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学习,参与知名企业深度实践,“大咖”企业家手把手进行指导……近日,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大一新生刘瑞奇参加完学院专业介绍活动后,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学有所得能有所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学有所得能有所用
感受学科交叉融合的跨界学习,参与知名企业深度实践,“大咖”企业家手把手进行指导……近日,湖北工业大学智能建造专业大一新生刘瑞奇参加完学院专业介绍活动后,对自己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智能建造专业是该校今年新增的新工科专业之一。“所办为所需,所授为所愿,所学为所用。”湖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刘德富介绍,学校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和湖北产业发展战略布局,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合,探索高素质新工科人才培养新模式。
专业布局对接产业体系
作为湖北省属的工科院校,湖北工业大学与地方产业发展关系密切。今年,该校专业数从73个压缩到56个,实现与湖北省“51020”现代产业体系的完全对接,高度契合国家和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
“所办专业必须是社会所需的,学生想学的,毕业后能用得上的。”湖北工业大学教务处处长王德发介绍,从2013年起,学校就按专业第一志愿率、报到率、专业保有率、就业率等数据及学生满意度构建专业动态监测指标体系。
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上年度以上4类核心数据处于全校后5%的专业,将被预警,并要求不增加招生数量;连续2年预警,将减少招生数量或实行隔年招生;连续3年预警,停止招生。
记者了解到,为更好对接湖北区域重点产业人才供给,湖北工业大学布局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机器人工程等10个工科专业。同时,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26个传统工科专业进行改造升级,先后撤销了17个与地方经济发展契合度不够的专业。
此外,该校还打通学科专业孤岛,建设跨院系、多学科专业集群,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围绕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该校开设了13个微专业,学生修完学分,即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产业学院“瞄准”社会需求
2019年,湖北高校首家芯片产业学院在湖北工业大学成立,投资3000万元建设的芯片设计与工艺实验中心,覆盖了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等贴近企业实际需求的实践环节。
“我们希望为湖北芯片产业发展培养管用、好用的高素质人才。”该院执行院长吕辉教授介绍,目前,学院在光芯片、射频前端器件、三维存储芯片等领域,与武汉新芯等知名企业展开合作,共建设4家校企研发中心、2个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和6个研究生工作站。
由此,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受益颇丰。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2018级学生张文宇就按照工厂规范,在实验室亲手设计了一款芯片,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除了芯片产业学院,学校还组建了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学院。通过3个产业学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商学生发展,共设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共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
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学校在全国建有300多家实习实训基地,其中3个国家级实践教育中心、5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45个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每年可满足全校10个新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训及创新创业的需要。学校规定,每名大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完成20—25个项目,而这些项目大多是面向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的实践项目。
引导学生到关键领域就业创业
2021年央视春晚舞台上,24只随音乐起舞、还会拜年的机器牛“犇犇”以可爱的外形、整齐的动作吸引了诸多目光。这群机器牛的研发负责人,就是湖北工业大学理学院2016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邓志。为了排除通信干扰问题,他带领团队在一周之内研发出全局定位系统。
在湖北工业大学,还有无数个“邓志”。2017届建筑设计专业毕业生雷赫,带领一群90后海归一起创业,研发出国内首个移动端实时云渲染家装设计软件。“大学的经历是我创业的底气。”雷赫说。在第三届武汉设计双年展上,雷赫带领团队设计出一面可互动建筑灯光展墙作品——“海蓝之谜”,成为当年唯一获选参展的学生作品,也是华中地区首个数字互动跨界建筑作品。
据统计,目前,湖北工业大学七成毕业生服务于新兴产业,为湖北区域重点产业高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以该校芯片产业学院为例,近3年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97%,其中58.9%进入芯片行业,30.7%选择深造,40%毕业生进入华为、长江存储、烽火通信、敏芯半导体等芯片设计与制造企业工作。
“到关键领域和重点区域就业创业。”湖北工业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处长夏星介绍,学校在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布局,一年来,1500余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用人单位进校宣讲招聘,提供岗位近万个。
《中国教育报》2021年11月22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程墨 通讯员 陈凌 曹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