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语中看人文历史、看风土人情==
早上几个朋友喝茶,有两人喝着喝着吵起来
听到越来越大的声音,我纳闷了,喝茶的时候不是应该温文尔雅、心平气和吗?
待我赶到茶室,听了几句,忍不住笑了。
一个人在说,一定要消灭方言,另一个人在主张要保护方言。
主张消灭方言的人说:“非常厌恶方言,自家小孩子除了新闻联播腔,啥方言都不许沾。
另一个说:“我就喜欢方言,不仅小孩让他学了几种方言,还跟市广播电台写信建议,希望开通方言节目。”
没办法,谁让他们在我这里喝茶呢,我只好上去劝劝。
主张消灭方言的你,我能理解,你整天走南闯北,马不停蹄地出差,一个月20几天在外地,当地方言给你带来极大的不方便。
参加一个当地的会议时,面对那些不愿改口普通话的人,一副鸡同鸭讲的感觉,对于方言你肯定深恶痛绝。
主张保护方言的你,岁月静好,足不出户,就算外出了,也只是旅行,体验风土人情。
不管是自己家乡的方言,还是别处的方言,只是感觉有趣,充满历史和人文内涵。
你们一个是从语言功能角度出发,一个是从语言的文化角度出发,面对南腔北调,自然南辕北辙了。
一说起“南腔北调”这个词,大家第一反应是什么?
语言嘈杂?口音不纯?
您没错,成语词典也是这么解释的
南腔北调:意思是原指戏曲的南北腔调。现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掺杂着方言。出自《檐曝杂记》。
清·赵翼《檐曝杂记》卷一:“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但又为什么是“南腔北调”不是“南调北腔”呢?
因为在南北语言上有个很有趣的特点
相对而言(不绝对哈),北方是同腔不同调,而南方是同调不同腔,甚至不同腔、不同调。
例如,在北方,有人名叫林虎,新闻联播里叫 [lín hǔ]
有的省份,例如在河南许昌,就是叫 [līn hù],这就是同腔不同调,
所以南方人去北方,在自己的语言中枢调整一下音调,
勉强也能听个明白。
而若是南方语系,我就不说闽南语、粤语、湖南话、四川话、客家话、福州话、莆田话、温州话的“林虎”的区别有多大,随便挑一个闽南语,在腔方面,林字就有好几种口音,是那种声母和韵母都不同的发音,例如福建闽南局部地区就把“林”发音为[nǎ],跟哪里的“哪”字同腔同调 ,区别很大吧?
但是在调这方面,闽南各地的“林”,基本是第三声,同调。
那南腔北调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语言的同化和异化语言在演化过程中是有两种能量在角力的,一种是同化,一种是异化。
语言的最基本是沟通和交流,让别人听不懂,语言有什么用呢?
所以在漫长的历史中,就会出现一种语言逐步同化周边语言的现象,秦始皇统一中国时,就推广了人同文、车同轨,这就是语言文字的统一。
当然了,语言还有其他作用,例如文化主张、精神需求等,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在北美会逐渐市侩化,异化成美语,在亚洲会演化成椰子味英语、咖喱味英语。
网络环境也会有语言的创新和异化,例如之前的火星文,再如网络流行语,再如一些缩写,例如YYDS(一代大神)等。
这就像房子一样,开发商卖了同样的房子,拿到房子的业主自行敲敲打打,整出不同格局和风格的装修。
北方长时间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聚向北方的主要是为了发展,不管从政、求学、经商,都得跟人交流,都得适应当地的语言系统,所以北方语言就会趋于同化。
而往南迁移,主要避难、拓荒、流放,有些大户举族南迁,往山里一钻,自成一体,这在发展缓慢的古代,没什么问题,过一百年科技和文化也没什么明显进步,不怕因闭塞落后于时代。
于是南方语言趋于异化。
平原地区语言趋于同化,因为交流较为频繁,语言自身的异化会在交流过程中被削弱,落后地区的语言会被发达地区的语言迅速地同化。
而山区就不一样,我有一些闽西的客家朋友,他们就说,同为客家话,有时山另一头隔壁村的客家话都听不懂,明明知道是客家话,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就是听不懂。
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在90年代以前,数百年时间里,道路和交通工具不发达,没什么交流,山对面甚至老死不相往来。
于是原本相同语言、或者相近的语言,在不同的村子里,经过几百年的异化演变,结果就完全不同了。
这大致就是“南腔北调”的形成因素及过程了。
原创不易,期待鼓励
冲刺千粉中,请顺手关注,支持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