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四个亲生女儿中,只有第二女活到了成年,这位宗室女被祖父康熙封为郡主,却只活了23岁,雍正继位后,将这个唯一的亲生女儿追封为和硕怀恪公主。
和硕怀恪公主生于康熙三十四年七月初六,母亲是齐妃李氏。
李氏原本是知府李文烨的女儿,康熙年间被康熙指给皇四子胤禛为侧福晋,虽然李氏在府内的地位不如嫡福晋乌拉那拉氏(孝敬宪皇后),但她确实胤禛早期最得宠的女人。
据统计,从康熙三十四年生下第二女怀恪开始,一直到康熙四十三年生下第三子弘时,李氏先后为胤禛生了四个儿女,除了怀恪与弘时,还有皇子弘昐与第二子弘昀,只不过,这两个儿子都早年夭折,怀恪与弘时则活到了成年。
自从康熙五十年,年遐龄之女年氏嫁给胤禛后,李氏便不再得宠,胤禛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年氏的身上,胤禛继位在进行册封时,同为侧福晋,李氏被封为齐妃,而年氏则被封了贵妃,很明显高了一头,可见当时年氏正当得宠。当然,这也与年氏的兄长年羹尧备受雍正器重有很大关系。
康熙五十一年,17岁的怀恪被祖父康熙先是封为郡君,然后又封为郡主,嫁给了纳喇氏的星德。当然,这个星德可不是那个清朝第一词人,两者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其实,相比起其他的皇室宗女来讲,怀恪算是不错的了。
因为清朝一直实行的是满蒙联姻政策,不仅是公主,就连王公宗室之女,也有许多被嫁到了蒙古,比如说庄亲王允禄,有两个女儿嫁到了蒙古科尔沁部,其中一个还是雍正的养女,她就是和硕端柔公主。
虽然那些宗室女嫁给的都是一些蒙古王公贵族,但毕竟蒙古属于边寒之地,跟繁华的京师不能相提并论,相比之下,能够留在京师,要幸福多了。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即便是没有嫁到蒙古,胤禛的这个次女也没有幸福多少,婚后仅过了五年,即康熙五十六年,这位宗室女便香消玉殒,只活了23岁。可即便如此,这位次女仍然是胤禛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
清朝有一个规定,那些未成年的皇子皇女是没有资格获得追封的,除非特殊情况,比如说比较得皇帝恩宠或喜爱,例如雍正早逝的嫡长子弘晖、第八子福惠,后来被乾隆追封为端亲王与怀亲王。
雍正的第二女虽然早逝,但却活到了成年,因此雍正继位后,便追封这位次女为和硕怀恪公主,并给这个女儿写了碑文:
“朕惟肃雍之美,著于风诗;婉娩之容,彰于传记。故贲之丹诰而树以青珉,所以重银潢昭壸德也。尔和硕怀恪公主,朕之女也。
玉质含章,金枝蕴秀。行谐箴史,柔嘉悉本于性成;度叶璜琚,贞静无违于义训。履丰守约,允宜勋旧之家;处贵能谦,聿树闺闱之范。虽岁时代谢而芳躅具存。夙深顾复之思,新焕丝纶之命。
乃稽成宪,式表幽阡。呜呼!龙章照耀,长垂彤管之声;螭石嵯峨,遥起青林之色。传示弈祀,不亦休欤!”
虽然怀恪被追封为和硕公主,但她的同母弟弟弘时,可就惨了。怀恪的弟弟弘时,因对父亲雍正对八爷党的肃清不满,看不惯父亲牵连过广,殃及无辜,而受到处置。
雍正不仅将弘时轰出紫禁城,还将其送给允禩为继子,最后将弘时削除宗籍,革去黄带子身份,交由履郡王胤祹看管,这位大清皇子于雍正五年八月初六郁郁而终,年仅24岁,只比姐姐怀恪多活了一岁。
子辰说:虽然和硕怀恪公主在历史上的名气不大,但她毕竟是雍正唯一活到成年的女儿,这一点还是非常重要的。从碑文中可以看出,雍正对这个女儿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只不过,似乎怀恪与大多数清朝公主一样,始终都没有逃脱早逝的厄运,即便是出生在皇家,命里缺少那个福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世宗实录》《爱新觉罗宗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