了应有的奖项荣誉,但很快一切又回归平静。后来,两位也经常到全国各地走穴,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天津的相声园子演出。
直到2015年,刘春山、许健正式成为北京嘻哈包袱铺签约演员,开启了“北漂”模式。京津两地相声园子两边赶场。在“哏都”他们是青年相声演员中数一数二的红角,可是到了北京发展并不顺利。京津观众群体的差异,对包袱理解的差异让初来乍到的叔侄俩多少有些水土不服。尽管他们也在不断调整原有作品的包袱设计,尽可能迎合北京观众的欣赏口味尽,使活的时候“皮儿薄”一点,可效果并不理想。经过三年多跌跌撞撞的北漂生活,最终还是回到了天津。
就在此时,精于相声创作的刘春山和以发托卖像见长的许健本打算一同加入谦祥益相声俱乐部。由于种种原因,只留下了捧哏的许健。刘春山则全身心投入到相声创作中,在去年的《相声有新人》中王善勇、周培岩的《对手戏》、李振威、张括的《我爱民歌》以及嘻哈F4的《偶像来了》等作品都是由刘春山一手包办的。许健在加入谦祥益后身份发生了改变,由原先的捧哏改为逗哏,而搭档也换成了天津另外一位青年相声演员谷宗翰。其实许健早先在天津少儿曲校时就是以逗哏为主,包括少年时期与裘英俊合作的《一封信》也都是逗哏演员。
现如今,回归天津相声园子的许健,偶尔还会上演评书和单弦。裂穴之后,刘春山则很少登台演出。曾经的一对黄金搭档,既不是因为利益,也不是因为艺术分歧,在合作十余年后以裂穴告终,多少会让喜爱他们相声的观众留下不舍和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