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一词,是彻头彻尾的网络流行词汇,从诞生之初就蒙上了浓重的自嘲色彩。“屌丝”最初源于百度贴吧,本来是嘲讽之意,后来被李毅吧球迷接受用来自称,从此流行开来。“屌丝”一词暗含着无奈与自嘲,使用这类词汇的人群,出身低微、生活平庸而未来希望也很渺茫,他们当然渴望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同,但他们不高、不美也不富,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成功显得遥不可及,于是采取自嘲的方式,以此来对抗主流文化,戏谑主流社会,实则是一种无奈的反抗。
与“屌丝”类似的词汇还有“JRS”(贱人们),这是虎扑球迷的自称,同样带有自嘲性质,若对这类词汇进行归类,这些自嘲称呼可视为网民之间的谦称,带着解构主义色彩,这些词语一般流行于互联网,很少进入主流场合,正式场合少有人使用,特别是书面用语。
“屌丝”这类互联网词汇,生命力也极其有限,很多词语只能火爆一时,连一年时间都达不到,谁还会在2015年使用十年前的网络流行词如“美眉”“恐龙”,甚至去年流行的诸如“且行且珍惜”“也是醉了”,如今也没有多少人使用了,网络流行语本来就生命力脆弱,热度一过,再说就落伍了。
网络流行词也难登大雅之堂
“屌丝”“JRS”之类网友交流时的谦称或自嘲称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现象,在传统文化中,同样存在着这类词汇,比如“贱内”“犬子”。显然,称呼妻子“贱内”并不是在骂妻子很贱,称呼儿子“犬子”也并不是在说自己是“狗”,这实际上是中国人含蓄、内敛个性在交往时的体现。网络流行词汇“屌丝”“JRS”只不过是这种传统结合现代解构主义思潮在互联网上的延续,对它们用不着大惊小怪。
诚然,“屌丝”之类词汇很“俗”,甚至有低俗之嫌,但这只能算是互联网文化的一部分,只能归结为网络亚文化,它们注定不能成为主流文化,也不会获得主流社会的认可,正如在传统文化中,存在着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分野一样,没人会认为几个网络流行词汇就能代表今天中国的主流文化。
其实,俗文化也有历史渊源,中国文化从来就不只有“雅”文化,陕北信天游中就有不少“低俗”歌词,比如“白花花的大腿水灵灵的×,这么好的地方都留不住你”,这种“俗”从来就是民间文化的一部分,但也从来不会进入主流文化,不会被《诗经》所收录。
网络流行词不会导致文化堕落
网络流行词和低俗词汇,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全世界的文化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这类词汇,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摇滚饶舌歌曲,充斥着大量的“fuck”“bullshit”类词汇,就算拿过格莱美音乐奖的GREEN DAY(绿日乐队),其歌词也充斥着性暗示或低俗描述。
比如,在一首名为《longview》的歌中,歌词唱道:“When mastur bation's lost its fun,You're fucking breaking”(当自渎都失去了快感,你就彻底崩溃了),这首歌其实是以描写自渎来反抗当时的美国主流文化。绿日乐队凭借《American Idiot》专辑获得格莱美音乐奖,主打歌曲《American Idiot》一样少不了“mindfuck”之类词汇,评委并未因此认为绿日乐队的歌会导致美国文化堕落,照样给他们格莱美最佳摇滚专辑奖。美国人对自己的文化和社会道德拥有足够的自信,他们不会认为一首带着俗词的歌就能导致美国文化堕落,事实上,美国文化在全球攻城略地,美国文化的软实力至今无人能及。
流行在互联网上的亚文化显然无法导致主流文化堕落,真正导致文化堕落、文化精神堕落的并不是这群自称“屌丝”的人,而是那些为得奖而到处“奔波”的柳某,为职称晋升而搞暗箱操作的田某,写出“纵做鬼,也幸福”的王某,含泪奉劝民众别添麻烦的余某,他们才是导致文化堕落的根源。
相形之下,自嘲是“屌丝”“JRS”的互联网网民,他们在一边自嘲一边为社会添加正能量,他们具有更多元的文化与价值观,他们也更能容忍不同意见,他们不会因为一两个俗语或流行词汇就高呼文化将要堕落了,他们其实正在将文化引领向更加宽容、更加多元的层次,要改变的显然不是他们,而是那些号称精英实则自甘堕落的“文化先锋”们。
结语: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因为几个流行词汇而导致文化堕落,既然能容忍一些人穿汉服背唐诗宋词,那就要容忍另一些人唱二人转跳广场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