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出于对杨宪的赏识,故而“欲相杨宪”,意思就是打算册封杨宪为“丞相”,但是素来与“杨宪”交好的明朝名臣“刘基”,却对明太祖册封杨宪为丞相的想法大为反对,“力言不可”。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究其原因,原来是“刘基”觉得杨宪能力不足,无法真正做到“得才配位”,自然也就无法成为一个“好丞相”,所以这才极力反对杨宪拜相。——《明史·列传第十六》
刘基示意画像插图
可能很多人都会认为“刘基”是不是嫉妒“杨宪”啊?否则为何要阻止杨宪拜相呢?这不就相当于断送了杨宪的仕途吗!其实不然,因为“刘基”完全没有“嫉妒”杨宪的必要。
明太祖曾对刘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吾之相,诚无逾先生”,俨然同样有册封刘基为丞相的想法,但是却被“刘基”以“臣疾恶太甚,又不耐繁剧,为之且孤上恩”的理由给拒绝了。——《明史·列传第十六》
顾名思义,只要刘基愿意,便可以随时接受册封出任丞相。如若再加上史书所记载的“宪素善基”,显然杨宪平时与刘基的关系也是极好,那么刘基“嫉妒”杨宪的说法,自然也就无法成立了,毕竟杨宪拜相以后,单是与刘基的这份关系,就足以让两者互相帮扶了不是吗?——《明史·列传第十六》
所以也就只剩下了一种可能,即杨宪真的不适合做丞相,毕竟不管怎么说,“丞相”还真就不是那么好当的。
李善长示意剧照插图
“丞相”所必须要具备的标准有句俗话说的好,“做官难,做一个好官更难”,明朝的丞相同样如此,想要真正的坐稳丞相之职尚且不容易,更别提还得做一个“心系百姓、忠于朝廷”的“好丞相”,显然就更是难上加难。
论品级“太祖承前制,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正一品”,乃是“九品十八级”官阶体系中的“第一序列”,在明朝职官体系之中更是“位列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一级。——《明史·职官一》
就好比洪武三年(1370年),被明太祖朱元璋“授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的明初丞相“李善长”,这个时候的他,就正是“正一品”官阶。——《明史·列传第十五》
明初丞相位极人臣示意画像插图
论地位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分设“左、右丞相。......以统领众职”,在朝堂上的“朝位班次”,更是“俱列六部之上”,实打实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位极人臣都一点不为过。——《明史·职官一》
论权势明初丞相执掌六部诸司,凡“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户口、田赋之政令”、以及“诸司、卫所禄俸,边镇粮饷”等诸多“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所拥有的职能,丞相都有权参与甚至是决策。——《明史·职官一》
胡惟庸示意画像插图
就好比明初丞相胡惟庸,其就是凭借这“大权在握”的“丞相”之职实现了“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的专权目的。——《明史·奸臣》
试问,如此位高权重的一个“职位”,若是放在一个能力平常的普通人之手,他能完成这般繁巨的工作量吗?又能扛住因“位高权重”而带来的诸多“不良诱惑”吗?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想要做好一个“丞相”,而且还得是明太祖朱元璋眼中的“好丞相”,那么在拥有足够的能力妥善处理政务之时,势必就还需要相对应的“德行”来呼应,即“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的气度。——《明史·列传第十六》
意思就是丞相在处理政务之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意识”,要始终保持公平公正,并把义理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正如前文曾说过的,丞相必须“心系百姓、忠于朝廷”,唯有“德才配位”,方能真正的成为一个“好丞相”。
赫然是“才能”与“德行”二者必须得相辅相成,而且缺一不可。那么我们再来看看“杨宪”是否能达到“丞相”所必须具备的“才能”以及“德行”的标准。
杨宪示意剧照插图
杨宪不具备丞相所必须具备的“德行”据史料记载,至正十六年(1356年),明太祖朱元璋“改集庆路为应天府,辟夏煜、孙炎、杨宪等十余人”,也就是说,在这个时候,杨宪才算是正是进入了明太祖朱元璋的视野。——《明史·太祖一》
但是一直到洪武元年(1368年)明朝正式建立之前,杨宪在明太宗手底下所负责的职能其实都很简单,要么是传递信息的“信使”,要么是在外监察的“检校”,而且基本也都是些地位不算太高的“小官”。
就好比明太祖朱元璋在拉拢“张士诚”之时,就曾“遣杨宪通好于士诚”,并明确表明“自今信使往来,毋惑谗言,以生边衅”,毫无疑问,这个“信使”所指,就是“杨宪”此时所扮演的角色。——《明史·列传第十一》
李文忠示意画像插图
再比如至正十八年(1358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李文忠守严州”,此时的杨宪也一并被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到了“严州”,出任“检校”,很显然,明太祖就是想让杨宪去监督“李文忠”。
继而史书上所记载的“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事件也就因此而发生,这就足以证明杨宪当时所履行的,就正是“检校”的“监察”之责。——《明史·后妃》
