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和古镇“宋街”两旁,绿树成荫,树下居民三三两两坐在椅子上,下棋,打牌,谈天说地。
王龙平的吉州窑瓷器店,就开在这条石板路上。店面不大,但装修精致用心。人坐在店里,沏上一杯茶,从摆满了木叶瓷器、吉州窑瓷器的柜台缝隙里向街上一望,满目满耳,都是清凉碧翠的树影。
正门牌匾上写的是店名——临江永昌。
青年匠人与吉州窑
“临江永昌”——临江,说的是临江窑,是古代吉州窑的一个重要分支。
“我曾经到临江窑看过,那里空间很足,环境也非常好,适合专心做东西,可惜因为各种原因,最后没能在那里定居。”说起这件事,他的语气里有挥不去的遗憾。我们这才明白,“临江”这两个字,不光代表着对古代技艺的传承,也承载着他对创作和生活的自我期许。
“不过,现在这样也挺好的。”王龙平看向自己店铺里的瓷器作品,“在这里开店,人气更足些,很多年轻人都愿意买我的东西。”
作为曾在景德镇闯荡过,如今又回到吉州窑之源——永和的手艺人,在他眼里,永和是“古”的传承,有着深厚的文化土壤,景德镇则是“今”的代表,充满了发展创新的可能性。两者各有特色。
而王龙平的想法,就是用自己的作品去链接“古”与“今”,融合古代文化和现代设计,开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新路。
“一开始我也很惊讶,没想到年轻人这么喜欢木叶盏。”
在和顾客的交流相处中,他逐渐坚定了自己的理念:好的器物就是让人用得舒服的器物,自己要打造的,正是既能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又能把“物之用”发挥到极致的吉州窑瓷器。
饶州到吉州,寻一叶之踪王龙平的店里,木叶瓷器摆放得最多,也最受欢迎。他与吉州窑剪不断的缘分,正是因这“一叶”而始。
身为江西人,他从小就跟着家中亲戚学习雕刻,后来转行做瓷器,于是来到景德镇学习拉坯,优秀的造型设计能力,就是在此过程中逐渐养成的。
恰巧,他在景德镇的工作室隔壁,正是吉州窑陶瓷研究机构。就这样,王龙平第一次接触到了木叶盏,惊艳之余,生出了自己创作木叶盏的念头。
那时的他,除了拉坯造型之外,对瓷器烧制的其他步骤都不了解,而吉州窑木叶盏,又是公认的难学难烧。
没有捷径可走,只能一步一步,上釉烧窑,从头学起。一窑一窑,不知烧坏了多少片叶子。
手艺越发成熟后,他做出了一个决定:离开景德镇,回到吉州窑去。
创作、设计与生活
如今的王龙平,在永和有自己的店铺和工作室,一座不大不小的窑,拉坯修坯工具一应俱全。做雕刻造型出身的他,经常自己尝试一些全新的器型。荷叶边的水盂起伏变幻,花瓣一般的小茶盏姿态优雅,公道杯流畅的线条也带着一种现代设计的美感……
王龙平的工作室里,摆着一尊他自己手工雕刻的文天祥塑像,细节处理得尤其精致,惟妙惟肖。除此之外,他还擅长书法和素描,对室内设计也有自己的想法。
他的店铺不大,格局却显得十分开阔,两侧白色陈设架和中央一排玻璃展示柜,衬托着作品的黝黑色泽,格外赏心悦目。据说,装修还没有彻底完成,他希望最终能达到让客人一走进店门,就感觉心中明朗、舒适的效果。
就这样,生活、爱好和创作,在他的身上完美地融汇成一个整体。
关于未来,王龙平说,自己有两个想法,一是在稳住当下步伐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探索创新的可能性,包括器型和画面,所以未来会尝试用木叶创作更多的茶盘和瓷板画。
第二个想法,就是给自己的作品注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如果只是做陶瓷,流水线上就有很多,我们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我们的文化内涵,手工艺也是文化的一种体现,我想我之所以回到吉州来,不止是来学习发源地的技艺,更多的是来寻觅一种和吉州窑、和木叶盏紧密相连的文化。”
创作理念:用一生做好一件事
王龙平店里的木叶盏,釉色深沉温润,叶型舒展,木叶颜色变幻瑰丽。
“我的想法就是把作品尽可能地做到精致,现代人也更喜欢精致的东西。”“精致”两个字就代表着,一件作品,需要经过创作者无数次的修正和打磨,才能达到完美。
王龙平的吉州窑作品,底款大多落一个“吉”字。为了这个字怎么写,怎么落,他就一个人琢磨了半年多,最终呈现出的效果,黑底白字,笔画均匀,干净利落。
“吉”字第二横,特地拉长来写。他说,这是参考了宋代吉州窑作品残片上“吉”字落款写出来的,第二横恰好在圆底的中央位置,拉长处理之后,整体看起来匀称稳定,感觉很好。
王龙平的作品,除了美观,在实用上也精细到了极致。比如木叶壶的烧制,本来就极其困难,经他手打磨过的木叶壶,把把都是罕见的精品,木叶覆盖壶盖之上,清透灵动,出水不急不滞,不紊不弛,断水干净利落,少有回流。
对自己的作品,王龙平不仅有自信,也有“造物者”的珍爱之心。“有时候烧出了特别好的东西,经常不想卖了,舍不得卖。”他有些腼腆地笑了笑,又说:“不过还是不能私藏,那就安慰自己说,以后还能烧出更好的。”
江西多雨,在王家店铺里闲坐喝茶,时常能听见雨声淅淅沥沥,敲打着宋街的石板路。如是度过一个下午,仿佛一生都在缓慢的时间里倏忽流逝了。
听着时光安稳的脚步声,做着踏实的手工之器,这,大概就是最美妙的匠人生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