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讲故事是每个年轻父母都有过的经历,父子/母子在沙发或床头一起捧着故事书的场景往往很温馨、美好,可要是故事书突然渗出鲜血又或者浮出手握鲜活心脏的恶魔呢?
轩轩听故事时说他害怕
“轩轩,我给你讲故事听吧!你想听《小红帽》还是《快乐王子》呢?”
“王子吧,讲的是什么?”
……
听到一半的时候,轩轩表示不想听了,我开始以为是小孩子调皮,注意力很难集中,于是半劝半强制地又开始讲起了《小红帽》。
“爸爸,不听了,我害怕。”
“害怕?童话故事有什么好害怕的?”——问完这句话我突然发现不对,一直以来我认为和教育我认为是世界知名童话的故事,似乎真的一点不美好。
开膛剖肚、挖眼掏心在极端的时间里我大致回忆了一下我儿时曾经听过或者自己看过的故事,从害怕的视角去审视这些经典时,我惊讶的发现原来那些长期以来被奉为经典的世界知名童话故事竟是那么的恐怖。
黑暗恐怖的《格林童话》
当轩爸把自己的感悟发到朋友圈时,除不少和我差不多的年轻父母突然醒悟外,更有不少小伙伴明确点出《格林童话》实际上就是成人的恐怖故事,也后悔自己当初不小心给孩子讲了几个黑暗听话故事后才幡然醒悟。
关注“孩奴部落”的小伙伴显然至少能避开这个坑,已经踩进去了的伙伴,也可以想办法弥补一下。
《格林童话》是轩爸朋友圈里面点评和讨论比较多的一部被众多爸妈嫌弃的童话故事,深挖《格林童话》的历史会发现,这本宣传中享誉世界的童话故事一点也不美好。
《格林童话》来源于格林两兄弟收集整理的“民间童话”,当时编撰这本书的时候欧洲风气极差,民间故事大多讽喻、嘲讽,例如女人为了温饱改嫁而丢弃孩子等等,更有大量黑暗、暴利、血腥元素贯穿其中。
《莴苣姑娘》中的性暗示、《灰姑娘》里面被砍掉脚后跟和脚趾的姐姐们、《小红帽》残忍地破开大灰狼暗示坏人的肚子等等情节真的应该出现在儿童的童年记忆里面吗?
大量断手断脚、刺杀锤击的故事情节或许只是一笔带过又或者将受摧残的对象从人变成了动物或者雕像,可归根到底的酷刑及实施并未有任何改变。
阴暗的《安徒生童话》
如果说《格林童话》里面的血腥和恐怖是浮在水面上的,那轩爸接下来要八卦的《安徒生童话》里面的黑暗则隐藏得让人难以察觉。
《大克劳斯和小克劳斯》里面隐藏着愚昧、欺诈和血腥的多种情节,早已在网络上引起了多番争议,即使是《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故事,同样传递出冰冷的社会情绪,小姑娘为何在童话故事里面也只能划光火柴,饥寒交迫而死?童话故事一定要加入对现实的批判和抗争吗?传递对现实的无奈又或者死亡才能解脱一切,难道真的是作为父母的我们,希望且愿意每天给孩子们传递的情绪吗?
《红舞鞋》表面上看是宣扬不要贪心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可神明的惩罚为何需要樵夫砍下双脚才能得以解脱,这难道不是暗藏的自残情节吗?
轩爸在产生诸多疑问以后有好奇安徒生为何会自己编撰如此多暗藏阴暗面的故事,也建议其它小伙伴多去了解下,这里不想过多做人生攻击,但真的有很多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
土里土气的成语故事
当三十几岁的轩爸重新阅读《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这两本一度认为是儿童童话故事里“圣典”时发现,这些故事恐怕不仅仅会让小朋友们害怕,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持续地向孩子们传递血腥、暴力元素,进而影响孩子们的思想、行为。
可亲子阅读、讲故事又是家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国外经典故事令轩爸背心发凉时,寻找替代内容一度成为让轩爸着急的事儿。
《对牛弹琴》、《负荆请罪》、《神笔马良》等轩爸一度以为太过old,一点也不国际范儿的故事在尝试给轩轩分享了一两个以后引起了他的注意,而且在对比欧美童话故事的时候发现,我们国家的成语故事、歇后语故事又或者古代故事真的是干净、纯粹了好多,我不否认里面也会有一些有关生死的讨论,但相比恐怖的《格林童话》、阴森的《安徒生童话》,我国一直以来流传下来的故事真的美好太多。
现在轩轩已经五岁半了,除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他喜欢听的故事外,他更多时候会好奇爸爸的年轻时候的事情,想要知道爸爸成长的历程,听很多次以后尝试给他母亲和婆婆分享,对于他而言,这些爸爸曾经经历的事儿在他眼里显然也是有趣的故事。
写在最后:严审儿童故事
故事,对于每一个孩子的童年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存在,但当我们长大后,重新审视那些儿时经典的童话故事时绝对会发现“童话里不仅都是骗人的”,更是可怕的。如果你不想源源不断地持续给自己的孩子灌输那些恐怖而血腥的故事,又或者在他们思维中埋下可怕的种子,建议一定要严格审核每一个可能接触到孩子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