与此同时,据明太祖朱元璋后来所说的,“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以及“文忠后卒有功“等相关记载来看,无疑就坐实了杨宪的“诬告”纯粹就是捕风捉影,并无真凭实据,全然只靠自己的主观意识去判断。——《明史·后妃》
这也就意味着杨宪显然没有丞相“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的气度,也就是没有具备丞相所必须要具备的“德行”。——《明史·列传第十六》
明太祖朱元璋示意画像插图
杨宪不具备丞相所必须具备的“才能”除此以外,一直到明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下诏让杨宪“以伺察搏击为事”,显然还是让他承担跟“监察”相关的职务。——《明史·列传第二十三》
换言之,自杨宪投奔朱元璋之日起,再到洪武元年明朝正式建立,前后跨度十余年,然而“杨宪”所承担的职能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依旧还是专门负责监察官员、或者是刺探情报。
可是同样是洪武元年(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却提出了“欲相杨宪”的想法,而且紧接着于洪武二年(1369年),就宣布“杨宪为相”,直接将其升迁为“左丞相”。——《明史·列传第十七》
这前后的转变是不是莫名有点太快了呢?大家想啊,杨宪在拜相之前的十余年时间里,绝大多数时期都只是“信使”或者“检校”之类的小官,人微言轻。但是在明朝建朝后,杨宪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摇身一变,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更是手握重权,位极人臣。
前后的差异不可谓不悬殊,难不成此前都是杨宪在藏拙?显然可能性不大,那么也就只剩下了一点,是明太祖朱元璋刻意为之,目的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想通过“杨宪”来达成对“丞相”权力的限制以及掌控。
明朝中央集权示意概念插图
大家想啊,明太祖想要实现“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诉求有目共睹,而“丞相”又位高权重,势必就会对明太祖实现“君主专制”的目标造成威胁。
再加上明太祖既然能让杨宪“以伺察搏击为事”,也就意味着明太祖定然十分信任杨宪,所以这“杨宪”自然也就成了明太祖限制以及掌控“丞相权力”的极佳人选,至于有没有“才能”,反而成了次要的。
毕竟明太祖在掌控“丞相”的权势以后,势必就会形成事事皇权为上,一切皆凭皇帝做主的政治格局不是吗?
再比如,杨宪曾主张“民轻犯法,非重治之,则犯者益众”,而明太祖朱元璋则是“民之为恶,譬犹衣之积垢,加以瀚濯,则可以复洁”,显然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态度,同样足以证明明太祖其实并不在乎杨宪能力的强弱,只要忠于朝廷就足够了。——《明太祖宝训·卷五》
如若再结合曾推行“严刑峻法”法家思想的秦王朝兴衰历程来看,相信大家也不难发现,杨宪此举,无疑就是在走秦始皇嬴政的老路,对民心的凝聚极为不利,显然并未意识到“仁政”对于“政权”延续的重要性。所以其“才能”定然也是极为有限的。
刘基示意画像插图
刘基反对杨宪拜相的原因那么刘基反对杨宪拜相的原因就很明显了,属实就正是因为杨宪非但“才不配位”,而且亦是“德不配位”,并不适合出任丞相之职。
“孔子”曾经说过,“德不配位,必有灾殃;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而刘基又是著名的“文学家”,博通经史,学识渊博,自然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周易·系辞下》
所以在明太祖朱元璋提出这个想法之时,出于对杨宪的了解,刘基当即就得出了一个“夫宰相者,持心如水,以义理为权衡,而己无与者也,宪则不然”的结论。显然是在旁敲侧击的告诉明太祖朱元璋,杨宪并不具备丞相所必须要具备的标准条件。——《明史·列传第十六》
这点相信大家从前文所讲的种种案例中也能够看出来。
而且,刘基拜相后也确实是表现出了很大的不足,专决省事,罢去旧吏,更用亲信,杀侍御史刘炳、弹劾右丞汪广洋,几乎可以说是想方设法的培养自己的亲信势力,摆明了是想要“专权”。非但暴露了其“德才皆不配位”的缺陷,更是完全违背了明太祖想要通过他限制“相权”的初衷。
从而也就直接导致了洪武三年,“中书左丞杨宪有罪诛”的事件发生,明太祖最终还是对其大失所望。——《明史·太祖二》
杨宪示意剧照插图
结束语简而言之,刘基是因为杨宪并不具备丞相所应该具备的“才能”以及“德行”,所以才出于对明朝社稷、以及百姓的考虑,不惜承担“违抗圣意”,也要极力反对杨宪拜相。
不过刘基却忽略了明太祖想要限制和掌控相权的深层次意图,所以即便刘基阻止杨宪拜相,但最终却并未成功。
如果这么看的话,其实刘基和明太祖两人都没什么错,其言论或行为也都能站得住脚,毕竟根本的“立场”就不同,一个为“社稷百姓”,另一个则为“江山政权”,那么考虑问题的方式和方向自然也就截然不同。
但殊途同归,如果杨宪真的能在拜相后努力提升自己,使自己“德才兼备”,满足丞相所必须具备的标准,那么等待他的结局定然不会是史书所记载的那般模样,毕竟他在拜相之前,就已经有了最让明太祖朱元璋放心的一点,就是“忠于朝廷”。
常言道,以史为鉴,封建时期的制度或事件固然有其消极影响,但也会有其积极的一面,杨宪拜相的案例就足以告诉我们,不管何时何地何人,不论职位高低,权势大小。光有“才能”肯定是不行的,“德行”亦是同样的重要。而且两者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