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核心素养是高频词,而“文化自信”更是排在了核心素养的第一位。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对自己民族文化有高度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从孩子成长的角度看,学校教育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自信,语文教学首当其冲。五上第三单元的课文,是两篇民间故事,是我们中国人口耳相传的经典,是老百姓智慧的结晶。
在语文课上,如何上好民间故事的课文,如何向学生传递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先来备课。
一、从单元页中,寻找语文学习任务群。
从单元页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一单元,我们要继续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清楚如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概括课文内容,不止一种方法;创造性地复述故事,也不止一种方法。两者加起来,是一个好大的语文学习任务群。由此,我们可以定下这一课,乃至这一单元的语文学习任务群:
1、继续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尝试用多种方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
特别要指出,我们在备课时,老师清楚语文教材中,教给我们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并进行简单的梳理,但并不仅限于这些方法,自己首先尝试用这些方法,先来概括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备课时,老师要简要梳理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方法,清楚这些复述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二、单元备课,清楚课文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
《猎人海力布》中的主人公,寄托了我们中华民族对英雄地理解,英雄应该救民于水火,敢于牺牲自己,这些美好的精神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故事中充满了巧合,而巧合是民间故事非常大的一个特点,这也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仔细推敲,这个故事的发生地,应该不是我们汉族地区,这是一个流传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故事,这也是一个我们值得注意的地方。当然,我们要结合实际,来展开我们的教学。《牛郎织女》也是这样。
三、紧紧抓住语言实践这根线。
如何向学生传递我们的传统文化?我们一定要清楚,这里的课堂是语文课,语文课,就要以语言这根线,串联起我们的教学。要在具体语言情境和语言训练中,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上出语文味。这节课的课后题,就给了我们非常好的启发,那就是紧紧抓住语言实践这根弦。
三个课后题,全部是语言实践,也清楚地告诉了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
分析到这个地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就非常清楚了:
教学目标:
1、 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特别是借助文中的主要人物,将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话叙述下来。
2、 清楚海力布的人物形象,能结合文中的具体情节,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海力布的认识。
3、尝试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4、 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
第一板块 借助人物角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1、通读课文,找出故事中的人物和角色。
海力布——小白蛇——老龙王——一群鸟——乡亲们——一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2、借助人物和角色,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交流评价。
第二板块 阅读与鉴赏 探讨研究海力布的人物形象
1、结合具体的情节,说一说对海力布的了解。
2、老师引导,我们这是用第三人称来介绍对海力布的认识,我们能不能用第一人称的口气,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
3、交流评价,总结这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复述——变化人称,这样来介绍,有什么好处吗?
第三板块 表达与交流 一块叫“海力布的石头”
1、同学们,我们这篇课文,也可以叫做“石头记”,你能给这块“石头”立个记吗?
2、老师提示:可以直接写传记;也可以把自己当做导游向别人介绍这块石头;同时也可以把自己当成这块石头,以第一人称的口气,介绍这块石头的前世今生......
3、交流总结,同学们以上的叙述,就是一种创造性地复述。
第四板块 梳理与探究
1、梳理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2、总结创造性复述的方法。
3、出示中国四大民间故事,用我们今天学到的方法,概括民间故事的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