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
2024-06-25 01:33:35  作者:带我心走  网址:https://m.xinb2b.cn/know/mit434765.html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1)

看学生作文,常常觉得有些学生颇能讲一些大道理,诗啊梦啊寂寞呀想去周游世界呀,都能来那么一纸,而一旦接触具体事物,需要分析说理,往往只能空谈,既无法深入,也缺少恰当的表达。

我想,其原因除了思维能力有限外,也和学生不谙世事、缺乏生活经验有关。学生作文一旦涉及民生,叙述故事往往就像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青少年时代脱离生活,有可能会影响学生一生的情感态度。

我在十多年前意识到这是个问题。有次作文讲评结束,我很认真地要求学生写出大米、鸡蛋、青菜、自来水、家用电的价格——要求不高,至少差不太多。

结果真有不少学生一项也写不出来,有的写出的单价很离谱,无怪学生作文中也有类似“何不食肉糜”的感慨。

很多老师在阅作文卷时,仅仅因为学生在文章中说了件近日新闻便倍感欣喜,认为学生“素质高”“关注社会”“关注民生”,从而产生好感,认为“有新意”,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学生脱离社会。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2)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3)

对一名高中生来说,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有必要吗?

有必要。学生不知柴米贵,有时,教师和家长都觉得食堂的饭菜价格贵了,而学生只知道说“不好吃”。学生浪费粮食,青年教师也经常倒饭菜。

只有知道了大米多少钱一斤,也许才能了解什么是中国农民,才知道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下笔时才不至于那么轻浮、那么矫情。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之类的话,小学生都会背,可是未必能去践行,这是中国教育最糟糕之处。他嘴上说关注民生,却连每天吃的大米多少钱一斤都不知道,牛奶是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

城市的孩子不知道报章上公布的“农民人均收入”究竟意味着什么,也不知道农民看病靠什么“保障”,所以会奇怪地问:“所有农民看病都不能报销吗?”他在写作时,往往不能对世事做出正确的判断,也不会分析,他的结论也可能就是错的。

我从作文中看出,学生中会做家务的人不多,农村学生也不参加田间劳动。在城市,很多高中生上学、放学仍需要家长接送,有些连书包也不用提(我三次在学校门口看到一名军士接送长官的孩子,帮她提书包)。

接触社会过少,情感自然也就苍白,少见多怪,好做大言,动不动就危言耸听。学校搞一次31公里的步行活动,家长纷纷送行,校长授旗,场面热烈悲壮,活像当年出发去打日本。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4)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5)

读汪曾祺的小说,看他叙述一个行当(比如银匠、车匠)时,精细地描写,比一个内行还要认真;他写种马铃薯、种葡萄,叙述说明的功夫非同一般。这些,就是作家生活的“底子”。

即使是四处漂泊,即使被发配充军,甚至身陷牢狱,也挡不住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写作者最基础的观察功夫来自生活,可我们的学生连大米从哪里来都没有兴趣,就只能去模仿郭敬明。

有个高一学生在作文中写一位民工老郭:

每天中午工人们吃自带的饭。老郭的饭我是见过的,挺大的铁皮饭盒里不知是用水还是用汤泡着饭,饭盒的一角蜷缩着一团白菜叶,另一角漂着两小块萝卜干,汤被萝卜干泡得泛黄,萝卜干被汤泡得泛白。有时电工会搛一小块肉给他,然后说:“吃吧。”这话里既有怜悯,也有瞧不起。

我们把旧住户留下来的浴缸扔了,老郭却忽然关心起来:“浴缸呢?”父亲便告诉了他。他支吾了半天,告诉我们,他是想把旧浴缸拿回工棚去洗衣洗澡用的。

我们猛然醒悟,怪不得前几天卸下浴缸时他很小心,生怕敲碎了一块瓷。他只是愣了一下,又没事儿一样抬水泥去了。我却分明地感到一种愧怍,这也许并不来自我们犯的错误,而可能是对这样的人的天性的愧怍。

铺瓷砖时,他把砖片敲碎了,飞起的碎片流利地在他的脚面上划出寸把长、很深的口子。他哼了一声,抹一抹流出的血,放在嘴里吮;然后用唾液涂在伤口上。

我忙去找碘酒,他却摇摇头,顺手扯下一大段胶带,粘在伤口上。也许粘得不太好吧,我仍旧看得见那翻开的皮肉和渗出的血。第二天上工,他脱下伤脚的鞋,一瘸一拐地继续抬水泥。

他只是为了能拿到那20块钱。他脚上粘着的仍是那段胶带,伤口肿了。

这篇随笔的题目竟然是“家”,让人沉思不已。一个以做短工为生的农民,常年为城里人装修房屋,而自己却回不了家。三个段落写老郭的生活,分别写老郭的午饭、老郭没能得到浴缸和老郭的受伤。

每件事都会让有良知的读者心酸。同情与悲悯往往是写作者最重要的情感禀赋,有了它,观察生活的角度和深度都有可能超凡脱俗。

作者把所见到的老郭的生活记写下来,好像没有费什么气力,然而在叙述中分明写出了对人物的感情。

如果作者不知道“一天20块钱”对老郭来说意味着什么,我看即使面对这样的生活,他也会麻木不仁。他写不出来。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有生活的“底子”,笔下才会有活生生的人,才会有泥土的气息,才会有人的喜怒哀乐。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6)

