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缂丝一寸金”,
提起“缂丝”,
精美、华贵这些词便也脱口而出。
作为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
因技艺精湛,历史悠久,
素有“织中之圣”的美誉。
1984年出生的张磊,
是地地道道的南京人。
他第一次接触到缂丝,是在16年前。
那时,他19岁,
在南京云锦研究所工作。
当时南京云锦研究不缺云锦大师,
却没有做缂丝的手艺人。
张磊当时年轻,学东西快,
又有美术功底,于是被派去学习缂丝。
“云锦也是一门手艺,缂丝也是,
作为一个手艺人,当时要去学缂丝,
心里并没有什么冲突。都是手艺。”
张磊就这么去了苏州,
开始拜师学艺,
对于一个19岁的男生来说,
缂丝这样一门工艺复杂的技艺,
透着枯燥、寂寞,
远不如外面的花花世界来的迷人。
在乡下那个没有空调、没有电视的二层小楼里,
日复一日地练习,
张磊说当时一度感觉要疯了。
不过张磊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那段时间里,
他全面了解了缂丝工艺,
并通过日复一日的实践,打磨自己的手艺,
同时与云锦工艺进行对比,
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2011年,张磊去故宫博物院看展览,
珍贵的藏品令他目不暇接,
尤其是那些精美的团扇。
“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
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
一柄团扇,道尽了东方文化的含蓄之美,
给张磊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于是,他就想把缂丝技艺用在团扇中。
说做就做,
张磊买了一些现成的扇框,开始尝试。
起初,效果并不理想,遇到了很多问题。
比如买回来的扇框容易生虫,
也不牢固,做工并不精致。
于是他就想自己做扇框,
甚至买来红木做扇框和扇柄,他说:
“精致的东西一定都是要用最精致的材料、
最精致的工艺来打磨的。“
一把团扇的诞生,离不开细致的工艺,
而制作缂丝扇面,
是其中最为费时费力的事,
不同于其他材质的织法,
缂丝是以生蚕丝为经线,彩色熟丝为纬线,
采用通经回纬的方法织成的平纹织物。
这种织造方法,会在花纹与素地间形成镂痕,
好像刀刻痕迹一般,所以又称刻丝。
图案全靠不同颜色的丝线变换。
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特的织法,
缂丝的正反两面呈现了相同的图案。
而且,每换一种颜色就必须另用一只小梭,
织造一幅作品,
变换数以千计的梭子是常有的事情。
缂丝扇面图案细致精密,
中途一走神就容易出错,
张磊在干活的时候,
不能说话,甚至眼神都不敢随便离开。
另外,织造过程中,
对色彩的把握和审美也很重要,
缂丝擅长表现细致精微的色彩过渡和转折,
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会的,
对手艺人精力、经验、审美、悟性的要求都很高。
想要做出自己的作品,
并非学会缂丝技艺就行,
一幅作品想要做得细腻、传神,
还涉及对美学的理解以及创意,
为了寻求更多的灵感,
张磊平时会看很多书、资料,
还会旅游拍照、去古玩市场淘东西、逛博物馆,
“古人的审美跟我们的审美不一样,
我们要将自己的想法运用在作品上。”
2012年,张磊开创了自己的工作室,
决心将缂丝这门传统技艺传承下来,
在他看来,
无论是团扇还是缂丝,进入现代生活,
物尽其用,才会让传承更有生命力。
如今张磊已是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缂丝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从十九岁做学徒,
到现在做了十五年的缂丝,
这条路走得并不顺利,
也经历过创作的低谷,
但现在回头看,一切都是值得的。
先有热爱,才有专注,
这些年,张磊一直在摸索和创新,
做过缂丝团扇、缂丝唐卡、缂丝画、
缂丝荷包、缂丝香囊等各类作品,
每一件都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期望,
他希望他通过自己的坚守
让更多人了解、喜欢缂丝。
作为缂丝织造技艺的代表传承人,
张磊也很关注缂丝的传承,
“我以后想成立一个教室,
把缂丝手艺传承下去,对,就是当老师。
攒一些优秀的作品,自己办个大展览。
对现在的手艺人来说,
传承和展览,都是必须的。”
在传承手工艺这条道路上,
正是因为有无数个像张磊这样的手艺人,
中国的国粹才能流传至今。