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刀客,我们很多人首先会联想到武侠世界里的那些刀客,或者在双旗镇,漫天黄沙中解决了一刀仙的孩哥,再或者独臂断刀大战飞龙,拯救炼锋号的定安等等。
在昆虫的世界里,也有着一种刀客,它们手持双刀,安静地隐藏着自己,时刻保持着战斗的姿态,一旦发现猎物,在电光火石之间,便双刀齐出,将猎物斩获。
没错,今天要说的主角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螳螂。虽说体型不大,但它在昆虫界可以说是所向披靡,不管是体型大或者小的昆虫,甚至于一些爬行动物,在它们的眼里只是食物而已。
螳螂是一名出色的猎手,它们就是为了战斗而生的从外形上看,螳螂是非常善于伪装自己的,不同的螳螂有着不同的颜色甚至外形,但它们的外形颜色都是和它们经常出没的环境相融合的,这也就是它们的保护色,不过它们的保护色不是为了保护自己,更多的功能是为了不让猎物发现。
螳螂之所以在昆虫界能够所向披靡,是因为它们有着三件武器,除了我们很明显的两把大刀以外,还有它的眼睛和嘴巴,这些都是它们克敌制胜的法宝。
螳螂又被称为刀螂,它身上的三件武器最引人注目的就要数它的两把大刀了,这里我们就需要来一个特写了,可以看出,这把刀是没有刀刃的,但却密布尖锐的刺,在前端还有一个倒钩,这样的刀合起来任由什么样的猎物,想要逃脱也是很难的。
除了标志性的两把大刀,眼睛和嘴巴往往容易被人忽略,但对于螳螂来说,这两件武器却是和它的大刀同样重要的。它的眼睛是复眼,也就是由很多的小眼睛组成,视觉非常敏锐,能够准确判断出猎物的动态。
而螳螂的牙齿,则是有着非常强悍的咬合力,不管是多么皮糙肉厚的甲虫,都能轻而易举的撕开,曾经看过一个视频,一条蜥蜴的厚皮在螳螂的嘴下也是毫无招架之力,轻而易举就能撕开。
有了这三件武器,螳螂几乎就可以横行整个昆虫界了,甚至还敢于挑战一些体型比较小的蜥蜴、蛇之类的爬行动物。对于同类,螳螂同样也不会放过,尤其是在交配之后母螳螂吃掉公螳螂的事,那是很常见的。
交配之后吃掉同类的现象,被称为“性食同类”,不仅仅是螳螂,在一些蜘蛛身上也会有这种现象。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有很多人在研究这个问题,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说法:
一是公螳螂为了爱情献身,这个说法有点不靠谱,别说螳螂没有思想,就算是我们有思想的人,有几个能真正为了爱情献身呢?第二种说法很简单,就是母螳螂饿了,在母螳螂的眼里公螳螂只是一种食物,还有人做过试验,发现吃饱了的母螳螂基本不会吃掉公螳螂;再还有一种说法,就是为了繁衍后代的需要,母螳螂吃掉公螳螂可以更好的补充营养啥的。不管真实的原因是怎样的,在螳螂身上,交配后吃掉同类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可以这么说,螳螂的生活里只有杀戮,再厉害的角色在它们的眼里也只是食物,但在它们的食物里面,有一大部分是害虫,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螳螂是一种益虫。
现在的螳螂踪迹难寻,再厉害的刀客也难敌人类的贪婪但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现在在农村螳螂的数量却是越来越少了,不会像以前那样去山里经常能看到了, 最起码在我们胶东这里是这个样子的。
造成螳螂数量减少的原因在哪里呢?有的人说是现在过量使用农药造成的,我认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我们农民种地,基本上是离不开农药化肥的,一些杀虫剂不仅仅会消灭害虫,对于螳螂之类的益虫,也是有一定伤害的,所以螳螂数量的减少和大量使用农药有一定的关系。
但我认为,这还不是关键的,在我们这里,螳螂数量的减少,和我们采集螳螂的卵有着很大的关系。
螳螂的卵又叫螵蛸,以前在农村野外经常能看到,尤其是到了冬天树叶落完了以后,更是容易找到。
这个螵蛸是可以入药的,在前些年我们这里农村就有收购的,后来价格逐渐上涨,我记得一斤从开始的几十块钱涨到了后来的将近二百块钱。
有了这样的价格,一些人就受不住金钱的诱惑了,在冬天闲着没事的时候就满山遍野寻找这些螵蛸,别看一个螳螂卵块没有多重,但要是一整天都干这事的话,那时候也是能采不少的,我们村曾经就有人一年采螵蛸赚个几千块钱。
虽然赚的不是特别多,但看到有人能采这个赚钱,就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冬天没事的时候干起这个营生,或者专门抽时间,也或者顺手而为,反正被发现了的螵蛸基本是留不下来的。
这样几年下来,我们这里野外的螵蛸越来越少,螳螂自然也就越来越少了。虽然现在专门采螵蛸的人已经很少,但要想让螳螂的数量再增加到以前的样子,却是很难了。
在一些蝇头小利的诱惑下,在昆虫界刻意横行的刀客,却没能逃脱一些人的魔爪。
有的人说,现在螳螂不是偶尔还能看到嘛,有你说的这么严重吗?我们常说不要竭泽而渔,螳螂数量的减少,是很值得我们警惕的了!
如果我们还是只顾眼前的一点小小的利益,不顾后果,那么在若干年以后,我们的后代会不会只能在书本或者视频中看到螳螂呢?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一切,会不会逐渐的都要消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