大米1元一斤贵不贵(请问您的学生知道大米多少钱一斤吗)(7)

作文是一种创造。童年到少年时期,是大脑的主要发展时期,这一阶段人的可塑性最大,一些基本素质要在这一阶段形成。

过了这个阶段,人的发展可能有限。如果一个人在儿童时期就丧失了对事物的好奇心,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敏感,没有探求精神,不乐于表达,那么,这个人的成长会很缓慢。

来源:原创图书新书《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王栋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

  • 食物的凉热性由什么决定(专家们说食物分寒性和热性的)
  • 2024-06-25专家们说食物分寒性和热性的我们常常在养生节目中,听到说食物分寒性和热性养生节目比如高粱的热性的,木耳是寒性的;猪肉是寒性的,狗肉的热性的;荔枝是热性的,绿豆是寒性的热性的羊肉寒性的蟹那到底古代中医是怎么区分食物的寒热的呢?知道。
  • 冬天夜晚串钩钓鱼的方法(冬天夜晚怎么串钩钓鱼)
  • 2024-06-25冬天夜晚怎么串钩钓鱼选位至关重要,钓位选不好,等于瞎胡跑“空军”的可能性太大了劳累一天无所获知水情、懂鱼情不要选择流动的水,特别是水流湍急的地方;流动的水温度远低于稳水也不要选择特别清澈的水,不要选择过于宽阔的水面宽阔的。
  • 花生吃多会有坏处吗(花生是有害还是有利)
  • 2024-06-25花生是有害还是有利本文作者:支杰华,江苏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花生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还有“长寿果”的称号,无论是作为下酒菜还是零食都深受大家的喜爱检查血脂高,吃花生缓解,靠谱吗?54岁的老张刚从医院检。
  • 京剧界到底谁是第一美女(放眼京剧界谁是第一美)
  • 2024-06-25放眼京剧界谁是第一美京剧界谁最美自有公论,没有最美,只有更美对于京剧这门国粹艺术,要说哪个演员美需要考虑唱功、扮相、身段,颜值等多种因素,这可不同于人们日常所说的颜值这么随意,否则也没什么意思了网络上随便搜索一下,大概李。
  • 脑壳发热就出汗是什么原因(头脑发热是正常的吗)
  • 2024-06-25头脑发热是正常的吗▎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人在兴奋激动的时候做出一些不太理智的行为,常被说成“头脑发热”然而,科学家们最近通过测量“脑温”发现,健康正常的人脑其实比我们过去以为得更热,与正常体温相比,大脑的确经常处于“发。
  • 端午特别篇之屈原(我们为何纪念屈原)
  • 2024-06-25我们为何纪念屈原端午节到了,又是一年一度的甜咸粽子“正统”之争环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各地都有丰富多彩的端午民俗尽管风俗习惯不同,却都包含着纪念屈原的意蕴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相传在战国时期,一生心系国家振兴的。
  • 人生是一场不进则退的旅程(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
  • 2024-06-25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时间总是顺流而下,一泻千里,丝毫不与你商量;而生活却总是逆流而上,就像推着箱子上山,一不用劲,就会使生活退回到起点所以经常有人说,生活不易仔细想想的确如此不易的生活也会有许多乐趣,比如生活中总会遇到一。
  • 李一男与新能源汽车(李一男造大牛电动车)
  • 2024-06-25李一男造大牛电动车风生水起的造车新势力背后,都是颇为成功的连续创业者,理想的李想、小鹏的何小鹏、蔚来的李斌皆无一例外这个造车俱乐部将正式迎来新成员,在打造出小牛电动两轮车之后,李一男投资创立自游家品牌,在前日宣布首辆新。
  • 猎罪图鉴什么时候播
  • 2024-06-25猎罪图鉴什么时候播《猎罪图鉴》是由张晓波监制,贾东岩总编剧,邢键钧执导,檀健次领衔主演,金世佳特别主演的罪案推理短剧该剧讲述了因一起尘封旧案而结怨的模拟画像师沈翊和刑警队长杜城,在机缘巧合下被迫搭档,两人联手侦破多起离。
  • 美国校园马尾杀(美国18岁高中生闯小学开枪屠杀19名儿童)
  • 2024-06-25美国18岁高中生闯小学开枪屠杀19名儿童周二上午11点32分左右,美国得克萨斯州,乌瓦尔德市,罗伯小学学生与老师们正在举办活动,庆祝又一学年的结束,本周是他们上课的最后一星期,还剩两天就开始放暑假了然而,突然爆发的无数枪声,让原本热闹的学校。
  • 防水补漏的方法
  • 2024-06-25防水补漏的方法步骤/方式1找到漏水点步骤/方式2清理基层步骤/方式3倒出防水涂料步骤/方式4蘸取涂刷步骤/方式5第一遍干了以后,再刷第二遍步骤/方式6晾干就可以了。
  • 戴一次性口罩怎样防止眼镜起雾(眼镜起雾等于口罩白戴)
  • 2024-06-25眼镜起雾等于口罩白戴疫情持续到现在,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不过,眼看就要返工,家里的口罩却屈指可数可怕的不是口罩少,而是口罩用错,让稀缺资源白白流失为此,丁香医生整理了戴口罩最容易犯的五个错误,帮你避坑,不再浪费错误1:戴「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